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03 10:42:01 界上投資

近日,順豐(feng) 發布公告稱順豐(feng) 借殼馬鞍山鼎泰稀土更名順豐(feng) 控股以獲得第四屆董事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全票通過。相信距離順豐(feng) 正式更名登陸資本場已為(wei) 期不遠了。
快遞龍頭企業(ye) 實力對決(jue)
資本場上的快遞企業(ye) 在這個(ge) 更大的戰場上,將麵臨(lin) 更大規模的戰爭(zheng) ,誰能成為(wei) 快遞業(ye) 的老大,現在還不好說。我們(men) 先看看各“選手”的目前實力。
企業(ye) 運營模式:順豐(feng) ——直營製;通達係——直營+加盟製模式
在五家民營快遞企業(ye) 中,順豐(feng) 在運營模式上有別於(yu) 通達係,其直營製的運營模式,稱得上獨樹一幟。
而其他四家為(wei) 直營+加盟製模式。當然三通一達的直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視為(wei) 加盟模式,雖然有些企業(ye) 在省會(hui) 或重要城市成立了直營機構,但當地市場的開發及運營仍然由所在地區加盟商完成,直營機構作為(wei) 分支機構隻是總部功能的“前移”,並沒有改變加盟的本質屬性。在業(ye) 務構成方麵,順豐(feng) 的主要業(ye) 務為(wei) 高附加值的商務件,通達係為(wei) 低附加值的電商件。
在通達係加盟製的模式下,各加盟商是經營活動的主體(ti) ,並自負盈虧(kui) 。近年來由於(yu) 總部對加盟控製不力、利益分配不均,網絡穩定性時有震蕩,成為(wei) 對總部發展的一大威脅。所以從(cong) 短期來看,企業(ye) 的繼續發展決(jue) 定於(yu) 網絡的穩定性,決(jue) 定於(yu) 總部對與(yu) 加盟商的政策。
近年來,為(wei) 增強對加盟網點的控製,部分快遞企業(ye) 選擇將主要或重點區域網點收回直營,目前各家加盟網點和轉運中心直營情況如下:
從(cong) 加盟網點和轉運中心的直營比例可看出,圓通直營化最深:大部分省份、省會(hui) 城市以及重點非省會(hui) 城市一級網點都已收回直營,都是總部100%控股;另一方麵,中通、韻達、圓通加盟商數量多,單個(ge) 加盟商體(ti) 量小,總部對其控製更強,指令執行效果更佳,進行拆分、調整時更便利;而實行加盟網點全直營的申通加盟商數量最少,單個(ge) 體(ti) 量大。
在轉運中心方麵,通過對區域樞紐、省會(hui) 城市、重要的節點城市的轉運中心采用直營模式是未來行業(ye) 的趨勢,可進一步升幹線網絡作用,加強業(ye) 務管控,改善運轉效率。對轉運中心直營比例最低的申通來說,其現有直營轉運中心48個(ge) ,其中一級轉運中心僅(jin) 3個(ge) ,主要集中長三角地區,而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武漢、長沙、鄭州、西安等中西部省會(hui) 城市還未建立直營的轉運中心。
市場硬實力:業(ye) 務量和網絡比拚,中通、申通規模增速快
順豐(feng) 致力於(yu) 快遞高端市場,不太注重業(ye) 務量,所以在此項對決(jue) 中,我們(men) 先把順豐(feng) 拋開。
在三通一達中,目前同質化競爭(zheng) 嚴(yan) 重,導致市場低價(jia) 競爭(zheng) 較為(wei) 普通,行業(ye) 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全產(chan) 業(ye) 鏈毛利率大幅下滑,通達係的龍頭企業(ye) 很大程度上將以規模效應下的成本優(you) 勢擠壓競爭(zheng) 對手,所以業(ye) 務量和網絡規模是硬指標。
“三通一達”均為(wei) 加盟體(ti) 係,總部隻負責中轉,而全國範圍的攬件和派送要靠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加盟網點。可以說,加盟網點是通達係在市場中的觸角,通達係的網絡靠成千上萬(wan) 個(ge) 加盟網點維係,網點多、分布廣、實力強,一定程度上就打敗了對手。
從(cong) 市場規模來看,2015年圓通快遞業(ye) 務量30.3億(yi) 件,占中國快遞業(ye) 務量的15%。自2016年來看,根據快遞業(ye) 的季度性特征,第四季度是全年業(ye) 務量的關(guan) 鍵,根據圓通公布的數據,圓通雙十一的業(ye) 務量排名第一。
除了圓通,中通的業(ye) 務增長率位居中國五大民營快遞公司之首,2011年-2015年,年包裹量增長實現80.3%的複合年增長率。中通財報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的包裹量為(wei) 11.02億(yi) 件,較去年同期的7.32億(yi) 件增長50.5%。
成本管控:幹線自營權對比
在快遞公司的營業(ye) 成本中,運輸成本的控製非常重要,能否合理、高效的安排運輸路由及車輛,直接關(guan) 係到快遞企業(ye) 的盈利能力。2015年民營五家快遞企業(ye) 運輸成本如下:
幹線自營對利潤影響明顯,一方麵,在規模效應下,自營的成本會(hui) 低於(yu) 傳(chuan) 統外包模式。另一方麵,掌握幹線和主要分揀倉(cang) 儲(chu) 資源後,則有機會(hui) 實現分揀網點和倉(cang) 儲(chu) 功能的一體(ti) 化,效率更高,也契合未來電商物流走倉(cang) 配網絡的趨勢。
圓通、申通借殼草案紛紛加快布局:2016年,圓通“運能網絡提升項目”總計投入8.63億(yi) 元,其中2.4億(yi) 元用於(yu) 購置貨運飛機,另外6.23億(yi) 元則用於(yu) 1156輛幹線車輛購置;申通方案中也披露了未來兩(liang) 年分兩(liang) 期購買(mai) 1640台運輸車輛、總花費4.08億(yi) 元的募投計劃。
綜合物流服務商進程:順豐(feng) 最快、最近
從(cong) 覆蓋環節來看,綜合物流服務商覆蓋了計劃、采購、生產(chan) 、倉(cang) 儲(chu) 、配送、售後、金融等七個(ge) 環節,具體(ti) 如下:
順豐(feng) 與(yu) 通達係的業(ye) 務結構完全不一樣,三通一達70%以上都是電商件,而在順豐(feng) ,商務件的比例將近90%。在電商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三通一達麵臨(lin) 著經營模式單一帶來的風險。
不僅(jin) 如此,包括順豐(feng) 在內(nei) ,都在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差異化產(chan) 品進行延伸,進行上市的各家都在融資後尋求新的增長點,都意在做可以與(yu) 國際物流巨頭比肩的綜合物流服務商。五大民營企業(ye) 的目標都是綜合物流服務商,但是順豐(feng) 的步伐最快、距離最近。
對於(yu) 快遞企業(ye) 是否要上航空貨運,業(ye) 內(nei) 存在兩(liang) 種觀點。反對者認為(wei) ,“通達係”快遞企業(ye) 對電商件依賴過重,在目前多元化的產(chan) 品和價(jia) 格體(ti) 係未建立的情況下,低廉的快遞價(jia) 格不能支撐自建航空公司的運輸成本。
目前來看,圓通航空全部自用,由於(yu) 電商件規模小、附加值低,飛機日利用率低;申通選擇在高附加值的跨境業(ye) 務,並將包機服務在社會(hui) 上共享,也許是一個(ge) 聰明的折中辦法。
支持者認為(wei) ,圓通考慮的是未來業(ye) 務結構和航空貨運之間的配合,航空貨運將支持圓通發展國內(nei) 高端市場和國際市場。不僅(jin) 是電商,未來冷鏈、商務和國際快遞,都需要航空運輸,航空市場會(hui) 是新的業(ye) 務增長點。
綜上,從(cong) 規模來講,圓通和中通將韻達申通區分開來,圓通有阿裏的投資,致力於(yu) 提高品質、延伸產(chan) 業(ye) 鏈,與(yu) 順豐(feng) 對標;中通增長迅速,規模優(you) 勢明顯,對加盟商的管理也居靠前位;韻達雖規模略小,但對加盟商管理力強,且成本控製得力,利潤率提升顯著;申通對加盟商的管理較弱,但先發優(you) 勢使網絡覆蓋度廣,且輕資產(chan) 模式帶來高資產(chan) 收益率。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