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巨頭爭奪無人機物流,痛點問題亟待解決

發布時間:2018-04-11 10:39:13 金羊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金羊網訊 記者林曦 如果在您的印象中,無人機還隻是大疆或者是Tello無人機等玩具產(chan) 品的話,那要趕緊與(yu) 時俱進啦。近期,關(guan) 於(yu) 無人機送貨的話題成為(wei) 了科技行業(ye) 熱點。上月底,順豐(feng) 控股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江西豐(feng) 羽順途科技有限公司獲中國民用航空華東(dong) 地區管理局頒發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下稱“許可證”),成為(wei) 國內(nei) 首家獲得運營許可的無人機企業(ye) 。首張運營牌照的頒發,意味著在政策上無人機送貨得到了肯定。有剁手族很開心,稱以後收快遞也有滿滿的科技感了。不過,記者調查發現,有行業(ye) 人士表示稱,無人機送貨目前都是在探索階段,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jue) 。

 

步入無人機運輸的新階段

 

對於(yu) 此次許可證的頒發,民航局方麵表示,這是在《民航法》框架下啟動的創新試點工作,目前尚無試用規章、對相關(guan) 準入許可管理亦無明確要求的環境下,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探索許可管理和審定模式的背景下頒發的。

 

根據上述許可證規定,順豐(feng) 物流無人機可在全國批準的空域內(nei) 、合規的運行規範下,進行商業(ye) 化運營。民航局副局長王誌清表示,中國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許可證的發放,標誌著中國正式步入無人機運輸的新階段。

 

據了解,2017年6月,順豐(feng) 的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開展,目前已經順利完成準備、啟動、實施、審定四個(ge) 階段,成為(wei) 國內(nei) 第一個(ge) 經由民航管理部門批準運行的物流無人機運營企業(ye) 。

 

但是無人機涉及到的安全和“黑飛”等問題也十分突出。去年民航局針對無人機“黑飛”問題,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cong) 事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規定無人機從(cong) 事經營性飛行活動應取得經營許可,未取得經營許可證,不得開展經營性飛行活動。民航局稱,無人機在物流配送領域的應用,由於(yu) 涉及危險品運輸等問題,目前正在研究製定試點方案,待試點結束後予以評估。

 

順豐(feng) 無人機暫未麵向客戶

 

對於(yu) 獲得許可證,順豐(feng) 科技負責人田民表示,無人機物流商業(ye) 運營的合法化,是通往智慧物流時代的裏程碑。順豐(feng) 將持續建設物流無人機覆蓋網絡,依托順豐(feng) 現有的資源,在非人口密集、涉山涉水的廣大偏遠地區,擴大物流配送範圍,提升物流服務時效,從(cong) 而提升順豐(feng) 的整體(ti) 服務能力。同時,開發新的物流運營模式,探索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經濟之路,實現“快遞運下去,特色產(chan) 品運出來”的模式,支持貧困地區脫貧,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精準扶貧。

 

目前,順豐(feng) 從(cong) 小型無人機到大型無人機都在試驗,近期順豐(feng) 參股的朗星無人機公司專(zhuan) 門為(wei) 順豐(feng) 研發的AT200,最大航程達到2000公裏,10立方米的貨艙最多可以承載1.5噸重的貨物,以260公裏的時速巡航。

 

據了解,順豐(feng) 所構想的“三段式空運網”中的末端配送段已開始進入商業(ye) 化的運行階段。順豐(feng) 通過無人機實現航空物流網絡幹支線對接,構建的“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不過,順豐(feng) 的無人機短期內(nei) 並不會(hui) 直接麵向客戶,而是進行順豐(feng) 速運不同網點之間的配送。

 

科技巨頭紛紛探索無人機物流

 

其實,不光是快遞物流企業(ye) 登上了無人機送貨,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涉足這塊業(ye) 務。

 

2017年12月,京東(dong) 在四川涼山投放無人機;今年2月5日,京東(dong) 集團宣布,在西安獲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授牌“陝西省無人機航空物流多式聯運創新試點”。此前,京東(dong) 已經獲得陝西省全境的無人機空域書(shu) 麵批文,這意味著京東(dong) 能夠在全省開展無人機試點運營。上個(ge) 月,京東(dong) 在海南省試運營的第一個(ge) 無人機配送站正式啟用。京東(dong) 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dong) 表示,京東(dong) 將在全國建設上萬(wan) 個(ge) 無人機機場,所有的商品都能在24小時之內(nei) 送達消費者。

 

阿裏巴巴當然也不會(hui) 放掉這個(ge) 市場。今年采茶季,菜鳥無人機組成的飛行編隊往返於(yu) 杭州獅峰山與(yu) 西湖炒茶中心之間,將新采摘下的獅峰龍井茶葉運輸下山。“不到2分鍾就送到了。”當地茶商就表示,以前至少需要兩(liang) 個(ge) 多小時,這意味著,無人機的介入,頭茶至少提前兩(liang) 個(ge) 小時上市。公開信息顯示,菜鳥ET物流實驗室研發的無人機,被用於(yu) 倉(cang) 庫安防、快遞末端場景的配送,早前曾在福建進行過首次跨海飛行,完成了對沿海島嶼居民的網購配送。

 

菜鳥ET物流實驗室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無人機在深山中飛行,包括跨海飛行,荒無人煙,並不影響公共安全。但在獅峰山,當地為(wei) 西湖龍井景區,大量遊人往來,對飛行安全要求更高。菜鳥使用最新技術,全程後台監控與(yu) 控製飛行動作,確保了飛行安全。

 

此外,蘇寧計劃圍繞無人機上下遊配套產(chan) 業(ye) 在全國建設5000個(ge) 無人機智慧物流樞紐,覆蓋無人機通航、研發、生產(chan) 和售後的地麵服務網絡,集中管理無人機行業(ye) 資源。

 

中國快遞谘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表示,無人機商業(ye) 配送領域剛起步,企業(ye) 進入早容易得到市場認可。但布局無人機“很燒錢”,背後是企業(ye) 綜合實力的體(ti) 現,同時具有一定的廣告效應。

 

無人機送貨諸多問題需解決(jue)

 

盡管目前對於(yu) 無人機物流這種新型模式,市場還是給予了很高的關(guan) 注,但是通過記者的調查和行業(ye) 人士的分析,其實,無人機送貨還是有諸多問題需要一一解決(jue) 的。

 

痛點一:安全問題

 

無人機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大家十分關(guan) 心的話題。有行業(ye) 人士指出,無人機送快遞能否廣泛應用的前提和關(guan) 鍵是安全有沒有保障。這裏所說的安全,既是指無人機自身安全,也是指快件安全,更是指公眾(zhong) 人身及財產(chan) 安全。還有,無人機在配送快遞過程中會(hui) 不會(hui) 亂(luan) 飛影響民航安全,也是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此前,無人機就發生過不少“黑飛”事件,並且還發生了“傷(shang) 人”事件。

 

因此安全問題需要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約束,行業(ye) 也在等待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出台。

 

痛點二:政策問題

 

上個(ge) 月在江西上饒召開的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頒證會(hui) 上,民航局方麵對於(yu) 給予順豐(feng) 方麵頒發的“牌照”表示,在各有關(guan) 部門“先行先試、放管結合“思想的指導下,積極主動探索管理製度創新,該許可證是在《民航法》框架下啟動的創新試點工作,目前尚無試用規章、對相關(guan) 準入許可管理亦無明確要求的環境下,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探索許可管理和審定模式的背景下頒發的。

 

2013年起,全球範圍內(nei) 的多家企業(ye) 先後試水無人機物流,但大都因為(wei) 法規政策上的緊縮紛紛遭遇發展瓶頸。包括在美國,亞(ya) 馬遜的物流無人機由於(yu) 一直沒有得到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政策批準,發展明顯受阻,不得不奔赴加拿大進行測試工作,在美國本土的規模化商用遙遙無期。

 

痛點三:成本問題

 

雖然目前都是在測試階段,各家也沒有公布具體(ti) 的送貨成本,但是有行業(ye) 人士稱,從(cong) 目前來看,因為(wei) 無人機不像陸運那樣大批量的運輸,所以成本無法攤薄,而且運輸的要求較高,因此無人機送貨的成本應該不小。貫鑠企業(ye) CEO、快遞專(zhuan) 家趙小敏表示,無人機正在成為(wei) “新風口”,不過,受製於(yu) 技術、成本以及政策法規因素,國內(nei) 大部分企業(ye) 在物流無人機領域還停留在測試或概念階段。

 

記者了解到,為(wei) 了解決(jue) 成本的製約,京東(dong) 目前已完成無人機飛控調度中心、飛服中心、研發中心、製造中心等一係列配套技術與(yu) 設施的落地。同時,京東(dong) 聯合英偉(wei) 達宣布未來5年內(nei) 生產(chan) 100萬(wan) 台無人機,補充末端配送的能力不足與(yu) 成本較高的痛點。

 

痛點四:送貨條件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無人機對於(yu) 送貨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因為(wei) 目前都是屬於(yu) 試驗階段,送貨的條件都經過了精心設計,一般都是天氣晴好的時候。但是如果遇到了刮風下雨下雪,或者是突發氣流等氣候狀況,無人機可能就會(hui) 受到不小的影響。狀況,無人機可能就沒有

 

有行業(ye) 專(zhuan) 家認為(wei) ,目前無人機技術水平發展十分迅捷,並且在市場前景上也獲得認可,但是無論是對於(yu) 科技巨頭還是監管部門來說,目前普遍都是在試水和探索試驗階段,距離大規模商用還有較長的一段路,無人機物流能否在未來“飛出”一個(ge) 可複製推廣的模式,還有待觀察。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