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29 09:16:24 艾瑞谘詢

快遞行業(ye) 高速發展,“最後100米”配送問題亟待改善。
需求端:快遞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國內(nei) 快遞業(ye) 務繼續高增。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十二五期間”,國內(nei) 快遞業(ye) 務量連續5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長,短時期內(nei) 完成從(cong) 小到大的曆史性跨越。2014年,全國快遞業(ye) 務總量達到139.6億(yi) 件,已躍居世界第一。2017年,業(ye) 務總量達到400.6億(yi) 件,業(ye) 務收入達到4957億(yi) 元。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郵政業(ye) 發展“十三五”規劃》預計,2020年快遞業(ye) 務量將達到700億(yi) ,業(ye) 務收入接近8000億(yi) 元。2018-2020快遞業(ye) 務量複合增長率為(wei) 19.5%,業(ye) 務收入複合增長率為(wei) 15.4%,不斷增長的業(ye) 務量將給末端帶來了極大的配送壓力。
供給端:快遞員工作量接近飽和
工作時長長,配送壓力大,快遞員成高壓職業(ye) 。目前,快遞員日均配送量為(wei) 60~100件,配送量直接與(yu) 其收入掛鉤,每日配送壓力大。超過八成的快遞員平均工作時長在8個(ge) 小時以上,該數據在電商促銷旺季會(hui) 超過12個(ge) 小時,快遞員工作已處於(yu) 較為(wei) 飽和狀態。
供給端:末端配送勞力供給減少
2020年快遞員缺口將達到100萬(wan) 。現如今,老齡化問題正成為(wei) 中國現在和未來麵臨(lin) 的重要問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連續五年下降,潛在從(cong) 業(ye) 人員持續減少。根據阿裏研究院數據,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中,快遞員人數超過50%,最近幾年已出現的快遞員供給不足現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將更加嚴(yan) 重。勞動人口增速為(wei) 負,快遞從(cong) 業(ye) 人員缺口大,未來三年,全國快遞日均配送量將由1.14億(yi) 件上升至2億(yi) 件,按照目前的配送效率計算,三年後快遞員的缺口將在100萬(wan) 人左右。
供給端:快遞企業(ye) 配送成本高
1.快遞平均單價(jia) 持續走低。2010年至2017年,全國快遞平均單價(jia) 由24.6元/件降至12.4元/件,下降幅度較快。
2.快遞配送成本高,企業(ye) 人力成本壓力持續上升。目前大部分快遞企業(ye) 的配送費為(wei) 每單1.0~1.5元。據企業(ye) 年報數據,圓通速遞2017年單票配送費用由1.32元上升到1.40元。快遞單價(jia) 持續走低,而配送費用升高,配送成本增加,企業(ye) 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如何降本增效,提高配送效率成各大快遞企業(ye) 提高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關(guan) 鍵。
3.快遞員流動性大,電商高峰期招人難。《全國社會(hui) 化電商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研究報告》顯示,40.2%的快遞員的快遞員工作年限在1年以內(nei) ,年限超過三年的僅(jin) 占15%。“雙十一”期間,部分城市快遞員業(ye) 務量幾何級增長,達平時的3倍。盡管部分企業(ye) 開出2.5元/每件的配送費,但隻能臨(lin) 時招到約為(wei) 原人數三成的新快遞員,電商高峰期配送壓力巨大。
直觀感受:“最後100米”配送難題
1.人難找。在快件配送時,會(hui) 出現快遞人員送到指定地點以後無法與(yu) 客戶取得聯係的情況,再次配送不僅(jin) 增加配送成本及時間成本,也增加了貨物運輸過程中潛在損壞和丟(diu) 失等風險。
2.門難進。一些高檔寫(xie) 字樓、居民小區以及企事業(ye) 單位大院,出於(yu) 安全、環境等多種因素考慮,物業(ye) 公司保安往往不讓快遞人員進入,降低了快遞配送效率。
3.送件慢,收件難。由於(yu) 部分收件客戶地理位置較偏遠、交通不便等原因,經常會(hui) 造成快遞配送緩慢、客戶等待攬件時間長等問題。
快遞最後100米配送難題
各方加碼,智能快遞櫃行業(ye) 迎發展良機
資源力量
2010年中國郵政設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遞終端後,智能快遞櫃行業(ye) 進入公眾(zhong) 視野。2012至2015年間,大量企業(ye) 隨著資本的熱捧入局,行業(ye) 站上風口並最終形成了快遞係、電商係和第三方企業(ye) 三大陣營。快遞係以中郵速遞易、豐(feng) 巢為(wei) 代表,旨在加強末端配送控製力,打造快遞產(chan) 業(ye) 鏈;電商係以京東(dong) 、蘇寧為(wei) 代表,希望通過加強末端配送多樣性,提高客戶體(ti) 驗,增強客戶粘性;第三方企業(ye) 江蘇雲(yun) 櫃、日日順、上海富友等,該類企業(ye) 希望能夠占領市場,獲取超額利潤。
政策鼓勵
國家政策刺激行業(ye) 增長,2018年國務院一號文確認快遞櫃公共屬性。2013年,國家郵政局正式出台文件鼓勵和支持郵政、快遞企業(ye) 及社會(hui) 資金,投入快遞服務末端智能快件箱等自助服務設施建設並推廣使用。2015年,國務院出台《關(guan) 於(yu) 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鼓勵發展社區自提櫃、冷鏈儲(chu) 藏櫃、代收服務點等新型社區化配送模式。2018年,國務院一號文頒布,鼓勵地方將推廣智能快件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
市場規模
2020年全國智能快遞櫃組數將達75萬(wan) 。2017年底,國內(nei) 已投放智能快遞櫃數為(wei) 20.6萬(wan) 組,較2016年增加一倍以上,通過智能快遞櫃投遞快件占投遞總量7%,同比提高了近4個(ge) 百分點。根據國家郵政局2018年的工作計劃,智能快遞櫃遞率將提高2個(ge) 百分點。2020年,快遞入櫃率有望達到15%,按2017年單櫃的效力計算,77.2萬(wan) 組智能快遞櫃才能滿足配送需求。
競爭(zheng) 態勢
第一類是快遞公司建的智能櫃,以中郵速遞易和豐(feng) 巢為(wei) 代表企業(ye) 。在中郵速遞易掀起的快遞櫃潮之後,國內(nei) 的快遞櫃迭起,中郵速遞易和豐(feng) 巢為(wei) 代表的快遞係企業(ye) 逐漸成為(wei) 行業(ye) 中的龍頭企業(ye) ;
第二類是電商企業(ye) 自建的智能櫃,代表主要為(wei) 京東(dong) 、蘇寧易購的自提櫃業(ye) 務,但是電商係的快遞櫃數量相對較少,宣傳(chuan) 力度不大;
第三類是第三方快遞櫃運營管理公司,代表性企業(ye) 為(wei) 江蘇雲(yun) 貴、上海富友、日日順等,而第三方平台品牌眾(zhong) 多,主要發力細分市場和局部市場。
快遞競爭(zheng) 態勢
在我國快遞包裹量持續增長且規模巨大的發展趨勢下,智能快遞櫃越來越被市場看好,目前全國有大小幾十家智能快遞櫃企業(ye) ,中郵速遞易、豐(feng) 巢、雲(yun) 櫃等主流快遞櫃企業(ye) 發展迅速;其中中郵速遞易在2017年獲中國郵政支持,並與(yu) EMS合作建立了訂單共享、資質共享、驛站共享的共享配送模式,在市場資源、市場占有率、快遞櫃業(ye) 務推進等方麵有著較強的資源優(you) 勢;豐(feng) 巢是由順豐(feng) 申通等五大物流公司聯合一起創辦的企業(ye) ,豐(feng) 巢的快遞櫃業(ye) 務是物流產(chan) 業(ye) 鏈的向下延伸,提高了快遞公司物流效率;京東(dong) 自提櫃等電商係自提櫃,主要服務於(yu) 自身電商平台物流體(ti) 係,在訂單來源方麵有著一定的優(you) 勢。
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國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物流業(ye) 也隨之不斷壯大,隨著快遞服務需求的愈發旺盛,快遞行業(ye) 中用戶的痛點問題也隨之顯現。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數據顯示,有32.3%的用戶寄送包裹等待快遞員上門超3個(ge) 小時,且快遞員上門攬件時間無準確範圍;另外,用戶可簽收包裹時間與(yu) 快遞員配送時間不匹配也是用戶痛點之一,據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數據,59.5%的用戶會(hui) 遇到快遞員上門派件時不在家的情況,44.8%的用戶認為(wei) 等待快遞員派件時間過長,快遞服務站點/代售點有營業(ye) 時間限製、取件排隊時間長等也是用戶取件時常常遇到的情況。
快件的誤派、錯派、漏件、丟(diu) 件問題也是快遞行業(ye) 用戶的痛點問題,尤其在每年的電商高峰時期包裹量劇增,對末端配送服務能力持續帶來高壓考驗:配送延誤、破損、丟(diu) 件、信息泄露等問題頻發。根據中國郵政統計,2018年4月份的快遞服務申訴問題中快件丟(diu) 失、延誤、損毀等問題的占比很高,原因在於(yu) 保管環節存在漏洞、簽收環節不正規,有些代收點隻是詢問取件人所取何物、什麽(me) 快遞公司等簡單描述後便可交接包裹,大多數省去了簽收環節。
據艾瑞調查顯示,由於(yu) 工作加班等原因,用戶使用智能快遞櫃取件的時間一般集中在18-22點時間段。而在這個(ge) 用戶取件高峰期的時間段裏,大部分的快遞員以及快遞服務站點不會(hui) 進行派件業(ye) 務,智能快遞櫃的24小時隨時取件功能恰好解決(jue) 了用戶可簽收包裹時間與(yu) 快遞員配送時間不匹配的問題,用簡便的自助服務來提升用戶的體(ti) 驗。
艾瑞對用戶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時效性、信息安全性、便捷性三方麵,用戶對智能快遞櫃的評分遠高於(yu) 送件上門、快遞服務站自提等派件方式。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men) 愈發看重快遞的時效性。智能快遞櫃具備全天24小時自助取件功能,快遞員和消費者都可以更自由地選擇配送、收貨時間,提升了快遞投遞服務效率,確保了快件的時效性;另外,智能快遞櫃將快件進行規範存放,寄件人不需要與(yu) 快遞員進行麵對麵的接觸,也可以起到保護消費者隱私、人身安全的作用。
快遞員痛點
快遞員痛點可概括為(wei) :時間成本高,配送效率低、壓力大,與(yu) 用戶時間錯配三個(ge) 方麵:
1.時間成本高。快遞行業(ye) 以人工服務為(wei) 主,快遞員在取送件時,難以對時間進行係統化統籌規劃,導致其時間成本增加。
2.配送效率低、壓力大。根據菜鳥網絡公布數據,目前快遞員日均派件量80~120件,已處於(yu) 工作相對飽和狀態,八成快遞人員日均工作超過8個(ge) 小時,“雙11”等物流高峰期的派件量更是大幅增加,快遞員配送壓力增加,另外快遞員與(yu) 消費者的一對一、麵對麵交接導致配送效率低下。
3.與(yu) 用戶時間錯配。根據尼爾森調研數據,中國網購用戶中年齡段在18-35歲之間的人群的數量占比為(wei) 69%,這部分人群基本為(wei) 上班族,往往為(wei) 獨居或合租,快遞員配送時間與(yu) 上班時間形成衝(chong) 突,家中無人接收快遞的情況較為(wei) 常見。
智能快遞櫃、小黃筒、智能信報箱等物流末端提供的24小時自助服務不僅(jin) 方便用戶,更是解決(jue) 了快遞員的痛點。
1.快遞員可合理統籌規劃時間。快遞行業(ye) 引入數字智能服務終端後,快遞員可以根據快件數量、配送地點等信息計算平均配送時間、取件時間、有效在途時間等方麵,減少快遞員的時間成本。
2.提高配送效率,增加快遞員管轄地域範圍。快遞員在配送快遞過程中,最影響效率的因素是由於(yu) 收件人不在家而造成的等待以及反複溝通的時間,智能快遞櫃的自助服務可以減少投遞時間,快遞員配送時無需等待,提高快遞員的配送效率,也可以增加快遞員負責配送與(yu) 收件的社區、居民樓、寫(xie) 字樓,增加配送輻射半徑。另外,快遞員配送效率的提升、攬件數量的增加無疑也可增加快遞員的收入水平。
智能終端解決(jue) 快遞員痛點
信報箱是城市小區內(nei) 的配套產(chan) 品之一,隨著網絡的發展,使用傳(chuan) 統書(shu) 信的人越來越少,很多社區中的信報箱使用頻率降低,部分信報箱更是長期處於(yu) 閑置狀態;另外,社區內(nei) 物業(ye) 已有功能僅(jin) 限於(yu) 社區安防、社區設施維護、垃圾清理,清掃樓道等,部分社區服務仍舊存在盲點,仍有可提升空間。
社區服務增值
將智能快遞櫃、小黃筒(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中郵速遞易)等終端設施引入社區內(nei) ,以智能化的集優(you) 配送服務進入事業(ye) 單位、居民小區等地,升級郵政公共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公眾(zhong) 閑置資源,設置24小時全天候開放自助服務區域,可提高社區物業(ye) 管理時效性。此外,設置物品暫存箱、醫療失招領丟(diu) 寵等社區便民設施,拓展社區的管理功能,並通過調查社區居民對智能快遞櫃等設施便利程度的看法和使用頻次等方麵,來檢測居民的滿意度變化,提高社區的服務質量。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