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不是快遞公司不想漲價,是真漲不上去

發布時間:2018-10-15 10:05:50 網絡事業(ye) 部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又臨(lin) 雙十一,和去年一樣,今年也是中通快遞率先宣布對個(ge) 別地區調價(jia) ,然後其它快遞公司(非全部)悉數跟進。

 

不一樣在於(yu) ,去年快遞公司還坦言受各類成本上升因素驅動,今年幹脆修改口徑“基於(yu) 快遞行業(ye) 發展現狀與(yu) 趨勢”做出漲價(jia) 判斷(比如中通)。以及調價(jia) 公布的節點,要早於(yu) 去年的10月10日。

 

不過明眼人不難猜出,“基於(yu) 快遞行業(ye) 發展現狀與(yu) 趨勢”,究竟在講什麽(me) 。並且這種內(nei) 部針對派費的上調,其實和外界恐慌的“快遞價(jia) 格上漲”很難搭上邊。

 

上個(ge) 月底,蘇寧物流常務副總裁姚凱發聲,“我們(men) 不漲一毛錢!”結果呢?以“通達係”為(wei) 主的多家快遞公司,它們(men) 在去年11月的快遞單價(jia) 甚至不如平時高,不僅(jin) “不漲一毛錢”,還順便實現“價(jia) 格更貼心”。

 

需要指出的是,在哪些地區施以何種力度的派費調整,某種程度上,是加盟製快遞公司的商業(ye) 秘密。外界並不知情。另外,由於(yu) 並不直接對客戶漲價(jia) ——即便漲價(jia) ——客戶也無法知道網點依據多少數額派費的調整,而對其漲價(jia) 。

 

除此之外,考慮到派費上調主要是為(wei) 了補貼一線人員,這就讓各家對於(yu) 具體(ti) 金額更加諱莫如深,因為(wei) 加盟商旗下鬆散的管理體(ti) 製,讓快遞員很容易跳槽去雙十一期間報酬更好的對方網點,而使得自家網點人手不足,甚至半癱瘓。

 

從(cong) 曆史數據來看,派費上漲並沒有扭轉快遞單價(jia) 持續下跌的現狀。經過掌鏈記者對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的走訪,不如說,快遞公司似乎從(cong) 未指望過借此漲價(jia) 。或許在明年的這個(ge) 時候,派費上調還會(hui) 上演,但如果根本問題不解決(jue) ,太陽將照常升起。

 

沒有最低,隻有更低

數字能說明一切:申通快遞在2017年11月的快遞單價(jia) 為(wei) 3.25元,在那之後,迄今為(wei) 止的9個(ge) 月間,有5個(ge) 月的快遞單價(jia) 低於(yu) 這一數字。如果刨除春節期間、以及年後用工荒造成的合理漲價(jia) ,正常營運的月份幾乎無一幸免。

 

韻達快遞在2017年11月的快遞單價(jia) 為(wei) 1.99元,之後的9個(ge) 月裏,有6個(ge) 月快遞單價(jia) 低於(yu) 1.99元。高於(yu) 1.99元的3個(ge) 月份分別為(wei) 12月、1月、2月(2017年春節在1月)。

 

圓通快遞在今年4月開始披露單月經營數據,截至8月,這5個(ge) 月的快遞單價(jia) 全部低於(yu) 2017整年快遞平均單價(jia) 3.68元。

 

美國上市的中通快遞,並沒有采取披露單月數據的方式,但掌鏈記者根據其從(cong) 2016年第3季度以來,到今年第2季度的運營數據,計算出相應單季度平均單價(jia) :2.19元、2.14元、2.26元、1.99元、2.16元、2.35元、2.22元、1.98元。幅度基本持平。

 

順豐(feng) 快遞相對突出,該公司在2017年11月的平均單價(jia) 為(wei) 22.27元,之後的9個(ge) 月中,僅(jin) 有2個(ge) 月的單價(jia) 低於(yu) 22.27元。不過它的問題是,這9個(ge) 月的快遞單價(jia) 較同期來看,8個(ge) 月都在下跌。

 

順豐(feng) 似乎代表了一種趨勢,那就是行業(ye) 龍頭的快遞單價(jia) 都在持續下跌,遑論他人呢?被譽為(wei) 黑馬的韻達,從(cong) 去年10月至今,快遞單價(jia) 較同期無不下跌,而且幅度明顯,最高-17.69%。

 

曾經的通達係領跑者圓通同樣如此,它的2017年整體(ti) 單價(jia) 較同期“僅(jin) ”跌去1.87%。可今年統計在內(nei) 的5個(ge) 月同比數值,有4個(ge) 月都超過了這一數字,最高至10.31%。

 

反倒是不被看好的申通快遞,在最近11個(ge) 月裏,同比數值表現最好,漲跌幾乎持平。但這並不能掩蓋實質問題,過去幾年間,快遞公司紛紛投入更多人力,將更多包裹裝進更多車輛,但它們(men) 並沒有因此在每一件包裹上賺更多錢,反而毛利率不斷縮水。過去十年間,快遞行業(ye) 整體(ti) 毛利率從(cong) 30%下落至5%-10%。

 

“基於(yu) 快遞行業(ye) 發展現狀與(yu) 趨勢” 

中通在去年的通知裏將調價(jia) 理由歸為(wei) “受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倒是一句大實話。

 

翻開任何一家上市快遞公司的財務報告,都能發現“物資及材料費用”、“運輸成本”這些開支項目的連年增長。關(guan) 鍵在於(yu) ,這些成本增加並非單一經營層麵的擴大投入,而是來自多維度的原材料漲價(jia) 。

 

比如說,開始得到快遞公司重視的綠色循環包裝袋,這是因為(wei) 市麵上瓦楞紙箱的價(jia) 格在過去1年多時間裏翻了1倍以上。去年中通宣布調價(jia) 前夕,來自東(dong) 莞的紙業(ye) 巨頭——玖龍紙業(ye) ——單月內(nei) 4次漲價(jia) ,這隻是一個(ge) 縮影,整個(ge) 行業(ye) 洛陽紙貴,但是這些不能回收的紙箱帶去了更多浪費。

 

以公路運輸為(wei) 主的各家快遞公司也在嚐試對電動車進行探索,很難說這裏沒有,因為(wei) 燃油成本高昂不得已而為(wei) 之的因素。今年入秋之前,國內(nei) 油價(jia) 已經實現8連漲,而隨著9月末的又一次油價(jia) 調整,“破8”也即將呼之欲出。柴油和汽油在近兩(liang) 年漲幅均超過50%,據估計,這將為(wei) 運輸公司至少帶來10%的額外支出。

 

某通達係快遞公司運輸負責人告訴記者,燃油費在一條折返路線中成本占比在30%~35%之間。也就是說幹線運輸的重卡,受柴油價(jia) 格飆漲最凶影響(過去兩(liang) 年漲幅60%),運輸成本可能最高漲至20%。對於(yu) 城市配送的汽油車來講,按照相關(guan) 受訪者所述,相同數額的油錢,今天也許隻能灌滿以往油箱的60%(2年前)。

 

油價(jia) 困擾對快遞公司的困擾是長期以往的。到今天,互聯網上還能找到7、8年前的新聞,一位快遞公司高管當時表示,“2000年這行毛利率在100%-200%,可如今毛利率已經降到不足10%。”他說,“油價(jia) 上漲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同質化競爭(zheng) 。”隻是,彼時快遞公司麵對油價(jia) 上漲還能死扛,在利潤愈加微薄的今天,這樣的日子能捱多久?

 

“基於(yu) 當前快遞總量、公司治理結構、網絡穩定性等因素,毛利率持續走低還將持續3年。”快遞專(zhuan) 家趙小敏判斷,“3年以後,行業(ye) 整體(ti) 洗牌是必須的。同時上下遊整合、技術推進、業(ye) 務穩定性、毛利率提振也會(hui) 顯現。”

 

趙小敏還提醒記者,由於(yu) 國內(nei) 大部分快遞公司都采用借殼上市,明年將迎來密集解禁期。“考慮到目前資本市場的表現,以及各公司的利潤水平,可能在解禁期之後出現業(ye) 績變臉的情況。”

 

粥太少?還是人太多?

調價(jia) 公布不久後,掌鏈采訪了一位北京通達係加盟商,他明確表示雙十一期間不會(hui) 漲價(jia) ,派費上漲基本都用於(yu) 補貼一線快遞員。“快遞員派費年初已經上調了,今年的派費是去年的1.5-2倍。”他說,“即使在往年,業(ye) 務員雙十一的派送也會(hui) 翻1倍,這樣收入基本會(hui) 比較理想。”

 

這位加盟商稱一切都是為(wei) 了留住快遞員,上漲的派費基本都由自己消化。“今年從(cong) 很早之前就開始提前擴招人員,雙十一期間劃小派送區域減少派送量,以減少一線壓力。”

 

對於(yu) 是否考慮把派費上調成本轉移到消費者頭上,該加盟商表示不太可能實現。“首先,我們(men) 和客戶的合同都是長期簽訂的,價(jia) 格不能隨意改動。”他說,“其次,沒人敢真正漲價(jia) ,因為(wei) 現階段還是打價(jia) 格戰。漲了客戶就跑了。”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年郵政行業(ye)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民營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市場份額已達到92.2%,其中排名靠前的8家公司擁有78.7%的市場份額。作為(wei) 雙十一的主要參與(yu) 者,通達係按照常理應該具有一定的定價(jia) 權,為(wei) 何一直陷在價(jia) 格戰泥沼難以自拔?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ye) 分析師告訴記者,不能用囚徒困境來衡量快遞公司漲價(jia) 的決(jue) 策。“並不是大家商量好漲價(jia) ,有人擔心別人不漲,最後自己也不漲。”他說,“這個(ge) 行業(ye) 的定價(jia) 權不在老板手裏,而是數以萬(wan) 計的快遞加盟商。”

 

該分析師表示,價(jia) 格戰持續多年,根本問題是加盟製帶來的管理鬆散。“大部分加盟商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長遠目光,於(yu) 是價(jia) 格戰就成標配。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他繼續說,“這麽(me) 多年,你見過哪家老板真正想辦法停止價(jia) 格戰?大家都是口頭上倡導。不僅(jin) 如此,總部對加盟商的件量考核,還加劇了價(jia) 格戰。”

 

“如果你把阿裏上的商家也看成某種形式上的加盟商,就會(hui) 發現阿裏也無法控製商家如何製訂價(jia) 格。阿裏隻是提供一個(ge) 平台以及某種規則,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但是價(jia) 格這東(dong) 西怎麽(me) 管?加盟商與(yu) 電商簽訂合同價(jia) 格,其實不受快遞公司總部、阿裏管控的。”他表示。

 

近年來,國內(nei) 快遞公司分別在主營業(ye) 務之外開辟新戰場。以順豐(feng) 為(wei) 例,其2018年半年報顯示,新業(ye) 務占比從(cong) 2017年上半年的12.3%提升到今年的16.19%。其中,重貨業(ye) 務增、冷運業(ye) 務、同城配業(ye) 務、國際業(ye) 務增速分別達到95.86%、50%、58.08%、40%。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