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快遞公司“排位賽”加劇 價格戰或尚未停歇

發布時間:2018-08-30 09:30:09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快遞業(ye) 頭部公司的競爭(zheng) 再次趨於(yu) 白熱化。

近日,順豐(feng) 控股、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申通快遞等公司陸續公布的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快遞業(ye) 依然保持高速增長,A股4家快遞企業(ye) 平均淨利潤同比增長20%以上。與(yu) 此同時,各家公司的業(ye) 務增速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

一方麵,赴美上市的中通快遞已連續3年業(ye) 務量領先,並保持著接近40%的增長率,另一方麵,韻達股份反超圓通坐上第二把交椅,圓通、申通在上半年增速雖然再次落後於(yu) 行業(ye) ,但近期的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複蘇的趨勢。

競爭(zheng) 加劇

盡管中國的快遞業(ye) 已基本被“通達係”及順豐(feng) 等企業(ye) 瓜分,但它們(men) 之間的“排位賽”仍競爭(zheng) 激烈。

從(cong) 淨利潤上看,順豐(feng) 、申通、圓通和韻達上半年分別實現淨利潤22.34億(yi) 元、8.67億(yi) 元、8.02億(yi) 元和10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8.59%、16.21%、15.69%和33.78%。

境外上市的中通和百世未公布半年報,可以參考的數據是,中通一季度、二季度分別實現淨利潤5.57億(yi) 元、14.9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9%、108.1%;百世方麵快遞業(ye) 務量占比相對較少,目前仍在虧(kui) 損之中,不過幅度收窄。

從(cong) 業(ye) 務增速上來看,順豐(feng) 、申通、圓通、韻達、中通、百世上半年業(ye) 務量分別為(wei) 18.6億(yi) 、20.5 億(yi) 、28.1億(yi) 、29.9億(yi) 、37.2億(yi) 、22.3億(yi) 票,同比增長分別為(wei) 35.3%、18.7%、24.3%、52%、39.3%和46%。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快遞業(ye) 務量累計完成220.8億(yi) 票,同比增長27.5%。

其中,中通仍占據市場第一的份額,並以39.3%的高增速領先於(yu) 市場,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增至17.4%;韻達則延續了去年的趨勢,反超圓通成為(wei) 業(ye) 內(nei) 規模第二,上半年甚至以29.9億(yi) 單的業(ye) 務量拉開了與(yu) 圓通的差距。

相對而言,申通和圓通的快遞業(ye) 務量增速落後於(yu) 行業(ye) 整體(ti) ,盡管圓通今年上半年在市場占有率方麵也提升了0.1個(ge) 百分點,但仍然麵臨(lin) 挑戰,而申通不僅(jin) 增速放緩,而且業(ye) 務量在“通達係”中也排名墊底,甚至有被百世超越的“危險”。

不過,半年過去後,今年7月的情況又出現了變化,無論是申通還是圓通,似乎有迎頭趕上的趨勢。7月單月,申通業(ye) 務量同比增速36.96%,高出行業(ye) 9.66個(ge) 百分點,扭轉了上半年增速低迷的局勢,4.18億(yi) 票的單月數據也創造了今年的最好成績;圓通業(ye) 務量也同比增加37.01%,有一定的複蘇跡象。

事實上,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均有提升,而它們(men) 的業(ye) 務很大程度上是由“爭(zheng) 搶”第二梯隊快遞公司業(ye) 務而實現的,快遞行業(ye) 的集中度變得越來越大。

除了圓通之外,以商務件為(wei) 優(you) 勢的順豐(feng) 也在年報中宣布市場占有率達到8.41%,同比提升約0.5個(ge) 百分點;韻達的市場份額達13.56%,較去年同期提升2.2個(ge) 百分點;甚至排名第一的中通,市場份額也從(cong) 去年同期的15.4%提升了2個(ge) 百分點。

不過,行業(ye) 頭部公司仍未放棄追求規模。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鬆表示,在快遞行業(ye) 持續增長的大環境下,中通的目標是實現每年高出行業(ye) 增長10個(ge) 百分點的增速,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單票收入下降

在業(ye) 務量持續增長的同時,部分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呈現下降趨勢。

例如,圓通上半年單票快遞產(chan) 品收入(含派費)3.57元,較去年同期下降0.06元,降幅為(wei) 1.6%;韻達上半年單票快遞業(ye) 務收入1.74元,同比減少0.25元/票,其單票收入下降幅度高達12.6%,被業(ye) 內(nei) 視為(wei) 價(jia) 格戰仍然存在的佐證之一。

從(cong) 快遞企業(ye) 的數據來看,價(jia) 格戰並未遠離,無論是派費還是快遞公司的單票產(chan) 品收入,依然呈現規模越大、單價(jia) 越低的特征。盡管單票收入下降有各方麵的原因,但發展多年快遞單價(jia) 難以上漲也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事實上,隨著自動分揀等多種設備及係統陸續投入使用,當前快遞公司的單票成本也有顯著的降低,這也是上市後的快遞公司們(men) 抵禦“低價(jia) ”風險的應對措施。

同樣以圓通和韻達為(wei) 例,上半年單票成本分別為(wei) 3.18元、1.2元,分別降低1%、12.74%,中通也在二季報中披露,單票運輸成本從(cong) 去年同期的0.71元下降至0.6元,單票分撥成本則由去年同期的0.35元下降至0.33元。

快遞物流谘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中通、韻達等公司之所以增速快於(yu) 行業(ye) ,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yu) 其投入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在中轉分揀等環節提高了效率並降低了成本,也能在上遊價(jia) 格端享有更高的支配權。

雙壹谘詢的研報也表示,在快遞行業(ye) 蓬勃發展時,中轉和運輸環節的產(chan) 能競爭(zheng) 是焦點,中通的優(you) 勢即在於(yu) 直營中心數量、自有卡車數量、自動分揀機數量均領先於(yu) 行業(ye) ,因此能夠在成本控製方麵領先於(yu) 同行。

從(cong) 目前的數據看,中通、韻達、順豐(feng) 等在分揀中心、車輛等方麵投入較為(wei) “超前”。不過徐勇表示,尚不能就此判定快遞市場的走勢,將來各家的市場份額及盈利水平還有待觀察,物流設備投入、對末端網點的控製等能力都是重要因素。

不過,單票收入下降也不完全是價(jia) 格壓製的結果。天風證券一位交通運輸行業(ye) 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單票價(jia) 格下跌屬於(yu) 正常現象,也有統計口徑方麵的原因。

“韻達成立快運公司後,輕量貨留在快遞,重貨則分流到快運。”上述分析師稱。韻達半年報也在單票價(jia) 格下跌方麵分析,“主要係公司貨品結構持續優(you) 化(變小變輕)、電子麵單使用率提升等原因所致。”

另外,申通快遞票單價(jia) 若剔除派送收入,也略低於(yu) 行業(ye) 其他公司,一方麵是因為(wei) 申通提高了大貨派費後,促進了中小件數量上升,另一方麵,中轉中心口徑大小也與(yu) 同行存在差異。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