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03 10:20:27 中國網

近日,中國藥品電子監管平台發布了一則“關(guan) 於(yu) 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簡稱‘藥監網’)不再更新的通知”。標誌著推行近十年的藥品追溯體(ti) 係將正式從(cong) 由政府主導建設,轉變為(wei) 由生產(chan) 企業(ye) 自主建設或第三方信息技術企業(ye) 建設。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認為(wei) ,藥監網停止更新,對阿裏健康是個(ge) 利好消息,因為(wei) 很多藥企沒有能力自己建設電子監管平台,最終隻能入駐第三方平台,目前阿裏健康建設的第三方平台“碼上放心”已經入駐企業(ye) 達3000多家。
藥監網今年3月停止更新 藥品電子監管措施未結束據介紹,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是由阿裏健康旗下的中信二十一世紀(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維護的,從(cong) 2006年開始啟動,當時主要針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2015年1月4日,國家食藥監局發布了《關(guan) 於(yu) 藥品生產(chan) 經營企業(ye) 全麵實施藥品電子監管有關(guan) 事宜的公告》,要求在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的藥品製劑生產(chan) 企業(ye) 、進口藥品製藥廠商須全部納入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醫藥作家劉謙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國家食藥監局取消了強製使用電子監管碼後,阿裏健康決(jue) 定不再維護這個(ge) 係統。
在其發布的“關(guan) 於(yu) 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不再更新的通知”裏,也提到了不再更新的原因是“由於(yu) 2016年相關(guan) 政策影響及據此公司做出的戰略調整”。據資料顯示,2015年4月,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公開提出異議,認為(wei) “應立即停止藥品電子監管碼係統由企業(ye) 運營”,言下之意是不能由企業(ye) 獨占公共資源,謝子龍所指的係統此前正是由阿裏健康運營。2016年1月,養(yang) 天和大藥房起訴國家食藥監總局強製推行電子監管碼的行政行為(wei) 違法,要求關(guan) 停藥品電子監管網,隨後,食藥監局發布了暫停執行藥品電子監管規定,但藥品電子監管碼的相關(guan) 技術維護仍舊是阿裏健康在做。直至1月20日,正式發布了不再更新的通知。劉謙說,中國藥監網停止更新並不是中國不再進行電子監管,而是食藥監局要求企業(ye) 自主建立可追溯電子監管係統,如果自己建立不了,可以委托第三方建設,但是不強求使用同一平台。
多數企業(ye) 無力自建追溯平台 阿裏健康或受益於(yu) 提前布局“這對阿裏健康反而是一個(ge) 利好消息”。劉謙說,之前阿裏健康在維護運營中國藥品電子監管平台是屬於(yu) 半公益性質的,由於(yu) 受到食藥監局的控製,不能收費太高。而現在自己建設的第三方追溯平台收費比之前漲了三倍左右。而從(cong) 過去公開的資料顯示,阿裏健康2016年截至9月30日的中報顯示,其旗下藥品電子監管網業(ye) 務收入為(wei) 4898.3萬(wan) 元,占其總收入的89%。2016年6月初,阿裏健康建立了市場化追溯平台“碼上放心”,麵向企業(ye) 提供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追溯服務;麵向各級政府,提供製定產(chan) 品溯源體(ti) 係規劃的專(zhuan) 業(ye) 谘詢、協助製定產(chan) 品追溯標準和規範等。
據業(ye) 內(nei) 分析,阿裏健康對於(yu) 藥品電子監管碼的插足,目的是通過在線追蹤及銷售藥品,利用電商模式壟斷中國藥品銷售市場。劉謙說,對於(yu) 絕大多數藥企來說,是沒有能力自己建設一個(ge) 可追溯的電子監管平台,有相當多的企業(ye) 最終還是會(hui) 選擇阿裏健康建設的第三方追溯平台。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