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11 09:32:32 中國郵政快遞報

近日,中通快運宣布融資1億(yi) 美元,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鼎暉、雲(yun) 鋒等投資機構和中通快遞聯合投資。這是快遞企業(ye) 跨界快運以後,快運板塊首次獨立融資。融資後,中通快運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係統研發投入。
實際上,今年以來,快運領域已經發生了多起大規模投資並購事件:德邦上市、順豐(feng) 收購新邦、壹米滴答獲C輪融資……資源的聚集,無疑將給行業(ye) 麵貌帶來變化。
對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快運分會(hui) 副秘書(shu) 長劉建新說:“隨著資本的持續進入,這個(ge) 相對分散市場的整合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資本加速入局市場或將告別低價(jia) 競爭(zheng)
資料顯示,中通快運自2016年起網,以營運網絡、轉運中心、信息係統為(wei) 工作重點,采用“中心直營+加盟網點”的管理模式運營。經過兩(liang) 年的發展,中通快運已完成全國範圍的業(ye) 務布局,轉運中心和信息化建設初見成效。
截至目前,中通快運共建立60個(ge) 分撥中心(操作麵積約39萬(wan) 平方米)、53個(ge) 集配站、5700餘(yu) 個(ge) 網點,地級城市覆蓋率達95%,日均貨量超過8000噸。
“在起網的初始階段,快運的加盟與(yu) 快遞有所不同。”一位長期從(cong) 事快運的人士表示,快遞拓展網絡時完全是零基礎,運輸網絡、客戶等都要從(cong) 零做起;而很多快運的加盟商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幹線、網絡基礎,更有一些屬於(yu) 帶貨加盟。不過,中通快運能在短短兩(liang) 年的時間內(nei) 發展到如此規模,實屬不易。
據悉,此次中通快運的投資方包括紅杉、鼎暉和雲(yun) 鋒,在此之前壹米滴答的投資方則包括鼎暉以及普洛斯。
這幾家資本稱得上是快遞物流企業(ye) 的“老朋友”——除了開發物流地產(chan) ,普洛斯還投資卡行天下、豐(feng) 巢,參與(yu) 東(dong) 航混改,逐步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紅杉一直高度關(guan) 注國內(nei) 快遞物流領域的發展,投資企業(ye) 包括德邦、中通、安能、鄭明物流、運滿滿等;鼎暉也曾投資百世集團、德邦等;由馬雲(yun) 參與(yu) 創建的雲(yun) 鋒基金更是快遞物流領域的“大金主”,不僅(jin) 投資了百世、圓通、晟邦等企業(ye) ,還與(yu) 中通快遞達成戰略合作。
“這對快運行業(ye) 來說是一個(ge) 積極信號。”劉建新說,有著豐(feng) 富物流領域投資經驗的資本進入,將使快運行業(ye) 告別低價(jia) 競爭(zheng) ,向先進模式和高水平服務競爭(zheng) 轉變。他表示,越來越多的快運與(yu) 快遞企業(ye) 選擇跨界發展,這反映了大中型快遞、快運企業(ye) 向服務綜合性、業(ye) 務多元化轉型的趨勢。國際大型企業(ye) 的發展軌跡基本如此。
雙壹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龔福照認為(wei) ,快遞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整體(ti) 規模相對較小。“快運領域蘊藏著數萬(wan) 億(yi) 元的市場規模,從(cong) 企業(ye) 布局的角度講,向快運市場延伸是必然趨勢。”
建網填補盲區電商演變帶來市場增量
“快運市場相對分散,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場需求決(jue) 定的。”劉建新說,快運主要服務製造業(ye) ,個(ge) 性化需求強烈,靈活的小企業(ye) 更容易滿足客戶需求,這限製了快運企業(ye) 的整體(ti) 規模。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快運市場的格局已初步確定,要改變市場格局需要在車輛、分撥等環節投入大量資源,整合風險較大。
運聯傳(chuan) 媒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快運企業(ye) 貨量前5位分別是安能、壹米滴答、德邦、三誌物流和百世快運,日均貨量均超過1.1萬(wan) 噸。
與(yu) 中通快運同時起網的安能物流,目前擁有210個(ge) 分撥中心、4000多條卡車線路及近1.7萬(wan) 個(ge) 網點,日均貨量超過2.5萬(wan) 噸。順豐(feng) 、百世快運則在2017年保持了高速的業(ye) 務增長。
而在4月完成5億(yi) 元C輪融資的壹米滴答,其今年前5個(ge) 月的日均貨量已經突破3萬(wan) 噸。快運企業(ye) 發展速度有目共睹。
但對於(yu) 潛力巨大的快運市場來說,以上幾家企業(ye) 的業(ye) 務規模在短時間內(nei) 仍難以改變現有市場格局。數據顯示,目前,排名前8的快遞企業(ye) 業(ye) 務收入占比超過總量的80%,而快運領域16家全網型企業(ye) 的占比還不足10%。
“資本剛剛入局。”龔福照表示,在這個(ge) 數萬(wan) 億(yi) 元級別的市場中,資本將成為(wei) 推動企業(ye) 整合的重要力量。
在龔福照看來,在前有德邦、安能,後有滿幫、G7的背景下,快遞企業(ye) 跨界快運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首先要做的是健全網絡。他表示,現在,快運網絡覆蓋率較低,這限製了客戶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客戶的訂單發往全國各地,網絡覆蓋盲點將造成客戶流失。
“先入網的快運加盟商,可能短時間內(nei) 無法實現盈利甚至虧(kui) 損經營,但隻要能堅持下去,就能獲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這與(yu) 快遞最初的情景比較類似。大型快遞企業(ye) 具備較強的實力,現金流充沛,會(hui) 加大力度扶持快運加盟商,維護快運網絡穩定。”龔福照說。
劉建新認為(wei) ,快遞企業(ye) 與(yu) 電子商務相互依存,電子商務的業(ye) 態演變給快遞企業(ye) 跨界快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目前,大型電商平台加速建立前置倉(cang) 、發力大件產(chan) 品,這給以工廠件為(wei) 主的快運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量。
“原有電商客戶的物流需求比較大,從(cong) 供應商管理的角度來講,一旦快遞企業(ye) 開始做快運,電商更願意將業(ye) 務交給一個(ge) 供應商完成,這是快遞企業(ye) 發展快運業(ye) 務的立足點和著力點。”龔福照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