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紙箱價格暴漲下,“共享快遞盒”開始爭奪紙箱廠利潤!

發布時間:2018-04-11 10:00:28 中國紙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前段時間,在業(ye) 主簽收快遞後快遞員會(hui) 將黃色塑料快遞盒折疊起來,變成一塊塑料板,帶回倉(cang) 庫重複使用。這便是自2017年“雙十一”以來廣受關(guan) 注的“共享快遞盒”。它的竄紅並非偶然,而是戳中了快遞業(ye) 的環保痛點。蘇寧、京東(dong) 、菜鳥等平台逐步推出新型共享快遞盒,因為(wei) 此前傳(chuan) 統瓦楞紙箱的價(jia) 格上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企業(ye) 的利潤空間。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未來周轉箱在快遞業(ye) 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那也勢必會(hui) 壓縮紙箱行業(ye) 的利潤空間!

 

快遞紙箱難回收問題日益突出

 

伴隨著電商行業(ye) 的高速發展,中國快遞業(ye) 務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僅(jin) “雙十二”全天,郵政企業(ye) 、快遞企業(ye) 就共攬收快遞包裹2.43億(yi) 件,比2016年同期增長38%;而在11月11~16日期間,全行業(ye) 攬收的快遞包裹的數量則達到了14.96億(yi) 件,同比增長33.6%。

 

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指出,增長速度快、業(ye) 務體(ti) 量大是快遞行業(ye) 最明顯的兩(liang) 個(ge) 特點,而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包裝物料使用量相當驚人。

 

通常,快遞行業(ye) 使用的包裝物料分為(wei) 運單、封套、紙箱、塑料袋、編織袋、膠帶和緩衝(chong) 物七大類。以紙箱和塑料袋為(wei) 例,紙箱使用量占到快遞總業(ye) 務量50%左右、塑料袋占40%左右。在透明膠帶方麵,中國平均每件快遞的用量是0.8米,透明膠帶不僅(jin) 本身為(wei) 不可降解材料,還在客觀上造成了紙箱與(yu) 塑料難以分離,提高了回收成本。

 

為(wei) 了多爭(zheng) 取一些“好評”,減少和避免商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商家在快遞包裝上通常都是“寧多勿少”。於(yu) 是,海量的快遞垃圾就這樣產(chan) 生了,而且體(ti) 量越來越大。

 

那麽(me) 這些瘋狂的快遞盒,該去往何處?回收利用或許是最可行的方式,廢棄快遞盒隻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hui) 廢紙分會(hui) 數據,每一噸廢紙回爐化漿能生產(chan) 0.8噸的再生好紙,可以節約17棵樹或1.2噸的標準煤或者600度的電。

 

然而,快遞廢棄包裝的回收在現實中遭遇尷尬。

 

“快遞包裝產(chan) 生的紙箱盒或者袋子很難回收。”华体会体育客服电话多少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一方麵,消費者缺乏環保意識;另一方麵,快遞盒回收不是強製任務,快遞員往往缺乏動力。最近幾年,雖然中通等企業(ye) 嚐試過一些回收舉(ju) 措,但都收效甚微。

 

朱磊介紹,“目前我國快遞業(ye) 中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這些包裝大多被直接送進垃圾場填埋,給城市環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可以說,我國包裝物的總體(ti) 回收率不到20%。在一些發達國家,紙板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達45%左右,塑料類包裝物回收率則在25%左右。”

 

蘇寧、京東(dong) 、菜鳥等平台紛紛推出新型共享快遞盒

 

隨著快遞包裝造成的浪費和汙染問題的凸顯,各部門協同推進綠色物流。

 

2016年7月,國家郵政局下發了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hui) 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ti) 係。

 

2017年11月,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協同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要實現的目標——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基本建成專(zhuan) 門的快遞包裝物回收體(ti) 係。

 

此外,電商也開始試水綠色物流。2017年“雙十一”期間蘇寧易購用塑料快遞盒替代常用的瓦楞紙箱,讓“共享快遞盒”概念著實火了一把。近期,2.0版的新“共享快遞盒”也正式進入市場。

 

“新版共享快遞盒輕便易用、表麵剛度高、抗劃痕、柔韌性好、不容易開裂,可有效循環使用60次以上,成品單次使用價(jia) 格比紙箱低30%以上。”蘇寧物流業(ye) 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新版共享快遞盒還融入了智慧物流的理念。在循環回收係統設計上,實現了入倉(cang) 、分揀、包裝、配送、回收的全流程在線,每個(ge) 箱體(ti) 碼就是唯一的身份證,可以實現動態的盤點和回收管理。

 

據悉,新版共享快遞盒首批在北京和杭州兩(liang) 個(ge) 城市共投放五萬(wan) 個(ge) ,計劃今年在全國範圍內(nei) 投放20萬(wan) 個(ge) 。新版共享快遞盒在北京、杭州首先投入使用兩(liang) 種尺寸,用於(yu) 3C數碼產(chan) 品、母嬰、快消易碎品在上門簽收、自提配送的投遞。

 

此外,在物流商品安全性方麵,共享快遞盒設置了一個(ge) 一次性部件——“環保封箱扣”,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商品安全,消費者可以通過封箱扣來確保快遞盒在運輸過程中沒有被打開過。商品取出後,快遞盒交由快遞員折疊帶回快遞點,再循環入倉(cang) 。而這個(ge) 一次性封箱扣還是由麥稈纖維製造,可以實現自然降解,保障了共享快遞盒對自然環境的零汙染零破壞。

 

除了蘇寧,京東(dong) 也推出了循環包裝袋,用抽拉繩完成包裝袋密封,消費者到京東(dong) 自提點帶走商品後,包裝袋會(hui) 由配送員回收並送回倉(cang) 儲(chu) ,在再次打包時使用。目前已經在配送環節投入使用了數千個(ge) 循環包裝袋,未來還計劃投用上百萬(wan) 個(ge) 。而京東(dong) 物流在全國自營冷鏈B2C配送使用保溫周轉箱,可循環200次以上,代替一次性EPS泡沫箱。

 

菜鳥則在2017年“雙十一”期間,聯合物流夥(huo) 伴和商家推出20個(ge) “綠倉(cang) ”,從(cong) 這些“綠倉(cang) ”發出的包裹,使用的是免膠帶快遞箱和可生物降解的快遞袋。

 

實際上,這場變革對於(yu) 快遞行業(ye) 、電商和消費者來說是多贏的。因為(wei) ,此前傳(chuan) 統瓦楞紙箱的價(jia) 格上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企業(ye) 的利潤空間。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瓦楞紙在2017年價(jia) 格暴漲了七成。由2016年10月14日的3105元/噸漲至2017年10月的5300元/噸,上漲約70.7%。

 

另一方麵,由於(yu) 環保新政的實施,國內(nei) 紙箱廠從(cong) 2010年的33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2000家左右,供應減少了,需大於(yu) 供,價(jia) 格自然上漲。此外,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ti) 廢物進口管理製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在2017年年底前禁止進口未經分揀的廢紙。

 

對於(yu) 體(ti) 量較大的電商平台來講,多數可以從(cong) 內(nei) 部消化瓦楞紙箱采購價(jia) 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暫時不會(hui) 通過商品漲價(jia) 的方式緩解壓力。但如果瓦楞紙箱采購價(jia) 格持續上漲,這部分價(jia) 格壓力未來仍可能傳(chuan) 導至商品價(jia) 格。

 

長期使用周轉箱的成本比使用拋棄式紙箱的成本低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的模式主要有3種:輕量模式、回收模式、周轉箱模式。共享快遞盒模式屬於(yu) 後者。周轉箱模式指不管送什麽(me) 類型的貨物,都隻進行簡單包裝,全程使用周轉箱,如此便可避免大量的包裝損耗。此外,根據周轉箱在快運、同城外賣配送等物流場景中的廣泛運用經驗來看,長期使用周轉箱的成本比使用拋棄式紙箱的成本低。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未來周轉箱在快遞業(ye) 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

 

盡管共享快遞盒為(wei) 快遞行業(ye) 保護環境和資源節約提供了一個(ge) 可選方案,但是未來能否引領快遞行業(ye) 進行綠色變革還有待觀察。

 

目前來看,共享快遞盒還有許多局限性,快遞盒隻針對3C數碼、母嬰、易碎品三類商品投放;2.0版本的快遞盒首次推出隻有兩(liang) 種尺寸可選;快遞盒需要客戶當麵簽收後帶回;快遞盒的運輸配送還隻是城市間配送,例如北京用戶收到的共享快遞盒是北京倉(cang) 發出的,南京用戶收到的共享快遞盒是南京倉(cang) 發出的。

 

從(cong) 企業(ye) 公布的數據看,蘇寧共享快遞盒累計流轉825000次;菜鳥稱,“雙十一”近1000萬(wan) 個(ge) 快遞紙箱得到回收。然而,相對於(yu) “雙十一”15億(yi) 件的快遞量,這些“綠色快遞”顯得“杯水車薪”。

 

“單2017年9月份全國就完成快遞業(ye) 務36億(yi) 件,對這個(ge) 量級的快遞包裹普及循環快遞盒,短期內(nei) 很難做到。從(cong) 目前來看,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還處於(yu) 初級嚐試階段,綠色包裝材料的應用也並未普及。”华体会登录界面金融委谘詢中心副主任、現代物流報副主任研究員郭蘇慧表示。

 

共享快遞盒的進一步普及和推廣仍麵臨(lin) 一定障礙。楊達卿表示,共享快遞盒麵臨(lin) 幾個(ge) 繞不過的客觀問題。第一,共享快遞盒的型號單一與(yu) 商品多樣化之間的矛盾需要協調。例如商品種類繁多,大小不一,所需的包裝材料不一,如何做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是一個(ge) 難點。第二,共享快遞盒回收體(ti) 係建設也需要探索。例如,目前,快遞大多被送到社區驛站或代收點,應探索如何形成快遞商與(yu) 代收點的回收體(ti) 係。

 

“共享快遞盒在重複使用的過程中難免出現汙染,清潔也將成為(wei) 一個(ge) 問題。”郭蘇慧認為(wei) ,後續使用過程中還會(hui) 出現配送人員增加操作流程、產(chan) 生運營成本等一係列問題。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chan) 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認為(wei) ,“從(cong) 共享經濟的角度來看,共享經濟強調邊際利潤遞增而邊際成本遞減甚至趨近於(yu) 零,但共享快遞盒的回收成本高、回收效率卻較低。”

 

劉大成還表示,塑料袋、膠帶目前還是價(jia) 格低廉且使用方便的包裝材料,在強製性政策難以波及的場合中,賣家更樂(le) 於(yu) 采用這些價(jia) 格低廉的產(chan) 品。

 

楊達卿說,僅(jin) 從(cong) 物流環節推廣綠色包裝往往流於(yu) 形式,效果不理想。減少快遞汙染,需要調動商家、平台以及物流全流程的積極性,在源頭端減少過度包裝,推廣可降解包裝材料。同時,要提高消費者環境意識,認真落實垃圾分類。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