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倉機器人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菜鳥領投
發布時間:2017-03-29 09:40:44 億(yi) 歐網

億歐3月24日消息,上海快倉智能倉儲機器人公司宣布完成B輪融資,菜鳥領投、軟銀跟投,資金總計1.25億元,加上債權融資,此輪融資金額近2億元。
快倉此前於2014年8月份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5年10月份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
快倉CEO楊威向億歐表示,此輪融資後,資金將主要用在公司發展方麵:1、增強研發能力,在軟硬件方麵;2、建設生產中心;3、拓展商業模式(此前有嚐試過代運營、融資租賃等模式,效果不錯,之後會繼續探索)。
快倉成立於2014年3月,專注於倉庫內訂單履行係統。該公司目前已有超100人的研發團隊、占整體的80%,主要來自富勒、蘇寧、京東、唯智等。
據楊威透露,截至目前,快倉累計售出機器人超過400台,其在唯品會單倉部署過上百台機器人,滿倉度過2016年雙十一,日出貨量在4-5萬單,客戶包括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企業、快遞企業、電商、零售商等,每小時通量約3000件。
快倉科技研發的自動化訂單履行係統是基於自動運輸機器人與調度軟件、資源管理軟件等的有機結合,具備持續學習能力和性能優化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具備以下特點:第一,柔性高,適應性強;第二,係統起步門檻低;第三,自主決策能力強。
據快倉數據分析顯示:傳統倉庫中分揀人員處理訂單的人效約為150單/天,在使用了快倉智能倉儲機器人後,機器人將貨架運送至操作人員麵前,避免了人員在貨架區域內揀選的時間,極大的提高了揀選效率,訂單處理能力可提升至350單/天。再加之機器人可以跑不停-7*24小時連續工作,機器人的工作量相當於翻了3-4倍,並且出錯率僅為萬分之0.5,遠遠低於傳統人工作業。
在此次采訪中,楊威透露,快倉不是根據客戶表麵需求製定解決方案,而是挖掘客戶深層次需求,利用小模塊化,使係統更具柔性。同時快倉自己也在做倉,但不是以快倉的名義在做,而是作為百世的加盟商在做,為什麽這麽做?楊威說:“最終我不是要賺這個運營的錢,我還是賣設備,賣解決方案,或者是提供整個倉內的信息化服務。”
楊威認為,快倉主要優勢體現在技術研發和行業積累方麵。技術研發是一個很長的鏈條,需要全麵發展,多部門協同;快倉在行業內打磨了3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快倉的股東構成,也占據一定優勢,菜鳥代表電商平台,百世物流代表供應鏈方麵,主要是3PL聯盟,在全國有很多倉,而且投資機構軟銀對於行業較了解,在資金、業方麵可以給予支持。
楊威覺得人工智能在倉庫作業中有幾個部分的作用:
第一個可以做很多人沒有辦法做的解決方案,因為機器的數據處理能力遠遠大於人腦,起碼結構化數據處理能力很強;
第二個可以幫我們做很多重複性的勞動,可以改變人的操作;
第三個可以及時的對倉庫運行做很多的推薦,比如說產品的預包裝、銷量異常變化、基於季節變化的定單變化等等。
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的發展已經初顯效果,尤其是在信息流方麵,之後在信息化、數據化、行業標準化的引導之下,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的發展將“大有可為”,價值會越來越大,楊威說:“在這方麵,量變和質變是同時進行的,用不了多久行業就會發生質變,雖然智能倉儲經曆了前幾年的萌芽時期,以及2016-2017年的發芽時期,但對於未來來說,仍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而同樣對於今天而言,WMS已經是倉內的基礎設施了,像貨架和倉庫的場地一樣,已經是基礎設施了。未來的五年,快倉希望倉庫機器人變成分揀倉的基礎設施,隻要做分揀倉,這裏麵就得是倉庫機器人,倉庫機器人的整個的係統調度,是一個高智能、高複雜的,基於這個特性,就可以向周邊、向上下遊拉動。
此次快倉拿到菜鳥的投資,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菜鳥在電商及中小3PL方麵有著豐富的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其發展提供助力,同時雙方也在業務方麵進行一些深度的合作,楊威透露,在4月底就會有一個項目上線,5月中旬就會正式發布,未來會慢慢接入菜鳥WMS以及一些中小客戶的WMS。
市場的未來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就如楊威在采訪中說到的一樣,“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各家企業通力合作,將市場培育出來以後,可能才會出現“相愛相殺”的局麵,這也是利益最大化的表現,不過一切皆有可能,期待智能倉儲未來的發展。技術改變物流。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