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智慧物流:小心無人物流淪為“技術花瓶”

發布時間:2018-07-25 11:19:42 四川在線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京東(dong) 宣布,無人配送站研發成功,並宣稱這是全球第一個(ge) 全無人配送+自提站點。蘇寧物流則表示,到2020年實現末端配送的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的規模化量。利用AI的無人時代似乎已在物流快遞行業(ye) 率先實現。(《科技日報》7月23日)

可以肯定的是,無人化技術若能在物流領域實現突破,於(yu) 行業(ye) 發展來說,必定有莫大好處。隻是一類高新技術從(cong) 研發到使用,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發展無人物流,需小心其淪為(wei) “中看不中用”的“科技花瓶”。

提到無人物流,恐怕很多人會(hui) 不由地聯想到“無人超市”。同樣是帶著“無人化”光環的一類新型服務,無人超市在誕生之初,就備受關(guan) 注。可隨著熱度的冷卻,有關(guan) 服務質量的批評隨之出現,有不少無人超市甚至必須退化到“有人化服務”才能正常運營。這似乎也說明,強行推廣無人化技術不一定好,若無法克服現實瓶頸,在高大上的技術也是無用的。

眼下,有不少人將無人化技術,標榜為(wei) 物流行業(ye) 中的“黑科技”。事實上,無人化技術的推廣,也的確能激發人們(men) 對未來社會(hui) 的諸多暢想。可對消費者來說,是不是“黑科技”並不重要,畢竟無人化技術的運用,並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直觀的享受。消費者能不能從(cong) 中得到便宜、便捷、安全、高效的服務,才是無人物流能否生存下來的關(guan) 鍵。

有不少企業(ye) 聲稱,在其物流係統中,運用到了無人機、無人倉(cang) 儲(chu) 、無人卡車等尖端的無人化技術。相關(guan) 消息在引發熱議的同時,也不禁令人疑惑,這些技術到底有多大實用價(jia) 值?要知道,物流係統是一個(ge) 需要高度穩定性的係統,任何一個(ge) 環節的失誤都會(hui) 影響係統的正常運轉。

就目前來說,無人機受電池、載重、天氣、操作性等影響,在近幾年內(nei) 所提供的配送服務,恐怕比不上快遞小哥實在,而看上去“高度智能化”的倉(cang) 儲(chu) 機器人,在搬運大件貨物方麵,也難以達到“人類雙手”的標準。至於(yu) 無人卡車,且不說無人駕駛還需要突破安全顧慮,試問有多少企業(ye) 有資本持續使用L4級的智能卡車?

當然,也有人會(hui) 說,無人物流的最大作用,在於(yu) 減少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可換一個(ge) 角度看,技術的開發使用也需要相應的人力物力投入。眼下“人工智能”技術還未“落地”,無人物流所需要的智能化技術成本不容小窺。雖然有調查顯示,我國物流行業(ye) 消費規模已超過12萬(wan) 億(yi) ,可利潤率不高的問題也依舊存在,物流企業(ye) 維持無人物流的開發和運作,難度不小。

也許對物流企業(ye) 而言,拋出“無人物流”的概念,目的並不在於(yu) 實現技術的深度運用,而在於(yu) 吸引消費者及投資者的關(guan) 注賺熱錢。然而,有不少現實事例表明,盲目炒作新概念,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資源的虛耗和技術的浪費。希望在無人物流蓬勃發展的當下,有關(guan) 部門能加快技術規範的製定,同時防範炒作現象的滋生,為(wei) 行業(ye) 的發展打造一個(ge) 良好的生存環境。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