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06 08:59:16 中國經濟網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在人民大會(hui) 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快遞物流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
近期,《快遞暫行條例》經國務院通過,2018年國辦1號文件也聚焦利好快遞物流業(ye) 。隨著日常生活離不開快遞,如何發展運行高效、綠色環保的快遞產(chan) 業(ye) ;如何推動大數據驅動和人工智能的物流升級;如何發展平台模式,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新物流,成為(wei) 兩(liang) 會(hui) 關(guan) 注的話題。
過去5年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關(guan) 注流通業(ye) 改革,國家政策給予了大力支持,快遞業(ye) 連續多年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成為(wei) 國民經濟的一匹黑馬。全國的快遞業(ye) 務量從(cong) 2012年的56.9億(yi) 件飆升七倍至2017年的400.8億(yi) 件,意味著平均每秒有超過1270個(ge) 快遞被發出。
快遞越來越多,投遞速度卻越來越快。菜鳥網絡數據顯示,近年來雙11簽收1億(yi) 件包裹所需的時間,從(cong) 2013年的9天,極大縮短為(wei) 2017年的2.8天。在新零售浪潮下,新物流湧現,盒馬30分鍾達、菜鳥門店發貨2小時達等“分鍾級”、“小時級”的配送層出不窮。
同時,快遞從(cong) 業(ye) 人員10年間增長13倍,已經超過兩(liang) 百萬(wan) 。华体会登录界面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我國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已經超過5000萬(wan) 人,占全國就業(ye) 人數的6.5%,成為(wei) 吸納就業(ye) 的重要行業(ye) 之一。
新物流進入“分鍾級配送”時代
兩(liang) 會(hui) 前的國新辦吹風會(hui) 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jun) 勝介紹,中國快遞業(ye) 務量的規模已經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超過400億(yi) 件,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隨著1天1億(yi) 件包裹成為(wei) 現實,日均10億(yi) 包裹的時代正在走來。
麵對新情況,需要新模式。《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發展平台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創業(ye) 格局”。目前,菜鳥網絡已經搭建起物流平台化的網絡基礎,這張平台網絡5年來發展迅速,主要快遞公司紛紛上市,行業(ye) 從(cong) 競爭(zheng) 走向了協同。
以“三通一達”、百世、順豐(feng) 等快遞企業(ye) 為(wei) 骨幹,中國快遞業(ye) 已成為(wei) 現代服務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出“更多、更快、更智慧、更普惠、更綠色”的特征。
5年前,一個(ge) 包裹一個(ge) 星期送到很正常,但5年後的今天,當日達、次日達已經成為(wei) 標配。以天貓雙11為(wei) 例,2012年單日訂單0.72億(yi) 件,偶爾還會(hui) 聽到“爆倉(cang) ”,但2017年雙11訂單高達8.12億(yi) 件,快遞卻在一周內(nei) 已經基本送完,創造了世界貨運史上的奇跡,畫下了“單量越大,效率越高”的神奇曲線。
支撐中國快遞效率變化的關(guan) 鍵,是物流業(ye) 已從(cong) 傳(chuan) 統的“勞動密集型”,轉為(wei) 向高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要效率。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菜鳥網絡平台上,各種類型的全自動流水線、自動分撥、倉(cang) 儲(chu) 和配送機器人已經大規模運用。智慧算法可以讓每一個(ge) 包裹都有最優(you) 路徑,最短時間送達。甚至基於(yu) 大數據的“未卜先知”,可以做到“單未下,貨先行”,把商品提前分布到消費者身邊。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已經把物流業(ye) 從(cong) 肩扛手提的傳(chuan) 統模式,帶入了科技驅動的新物流時代。
在智慧技術的推動下,近年來出現了盒馬30分鍾達、天貓超市1小時達、菜鳥門店發貨2小時達等全新的物流模式。既提升了消費體(ti) 驗,也優(you) 化了中國物流的社會(hui) 成本。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的數據顯示,從(cong) 2012年到2017年,中國的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已經從(cong) 18%下降到14.6%。
新物流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跨境電商、國際物流也成為(wei) 代表委員們(men) 關(guan) 注的熱點。據悉,住重慶的全國政協委員已提交了“關(guan) 於(yu) 支持重慶加快建設內(nei) 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的建議”的聯名提案。
伴隨著全球化的持續發現,全球零售業(ye) 和物流業(ye) 已經成為(wei) “共同體(ti) ”。“全球買(mai) ,全球賣”背後依靠的是“全球運”。中國物流業(ye) 也在向世界提供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這5年,中國物流平台和物流企業(ye) 與(yu) 各國郵政合作,打造了一張全球性的B2C運輸網絡,目前已連接2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與(yu) 過去由跨國大企業(ye) 主導的B2B貿易相比,由中小企業(ye) 和消費者主導的B2C貿易大時代已經到來,全球90%的中小企業(ye) 將引領自由貿易的新規則。
中國物流業(ye) 已經連接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在出口方麵,俄羅斯、西班牙、法國、荷蘭(lan) 等國家和東(dong) 南亞(ya) 地區,都已經布局了海外倉(cang) ;中國飛往莫斯科、倫(lun) 敦、阿姆斯特丹等地貨運包機運行頻繁;義(yi) 新歐鐵路帶著中國商品走向了“一帶一路”國家。
進口方麵,全球訂單履行中心已經廣泛分布在洛杉磯、馬德裏、法蘭(lan) 克福、悉尼、奧克蘭(lan) 、首爾、大阪、香港等地,囊括了主要的海淘發貨國;海關(guan) 係統完成改造升級,過去最大的海關(guan) 一年隻能處理100萬(wan) 個(ge) B2C訂單,現在一天就能處理100萬(wan) 個(ge) 。2017年雙11,中國海關(guan) 僅(jin) 僅(jin) 用了8個(ge) 小時,就完成了500萬(wan) 個(ge) 包裹的電子清關(guan) ,進步巨大。
一張72小時送達的全球物流網絡雛形初現。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台)正在全球落地開花。中國新物流已成為(wei) 亮眼的國家名片。
綠色物流、共享末端引代表委員熱議
本屆政府期間,“快遞”關(guan) 鍵詞已連續五年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wei) 普惠民生的行業(ye) ,成為(wei) 代表委員的關(guan) 注點。
2018剛開年,快遞業(ye) 就利好不斷:中央1號文件對郵政業(ye) 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作出部署;國辦1號文件促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曆時4年製定的《快遞暫行條例》獲得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在兩(liang) 會(hui) 前夕,來自山西的李朋璿成為(wei) 首個(ge) 進入中南海與(yu) 總理麵對麵的快遞小哥,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提出了物流業(ye) 的意見建議。
這些政策風向標也引發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們(men) 的熱議。包括全國政協委員馬旭林,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dong) 等在內(nei) ,代表委員紛紛建議在政策支持下協同行業(ye) 共享末端、保障路權、推廣綠色物流。
“未來的物流業(ye) ,快保證不輸,綠才能贏。”在郵政、環保等主管部門和行業(ye) 推動下,綠色物流正在加速。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年《中國快遞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ye) 67%以上的包裹使用了電子麵單,全年節約封裝膠帶64億(yi) 米,塑料袋總使用量也同比減少17.76%。
環保部、中華環保基金會(hui) 、菜鳥網絡與(yu) 主要快遞企業(ye) 已經成立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投入數億(yi) 元推動綠色物流。在此帶動下,2017年全行業(ye) 通過推行電子麵單、綠色包裹、新能源智慧車等措施,減少碳排放13.6萬(wan) 噸,相當於(yu) 省出760萬(wan) 棵綠樹。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普通服務司司長馬旭林認為(wei) ,綠色物流需要郵政業(y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和社會(hui) 各界共同推進、合力解決(jue) 。“建議借鑒浙江省做法,發展改革、財政、環保等部門和地方政府對使用符合標準的可降解包裝材料的電商企業(ye) 和快遞企業(ye) 給與(yu) 一定的政策資金支持,以破解包裝生產(chan) 企業(ye) 的成本約束。”
馬旭林委員在政協提案中還關(guan) 注到,當前快遞末端投遞麵臨(lin) “四難”:網點安家難、車輛上路難、投遞進門難、員工雇傭(yong) 難,建議由國土資源和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門出台明確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的具體(ti) 政策;發展城市末端共同配送,建立不同部門間的協調管理製度。
目前,菜鳥網絡發揮平台優(you) 勢,與(yu) 主要快遞公司也在抓住行業(ye) 和消費者痛點,推動快遞末端共享,避免重複建設,數萬(wan) 菜鳥驛站遍布全國社區和校園,提升用戶物流體(ti) 驗。菜鳥正協同快遞業(ye) 優(you) 化末端派送模式,以提供多元化、可選擇的快遞服務。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