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無車承運人一周年試點成績單出爐 開啟智慧物流新時代

發布時間:2018-05-25 09:56:26 中國水運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無車承運人試點運行監測分析報告》,曬出一份亮眼“成績單”。報告中指出:一年以來,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深入推進,相關(guan) 政策逐步完善,試點企業(ye) 不斷探索創新,資源整合能力顯著提高,綜合效益加快釋放,在促進物流降本增效,引領行業(ye) 轉型發展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合效益加快釋放 降本增效成果初顯 

報告中顯示,試點一年來,無車承運試點企業(ye) 累計完成運單總數1200.6萬(wan) 單,月均增長率超過145.7%,其中,下半年完成運單量1080.3萬(wan) 單,占全年運單總數的90.0%;累計完成貨運量12152.8萬(wan) 噸,月均增幅147.0%,其中,下半年完成貨運量11090.6萬(wan) 噸,占全年運量的91.3%。 

其中,江蘇省作為(wei) 試點省份表現相當突出,在運量方麵,江蘇省完成運量占全國總量的22%,是第二位四川省運量的3.12倍;在運單總量方麵,江蘇省位列第二;在管理措施方麵,江蘇省編製了無車承運人平台技術規範,完善了數據信息接口交換標準。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229家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ye) 中,南京中儲(chu) 智運運力整合能力最強,整合活躍車輛數7.7萬(wan) 輛,超出第二位、第三位企業(ye) 整合車輛數的總和。 

綜合效益的不斷提升,也讓物流降成本的腳步加快。專(zhuan) 家指出,由於(yu) 無車承運模式減少了層層轉包的中間環節,試點企業(ye) 通過平台競價(jia) 、招標等模式,使運價(jia) 變得公開化和透明化,單車平均運價(jia) 和企業(ye) 物流成本都能有效降低。 

試點一年來,丹陽颶風通過運力直采、分段管理、集中管控,實現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物流成本降低5%-15%;鞍山新資訊信息有限公司的運輸成本由試點前的18.9元/單車公裏降低至試點後的11.5元/單車公裏,降幅約39%。而中儲(chu) 智運整合全國運力,引入運價(jia) 競價(jia) 機製,為(wei) 上萬(wan) 家貨主企業(ye) 提供找車、物流管理服務,使貨主能最大可能獲得返程時間、返程線路最契合的運價(jia) ,物流成本降低比率一般在9%-10%,僅(jin) 2017年就累計為(wei) 貨主降低物流成本超6億(yi) 元。 

此外,報告還顯示,281家試點企業(ye) 共整合貨運車輛近9萬(wan) 輛,貨運量排名前十的試點企業(ye) 貨運量占全國無車承運試點企業(ye) 貨運量的63%,無車承運企業(ye) 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通過無車承運平台整合資源,平均單車月行駛裏程達1.2萬(wan) 公裏,比傳(chuan) 統貨運模式提高了近50%,平均等貨時間由2至3天縮短至8至10個(ge) 小時,較傳(chuan) 統貨運模式降低交易成本6%至8%,無車承運模式對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作用初步顯現。 

其中,江蘇省試點企業(ye) 平均整合運力超過6000輛,居全國第一。山西省、安徽省、四川省、山東(dong) 省、天津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陝西省和河北省試點企業(ye) 整合車輛均值均超過2000輛,試點企業(ye) 資源整合能力明顯提升。與(yu) 上半年相比,排名前十位企業(ye) 整合車輛數達到27.6萬(wan) 輛,增長了5.7倍。其中,中儲(chu) 南京、南京福佑、安徽金網運通和山西快成等企業(ye) 整合車輛數均在2萬(wan) 輛以上,無車承運平台對社會(hui) 運力的吸引力、集聚力進一步放大。 

服務引領轉型升級 創新助力提質增效 

隨著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試點企業(ye) 也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加強與(yu) 卡車司機之間的深度合作,有效改善了“多、小、散”的市場格局,行業(ye) 組織化、集約化水平明顯提升。 

據平台數據統計,試點企業(ye) 平均整合車輛數為(wei) 1862輛,18%的企業(ye) 整合車輛數占全部企業(ye) 整合車輛數的80%。試點企業(ye) 與(yu) 個(ge) 體(ti) 司機之間的穩定合作關(guan) 係進一步加強,與(yu) 上半年相比,與(yu) 試點企業(ye) 合作5次以上的車輛占比從(cong) 22.9%增長至24.7%,其中穩定合作20次以上的車輛占比從(cong) 6.4%提高到9.0%,86%的車輛僅(jin) 與(yu) 一家企業(ye) 合作,試點企業(ye) 與(yu) 卡車司機的相互依存關(guan) 係進一步增強。 

針對無車承運業(ye) 務風險高、不可控因素多、保險賠付製度不完善等問題,試點企業(ye) 加強與(yu) 金融保險機構合作,創新管理方式,加強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減輕和消除貨主企業(ye) 擔憂,改善客戶體(ti) 驗。此外,試點企業(ye) 通過探索和實踐,不斷完善業(ye) 務模式,規範業(ye) 務流程,在合同簽訂、提貨包裝、運輸配送、交貨驗收和回單評價(jia) 等環節逐步細化標準,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不斷提高。大部分試點企業(ye) 的貨損貨差率和投訴率保持在1%左右,貨物交付及時率達到90%以上,投訴處理率在95%以上。 

在車輛利用率方麵,試點企業(ye) 車輛裏程利用率提至70%-85%,特別是返程車輛配載率明顯提高,有效改善了我國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一直存在車輛等貨時間長、閑置空駛率高等弊端。其中,運友物流通過線路整合以及車貨匹配,有效降低車輛空駛率3%-10%,等貨時間也由3-4天縮短至12小時以內(nei) ;滴滴集運通過平台數據進行小箱搭對,車輛滿載率較原來提高40%,司機收入提高50%。 

在信息技術方麵,試點企業(ye) 不斷加大資金和人力投入,加快創新步伐,積極探索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組織模式,完善無車承運信息平台,提升業(ye) 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弘嘉孚國際物流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根據曆史交易價(jia) 格、車型、線路、港口、市場供需、天氣等因素對運價(jia) 的影響,在算法基礎上實現快速報價(jia) ,大幅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泰安峰鬆物流組建“中國無車承運信息技術創新聯盟”,目前,已形成科研機構、高校、行業(ye) 協會(hui) 、物流企業(ye) 共同參與(yu) 的工作機製,聚集和整合行業(ye) 內(nei) 的產(chan) 學研創新資源,建立健全知識產(chan) 權激勵機製和交易機製,促進產(chan) 學研合作和政府發展規劃的實施。 

激發市場深入推進 改革創新任重道遠 

報告指出,試點一年來,無車承運人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豐(feng) 富和拓展了物流業(ye) 創新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造力,對引領帶動行業(ye) 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無車承運人發展還麵臨(lin) 法規製度不適應、標準規範缺失、法律責任不清晰、稅收保險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問題,在深入推進試點工作中,亟待完善。

對此,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以試點的方式賦予了無車承運人合法的身份和經營資質,但由於(yu) 相關(guan) 法規製度尚未修訂完善,無車承運人的法律定位、責權關(guan) 係、監管要求等相關(guan) 管理製度有待建立。下一步將加快研究製定無車承運人管理製度及運營服務規範,進一步明確無車承運人管理方式,厘清經營各環節的責任邊界,統一運營服務標準,為(wei) 無車承運人等新業(ye) 態發展營造公平有序的製度環境。 

針對部分無車承運平台企業(ye) 存在重線上、輕線下的現象,交通運輸部還將進一步加大對典型企業(ye) 發展經驗和模式的總結,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試點企業(ye) 良性有序發展。下一步將麵向全國征集無車承運人創新發展典型案例,梳理歸納無車承運物流運營模式及典型企業(ye) 的探索創新實踐,充分發揮標杆示範引領作用,將無車承運物流模式推廣普及,促進貨運物流行業(ye) 轉型升級。

在完善政策方麵,交通運輸部還將積極協調國家稅務總局,進一步落實無車承運人相關(guan) 稅收政策的實施辦法,切實減輕物流企業(ye) 負擔。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平台監測功能,不斷優(you) 化信息數據比對規則,提高智能校驗水平,在做好 “人、車、戶”資質信息比對、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入網信息比對的基礎上,增加運輸車輛軌跡信息、資金流水信息的比對工作,加強與(yu) 收費公路係統、交管係統的合作,為(wei) 試點企業(ye) 提供便捷服務,有效防控試點風險。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