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11 10:00:24 光明網

據統計,今年1月到5月,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的跨境貨物班列達263列,發送貨物26.3萬(wan) 噸。作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的首個(ge) 實體(ti) 平台,物流合作正積極促進東(dong) 西雙向運輸對流均衡化,來自蘇南和連雲(yun) 港周邊企業(ye) 的汽車配件、醫療器械、建材產(chan) 品等各類貨物,通過貨運班列運往中亞(ya) 地區,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糧食、棉花、有色礦等特色產(chan) 品,通過貨運班列由連雲(yun) 港向外出口到東(dong) 南亞(ya) 和日本、韓國、美國等。
2014年,比爾·蓋茨曾盛讚過一本叫《集裝箱改變世界》的集裝箱曆史書(shu) ,比爾·蓋茨認為(wei) 集裝箱打通了全世界,正和他為(wei) 之獻身的因特網一樣:“集裝箱革命隻有在所有的箱子都建成兼容的形狀和大小之後才開始騰飛,這意味著它們(men) 可以通過來自不同公司的船舶,卡車和火車來運輸。類似地,因特網依賴於(yu) 一個(ge) 通用的協議來發送信息”。
但是,集裝箱的時代正在悄然遠去,就像新聞裏提到的物流合作基地一樣,世界正在從(cong) 集裝箱、低頻次的大宗貿易,轉向小包裹、高頻次的訂製化貿易。而中國正在成為(wei) 新一代智慧物流的引領者,為(wei) 全球提供新物流基礎設施的解決(jue) 方案。5月底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hui) 上,某物流企業(ye) 宣布將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把中國的物流成本降至GDP的5%。
覆蓋全球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的打造,意味著中國將為(wei) 未來國際貿易模式提供基礎設施,促進中小企業(ye) 全球貿易,推動降本提效,加速全球製造業(ye) 轉型。
近十年間,中國不知不覺成為(wei) 世界電商模式的引領者,電商的繁榮也帶來中國快遞業(ye) 的迅速升級,中國順理成章成為(wei) 全球快遞第一大國,中國年快遞量達到400億(yi) 件,占全世界超過40%的份額,中國成為(wei) “快遞小哥車輪上的國家”。2018年3月,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jun) 勝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快遞從(cong) 總量上比美國、日本、歐盟加起來還多。但是,物流費畸高同樣也是中國物流的阿基裏斯的腳踵。2009-2017年,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4.6%,但與(yu) 發達國家物流費用占GDP6%—7%的比例相比還有相當大差距。
談到中國的物流費用之沉重,過往的矛頭總是指向公路收費問題,無疑這是一個(ge) 改革痛點和難點。但是,解決(jue) 物流費用畸高問題,還可向大數據、網絡協作、智慧物流要效率。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在今年1號文件《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中強調,針對電子商務全渠道、多平台、線上線下融合等特點,要構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快遞物流服務體(ti) 係。傳(chuan) 統的倉(cang) 配快遞需要在更大平台通過全麵數字化改造,進行更廣泛的協作,以降低物流空載、提升運輸效率。另一方麵,中國已經成功打造了全球第一張智慧物流網,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機器人、機械臂、倉(cang) 儲(chu) 智能管理等大量高科技軟硬件得到了廣泛應用。
而且,中國電商競爭(zheng) 進入下半場,“新零售”是為(wei) 了打通線上線下端口,實現人、貨、場的協同整合,以數字化驅動銷售。如此一來,連接線上線下、實現O2O的智慧物流,成為(wei) 新零售轉型的關(guan) 鍵。
未來,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由兩(liang) 部分組成,一是在國內(nei) 打造24小時貨運必達的網絡,實現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另一部分是沿“一帶一路”在全球範圍內(nei) 實現72小時到達。這樣就從(cong) 金錢、時間兩(liang) 個(ge) 維度,消解了線上線下的二元對立,一個(ge) 整合網絡與(yu) 現實的新物流網正在成型。
智慧物流的核心,其實就是社會(hui) 化的協同網絡,以社會(hui) 化協同的網絡取代傳(chuan) 統的供應鏈管理。這個(ge) 智慧物流網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集裝箱時代走了,包裹代表的新物流時代來了,中國主導的國家智能骨幹網也許將全麵改變世界的貿易模式。(沈彬)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