發布時間:2019-01-14 08:00:33 物流北京網

2018年已經過去,回看2018年的新能源物流車市場,雖然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但整體(ti) 仍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在提質增效、降低物流成本方麵,新能源物流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华体会登录界面數據,2018年1-11月份全社會(hui) 物流總額257.9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6.7%。12月,物流需求增長平穩趨勢仍在延續,預計2018全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為(wei) 280萬(wan) 億(yi) 元左右,可比增長約6.5%。從(cong) 細分項目來看,2018年,與(yu) 民生、綠色經濟相關(guan) 的物流規模保持快速增長,1-11月份單位與(yu) 居民物品物流總額6.3萬(wan) 億(yi) 元,可比增長為(wei) 22.7%。在我國物流業(ye) 的平穩發展中,新能源物流車也發揮了其不可忽視的作用。
政策支持力度大 深圳模式引關(guan) 注
近年來,國家與(yu) 各地方對新能源物流車的支持政策,陸續出台。2018年,新能源物流車的政策信息也多次引起業(ye) 內(nei) 關(guan) 注。
2018年2月13日,《關(guan) 於(yu) 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出台。補貼新政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標準,續駛裏程在150km以下的車型不再納入補貼範圍。同時,新政還設定2018年2月12日~6月11日為(wei) 政策過渡期,此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按照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執行,新能源貨車和專(zhuan) 用車按0.4倍執行。
6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公布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城市的通知》。該工程明確要求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作為(wei) 示範工程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確定了天津等22個(ge) 城市作為(wei) 首批示範城市,並在示範城市的考核方麵,要求其在購置和更新換代新能源物流貨運車輛時要達到一定比例。《通知》同時提出,有關(guan) 省級部門要從(cong) 配送節點建設、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購置及運營、配送車輛通行便利政策、融資保險、土地、財稅等方麵對示範工程相關(guan) 項目給予扶持。可以預見,未來這22座城市將會(hui) 更加注重純電動物流車/'>電動物流車的應用和推廣。
作為(wei) 電動物流車推廣的前沿城市,“深圳模式”也備受關(guan) 注。2018年,深圳出台了一係列鼓勵電動物流車運營的政策。例如,2018年5月1日起,新增營運類輕型貨車全部為(wei) 純電動車;7月1日起,純電動貨車路權優(you) 先,采取升降級管理,在十個(ge) 片區試點設立“綠色物流區”,全天禁止輕型柴油貨車行駛;12月31日前,淘汰2萬(wan) 輛營運類輕型柴油貨車,推動1萬(wan) 輛非營運性輕型柴油貨車置換為(wei) 純電動貨車。尤其是,6月13日,深圳還出台了《深圳市現代物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管理辦法》,其中首次納入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運營資助項目,這意味著深圳成為(wei) 全國第一座為(wei) 純電動物流車提供運營補貼的城市。
市場“危”、“機”並存 需求潛力仍可挖掘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2018全年新能源物流車銷量同比去年可能會(hui) 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於(yu) 補貼退坡以及資金周轉壓力較大。
“總體(ti) 來看,估計2018年新能源物流車銷量同比去年下降30%。”成都雅駿新能源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範永軍(jun) 指出,“一方麵是因為(wei) 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退坡幅度較大,另一方麵是,生產(chan) 企業(ye) 之前為(wei) 運營商預先墊付的資金太多,而國補、地補還沒有發下來,2018年難以再墊付。”
但單從(cong) 2018年來看,新能源物流車月度銷量仍呈上升趨勢,這說明補貼退坡雖有影響,但是有實力的車企還是會(hui) 逆勢發力,市場對新能源物流車的需求潛力仍可挖掘。東(dong) 風商用車副總經理蔣學鋒就曾表示,基於(yu) 未來市場發展趨勢,東(dong) 風商用車規劃的電動化典型應用場景包括高速物流、城市環衛/物流和城際物流。
路權規定需明確 技術水平仍是關(guan) 鍵
2018年整體(ti) 來看,新能源物流車中輕、微客車型的占比最大,應用較多的車型有瑞馳、開瑞、依維柯等;其次是輕卡和微卡。主要是因為(wei) 有些地方對純電動車的路權規定不明確,零排放的純電動輕卡也會(hui) 被歸為(wei) “不允許進城的卡車”類別中。
根據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車輛技術性能要求提高的趨勢,業(ye) 內(nei) 推測2019年的補貼政策對技術的要求可能會(hui) 進一步提高。技術標準變化,生產(chan) 企業(ye) 就要為(wei) 電池、電機、整車等重新上公告,因此,如果新能源物流車生產(chan) 企業(ye) 沒有常規化的、充分的技術儲(chu) 備和生產(chan) 儲(chu) 備,就有可能在技術或者核心零部件的供應方麵出現不足,麵臨(lin) 被淘汰的風險。麵向未來,要想“笑到最後”,純電動物流車企業(ye) 更應專(zhuan) 注於(yu) 技術水平的提升。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