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正在社區內大舉“搶灘”三種方式各有優劣
發布時間:2017-09-04 11:13:30 中國物流產(chan) 品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社區的地方,就有形形色色的商業形式。
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中主要存在哪些方麵的需求呢?總結下來,無外乎9條:吃、穿、住、行、醫、教、遊、娛、財。
而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瞄上了圍繞著社區的商業,瞄上了商業的“最後一公裏”,越來越多的便利店,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的銀行,越來越多的餐飲機構,越來越多的中醫館……
誰在瞄準社區?這些“走近”和“走進”社區的老商業和新商業,在社區“生活”得怎麽樣?它們到底給社區居民帶來了什麽?
社區是一個巨大的長尾市場,也是商家必爭之地。圍繞社區,密布著飯店、美容店、房產中介、藥店等業態,形成了“環社區商業”。
因為人口密集、人流量大、高頻、剛需,快遞企業無一不在大舉搶灘社區入口。搶占形式包括開末端網點、設快遞櫃、牽手便利店等,這也被視為解決“最後一公裏”難題的有效方法。
社區快遞店的日子好過嗎?
社區快遞代收
三種方式各有優劣
菜鳥驛站
優點:取件方便,免費保管5天
缺點:有業務指標,吸引客流能力有限
鄭州市二裏崗的一家菜鳥驛站,是由一家15平方米左右的小型移動營業廳加盟而成。
老板說,一個快件他們能免費保管5天,目前他的店一個月的快件量達到900件,但是隨著菜鳥驛站越來越多,以往一件提成0.6元的補貼優惠取消,如今一個月150元封頂。
老板表示,菜鳥驛站合作的加盟商會傾向於煙酒店、手機店等小店,並且要求300米範圍內不允許同開兩家,每天也有電子麵單的銷售量指標。同時,他在支付寶押了1000元的押金,目的是防止店老板“跑路”。
他期望快件收發業務能給小店帶來更多客流,然而並未如願:“很多人拿了快遞直接就走。最可氣的是,有次一個客戶在網上買的手機殼、鋼化膜,收到快件後,對我說 老板,給免費貼個膜唄 。”
自助快遞櫃
優點:省事,能避免快件丟失
缺點:數量少,無法寄存大件
如今,使用快遞櫃收寄快件變得越來越頻繁,雲櫃、豐巢等自助快遞櫃近期也在社區布局密集起來。對於居民和快遞員來講,丟件、耗時等簽的煩惱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解決。
也有快遞員表達了成本憂慮,“寄送一個快件,快遞員的收入是0.8元~1元,而投遞一個快遞櫃的費用是0.2元~0.4元,算下來,放在快遞櫃後,快遞員的收入要打對折。”
快遞企業人士稱,對於快遞企業來說,一個自助快遞櫃投入幾萬元,後續還牽涉到耗電、人員維護等,成本高是個大問題。而且快遞櫃能起的作用有限,一來,大件商品無法入櫃;二來,快遞櫃數量不夠,有的客戶一天的收件數量較多,快遞櫃無法全部滿足需求。
便利店代收
優點:成本低,有望切入社區商業
缺點:利潤低,丟件很難找到責任方
河南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小區附近的便利店不少有代收發快件職能,有些是免費代收,有些是按照快件數量獲得部分提成收益。一家便利店稱,同城寄件8元,跨省寄件10元(一公斤以內)。
有快遞業內人士認為聯手便利店,的確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擴大收件業務量,實現人力資源的整合。
“社區便利店可以讓本就有末端配送優勢的快遞企業與居民產生更多聯係,如果以合理的模式運營,快遞企業有望分食社區商業這塊大蛋糕。”
另外一些人士表達了擔憂:可能隻是快遞業務員個人與便利店的合作,並非形成規模,一旦快遞包裹丟失,很難找到責任方;如果快遞公司和便利店隻是一種鬆散的合作關係,那對於優化“最後一公裏”服務就沒有多大作用,而且快遞公司要跟便利店分利,利潤空間可能進一步壓縮。
快遞“最後一公裏”
成了社區熱點
行業看法:
能幫助企業切入社區商業
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以快遞的方式切入社區呢?
業內稱,第一,對於快遞公司來講,“最後一公裏”的配送是一個很大的成本支出,也是行業痛點,如果有渠道或者企業能夠替他們分擔,將會是一件雙贏的事;第二,隨著電商的發展,每個小區都有大量的快遞包裹,是重要的電商消費密集區;第三,通過快遞的配送能夠與用戶產生更多的交集,從而為平台其他業務的擴展帶來便利。
網友看法:
快遞櫃成網友心頭好
對於社區的快遞投寄方式,網友也各有各的看法:
“一天要收好多快遞,因為要上班,沒辦法一個個去取,去物業拿,對方給你臉色看,而放在快遞櫃裏就很方便。”
“自助快遞櫃可以綜合降低成本,這是未來應該普及的。但問題是現在很多小區不讓裝,除非給物業一定的收益。我覺得在新小區較為可行,相當於用自助快遞櫃提高社區的檔次,至於成本,可以直接算進房價裏。”
【建議】
將快遞分撥中心
納入城市建設規劃中
鄭州市快遞協會會長、中通快遞河南區負責人張要仁稱,“一定要有場地,將快遞分撥中心納入城市建設規劃中,解決 最後一公裏 難題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張要仁的經曆中,也走過一些彎路,遭遇過社區難進、寫字樓上不去的問題,他也從中總結過經驗,“要高密度派送。快件越密集,運營成本越低。”
中國快遞谘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社區快遞有三種形式,門到門服務、物業代理和快遞智能自助櫃,“這三種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形式。”
不過他認為,最終症結是要讓快遞公司賺到錢,這樣就不會存在“最後一公裏”的問題。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