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06 10:39:40 中國青年報

日前,在第二屆中國智慧物流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信息協會(hui) 副會(hui) 長朱玉感慨道,“中國物流行業(ye) 的發展春天來了!”他提到,智慧物流已經成為(wei) 互聯網+高效物流的核心要點,物流行業(ye) 正在進入一個(ge) 新的發展時代。
被頻頻提起的“智慧物流”,在順豐(feng) 科技有限公司大數據算法與(yu) 策略部總監金晶看來,是一種通過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智慧技術化的手段來降低成本、提高整個(ge) 物流體(ti) 係效率和客戶滿意度的技術。
物流業(ye) 科技助能、智慧發展的趨勢愈發明顯。在信息技術變革時代,企業(ye) 如何利用科技更好地為(wei) 物流行業(ye) 賦能?當智慧物流發展進入加速期,那些亟待解決(jue) 的行業(ye) 痛點,已成為(wei) 行業(ye) 專(zhuan) 家們(men) 必須麵對的現實難題。
共享是智能物流的未來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中心副主任於(yu) 鳳霞認為(wei) ,智慧物流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共享。
數據顯示,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從(cong) 2013年的18%,到今年第一季度降至15%以內(nei) 。但這個(ge) 比例仍低於(yu) 國際先進水平。如何降本增效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一大難題。
對此,於(yu) 鳳霞提出用共享經濟的方式來發展物流、降低成本,實現物流業(ye) 轉型升級——即共享物流。例如最為(wei) 典型的物流資源共享模式車貨匹配和物流眾(zhong) 包模式等,都是通過優(you) 化資源配置、物流基礎設施的共享和技術裝備資源的共享等實現共享物流。
城配物流是共享物流理念付諸實踐的行業(ye) 實例。曾經傳(chuan) 統的城配物流主要以“車隊模式”為(wei) 主,每個(ge) 車隊大概有二三十位司機配送貨物。雲(yun) 鳥科技CEO韓毅介紹,大概3年前,團隊開始嚐試用共享模式來解決(jue) 配送問題,利用科技試驗如何將貨車、司機在城市範圍內(nei) 充分結合和利用。
此外,智慧物流向智慧供應鏈層麵進行延伸是另一趨勢。
朱玉表示,智慧物流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一體(ti) 化的運作,把市場、行業(ye) 、企業(ye) 和個(ge) 人真正連接在一起,實現智能化管理與(yu) 生活。以順豐(feng) 為(wei) 例,順豐(feng) 在末端打造“數字化小哥”,規劃配送路徑,運用算法,讓配送小哥對接收件客戶加強了解。在中轉環節運用大量機器人以及自動化裝置,減少重複性操作,降低工作強度。
處在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變革的時代,物流業(ye) 作為(wei) 供應鏈的一部分為(wei)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舉(ju) 足輕重的作用,“電商企業(ye) 未來應該向技術型企業(ye) 轉型,依靠技術才能應對我們(men) 瞬息萬(wan) 變的世界。”朱玉說。
智慧物流時代挑戰依舊
專(zhuan) 家預測,隨著科技的日益成熟和政策的催化,2018年,智慧物流有望進入加速普及和推廣期。但在智慧物流的推進過程中,企業(ye) 仍麵臨(lin) 許多困難。
金晶認為(wei) ,數據的準備對於(yu) 智慧物流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整體(ti) 上來說中國物流行業(ye) 缺乏科技感,公司積累的數據量雖然很大,但這些數據更多是存在於(yu) 一些報表之中,其形態不足以支撐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麵的應用。”
同時,“技術與(yu) 應用場景的結合與(yu) 落地也是智慧物流麵臨(lin) 的巨大挑戰。”金晶指出,物流企業(ye) 利用科學技術進行物流場景創新的同時,這些創新技術是否能真正得到末端運輸隊伍的落實與(yu) 反饋,尚值得思考。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配送越來越受到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的青睞。專(zhuan) 門從(cong) 事城配物流的雲(yun) 鳥科技麵臨(lin) 的一個(ge) 難題是倉(cang) 庫距離。“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大倉(cang) 庫搬得離市區越來越遠,極大拉升城市配送半徑,很多物資不得不從(cong) 很遠的倉(cang) 庫往裏運,從(cong) 而嚴(yan) 重影響了配送效率。”韓毅說。
“另一大挑戰是由於(yu) 人們(men) ‘越來越懶’,導致前端市場更零碎。”韓毅解釋道,原來去一個(ge) 商店,下樓走五六百米就覺得很近了,今天走四五十米就覺得遠。商業(ye) 的運營半徑越來越小,頻效越來越高,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這個(ge) 趨勢不可逆轉,這對整個(ge) 物流成本的影響非常大。
值得關(guan) 注的是,物流行業(ye) 的發展使得人們(men) 逐漸開始關(guan) 注隱私問題。這也是企業(ye) 麵臨(lin) 的一個(ge) 巨大挑戰。
智慧物流如何借科技東(dong) 風
物流行業(ye) 如何乘上人工智能的風口?
金晶認為(wei) ,數據是智慧物流精確化運營的基礎,也是智能決(jue) 策的先決(jue) 條件。在智慧物流時代,數據收集要越來越精準,“我們(men) 要做的不僅(jin) 是收集核心數據,還要收集更精細化的數據”,有了這些數據才能做規律性的分析,了解到客戶多樣化的需求,才能做到最優(you) 化的商業(ye) 決(jue) 策,也就是所謂的“智能決(jue) 策”。
韓毅認為(wei) ,應製訂良好的倉(cang) 配交接方案,提高倉(cang) 配裝卸和尋找的智能化水平,節約配送時間成本。同時利用計算機智能排線,規劃合理配貨路線。利用智能箱夜間收貨,使得收貨窗口期更加確定。“科技會(hui) 改變行為(wei) ,當運力變得像自來水一樣隨處可用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配送效率分配,在動態計算下隨時調配。”韓毅說。
目前,不少企業(ye) 都在嚐試用科技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發展,期望通過人工智能解決(jue) 倉(cang) 庫路徑優(you) 化、智能規劃倉(cang) 儲(chu) 等問題。從(cong) 京東(dong) 推出的無人倉(cang) 、無人機到阿裏巴巴的智能配送倉(cang) 儲(chu) 建設,一係列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應用,物流行業(ye) 與(yu) 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使智慧物流成為(wei) 了物流發展的新路徑。2017年,國家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ti) 經濟的意見》等一係列政策,從(cong) 政策層麵支持發展智慧物流,推進產(chan) 業(ye) 升級。
對此,朱玉特別強調,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他提出,創新的關(guan) 鍵點在於(yu) 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發展機遇,推動實體(ti) 經濟與(yu)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些新興(xing) 技術的融合,驅動技術改造、模式創新以及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