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16 09:27:12 億(yi) 歐網

經曆了轟轟烈烈的營銷和訂單數據大戰,每年雙11之後人們(men) 更關(guan) 心的是自己搶購的商品什麽(me) 時候到,這幾天也是全國物流人員最忙碌的日子,無論是幹線物流還是最後一公裏的同城配送都在快速運轉。
送貨上門和線上支付是電商的兩(liang) 個(ge) 輪子,如今線上支付已經被螞蟻金服以及背後的阿裏雲(yun) 技術處理到“無感”支付的程度,2017年雙11峰值時阿裏雲(yun) 每一秒能夠處理並發交易額為(wei) 32.5萬(wan) 筆。壓力依然處於(yu) 在快遞端上,因為(wei) 支付環節本身是數據實驗模型下可控的,而快遞卻是一個(ge) 調動無數人、車、路、貨運轉的社會(hui) 係統。
根據星圖數據11月11日全網銷售直播的顯示,當天產(chan) 生包裹數達到的13.4億(yi) 個(ge) ;這還不算一些電商平台從(cong) 11月1日開始就在做促銷活動的包裹量;如果沒有良好的快遞運轉網絡,每年創造總成交額奇跡的雙11所造成的貨物擁堵將成為(wei) 一場災難,幸好阿裏還有菜鳥網絡。
童文紅是被很多培訓機構寫(xie) 進勵誌教材的傳(chuan) 奇,而從(cong) 前台到阿裏副總裁的勵誌故事並未提及,童文紅在2000年進阿裏巴巴做前台之前,已經在物資貿易行業(ye) 做了7年。
馬雲(yun) 不太喜歡從(cong) 外麵找空降兵,對讀MBA出來的職業(ye) 經理人有很深的成見,他更擅長於(yu) 從(cong) 內(nei) 部選撥幹部,“一群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情”是馬雲(yun) 所倡導的價(jia) 值觀。善於(yu) 協調、眼裏有活的童文紅在2012年的時候,就委任牽頭去搭建菜鳥的班底,回到熟悉又陌生的物流行業(ye) ,此時童文紅已經在彭蕾底下幹了多年的HR,曆經過多次風浪挑戰,被視為(wei) 走過“長征”的阿裏人。
2012年天貓雙11當天的成交額為(wei) 191億(yi) ,而包裹達到7200萬(wan) 個(ge) ,在雙11之後關(guan) 於(yu) 淘寶快遞爆倉(cang) 、發貨延遲、配送緩慢、末端堆積等問題成為(wei) 投訴的熱門;雙11訂單的爆發意味著快遞包裹會(hui) 呈現幾何勢爆發,而到了菜鳥物流成立的2013年雙11當天訂單所產(chan) 生的快遞包裹數量已達1.52億(yi) 。
按照傳(chuan) 統物流公司各自為(wei) 政的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雙11購物體(ti) 驗了;而快遞效率又將直接決(jue) 定來年是否有更多人願意再次加入到雙11的狂歡盛宴之中。菜鳥網絡應運而生,可以說沒有雙11,就沒有菜鳥網絡。
按阿裏巴巴是幫商戶做電子商務的開放平台模式,菜鳥物流本身也不送快遞而是幫助快遞公司如何更高效的送快遞。菜鳥在成立之初馬雲(yun) 曾立下規矩,菜鳥物流的員工數量不能超過5000人,這就決(jue) 定了菜鳥本身不能雇傭(yong) 快遞員,而隻能走平台模式,用技術手段提升運力。
快遞業(ye) 是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繁榮而興(xing) 起的產(chan) 業(ye) ,國內(nei) 從(cong) 事快遞物流配送的企業(ye) 一度高達800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包含了順豐(feng) 、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等13家企業(ye) 。
但是快遞又同時是一個(ge) 勞動力密集,相對低效的傳(chuan) 統行業(ye) ,由於(yu) 缺乏數據化精細化運營,地址是手寫(xie) 、貨物是人工分撿,很多線路沒有規劃,快遞中轉無序堆放,快遞配送軌跡沒有監控等。
菜鳥物流從(cong) 一開始就避免成為(wei) 一家快遞公司和倉(cang) 儲(chu) 公司,盡管菜鳥物流也有自身的倉(cang) 儲(chu) 基地,但是菜鳥主營工作一直是做其他物流快遞公司的“數據向導”,菜鳥物流要想提升快遞運輸的效率,就必須得打通倉(cang) 儲(chu) 配送、中轉站、末端服務驛站等“節點”,讓這些倉(cang) 儲(chu) 中心,能夠滿足商品到人的最短路徑。
2014年,曾主管亞(ya) 馬遜物流的萬(wan) 霖回國加盟菜鳥後,則著手搭建智慧物流網絡。菜鳥物流要降低的是服務於(yu) 網購的幹線物流空駛率,降低倉(cang) 儲(chu) 配送庫存率,並逐漸提升物流配送周轉速度。
菜鳥物流本質上更像是一個(ge) “快遞物流的人工智能”,菜鳥把快遞、倉(cang) 配、跨境、農(nong) 村和末端的大數進行獲取、建模和運算,來幫助快遞公司做好協同,很多商品運輸可以經過多家公司但是由菜鳥物流進行第三方物流合約送到消費者手上,最終提升的是用戶對商家服務的滿意度。
菜鳥的名字在網上也相對比較多,有“菜鳥物流”(偏行業(ye) 屬性)、“菜鳥網絡”(偏數據技術屬性)和“菜鳥聯盟”(偏商業(ye) 模式屬性)。其特別之處在於(yu) 它把大多數快遞公司正在納入到菜鳥的網絡之中,成為(wei) “菜鳥聯盟”的成員,就像商戶們(men) 與(yu) 阿裏巴巴平台的關(guan) 係一樣。
各大快遞公司也可以在菜鳥物流上搭建屬於(yu) 自己的係統;菜鳥高層也入股其他快遞公司擔任董事,童文紅曾任圓通快遞董事,菜鳥總裁萬(wan) 霖任中通、圓通、百世董事。由於(yu) 物流是個(ge) 巨大的投入,馬雲(yun) 還拉來了銀泰集團、複星集團、富春集團等作為(wei) 投資人,由阿裏占股51%控股,各家參股。
菜鳥物流的誕生補齊了阿裏在物流領域相對的短板,讓阿裏不僅(jin) 擁有在電商供應鏈及銷售端的數據,還補齊了商品流通及配送的數據,因而菜鳥對於(yu) 阿裏係形成完整的零售大數據意義(yi) 重大。如今,菜鳥物流估值已經達1325億(yi) 元,成為(wei) 資本市場上看好的輕平台運營模式,隻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市值直逼順豐(feng) 。
如果阿裏電商平台上的商家選擇菜鳥聯盟以外的其他快遞公司的話,很多網購的配件就可以跨過菜鳥物流而流通到消費者手上,因而菜鳥物流必須要把數據網絡延伸至末端。
快遞配送的“最後一公裏”直接影響用戶網購體(ti) 驗,菜鳥物流在末端處理是采用“菜鳥驛站”的共享眾(zhong) 包模式進行分擔、並且所有菜鳥物流信息都在“菜鳥裹裹”App中線上顯示。
菜鳥網絡還有一個(ge) 戰略目標是做保證24小時配送到,這使得菜鳥本身也不可避免的變重,要構建“倉(cang) 儲(chu) 中轉站”以提升商品配送的速度;還要讓菜鳥驛站整合更多終端便利店、學校網點及智能快遞櫃來改善“上門快遞”的痛點。馬雲(yun) 甚至提出要砸1000億(yi) 投入菜鳥物流,不夠再砸1000億(yi) 元。
目前,天貓全球化與(yu) 快遞物流密切相關(guan) 。但跨境電商的難點依然是配送問題,很多國家的快遞係統也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提升,要想實現全球電商配送的目標,菜鳥輕模式的確是一條捷徑。
需要指出的是,要想解決(jue) 電商配送的體(ti) 驗難題,完全靠一家公司的力量依然很難。隻有賦能快遞行業(ye) 參與(yu) 者,一起進行數據化改造,才能不斷接近所謂的“智慧物流”。
2018年天貓雙11當天訂單突破2000億(yi) 元大關(guan) ,除了天貓商城在電商江湖的實力體(ti) 現外,更應看到阿裏的技術在快遞方麵體(ti) 驗的提升。菜鳥物流是阿裏“履帶戰略”的一部分,本身又離不開雙11的孵化、曆練,馬老師手裏握了一張好牌。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