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23 10:14:07 經濟參考報

隨著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hui) 安全事件的多發、頻發,我國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亟須加快構建完善的應急體(ti) 係,不斷提高應對能力。應急物流作為(wei) 應急體(ti) 係的重要支撐和“製約因素”之一,迫切需要全麵建設和大力發展。
應急物流基礎建設存五方麵不足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處置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等一係列重特大突發事件,在應對過程中,應急物流對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維護社會(hui) 穩定、提升執政能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組織“亂(luan) ”、響應“慢”、資源“缺”、能力“弱”等突出問題,究其原因,是應急物流基礎建設不夠。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
一是運行體(ti) 製機製不健全。應急物流涉及多部門、多領域,需要強有力的統一指揮調度,然而,由於(yu) 目前應急物流沒有明確的牽頭部門,每次應對突發事件多是臨(lin) 時指定,因此,平時各部門缺少相互之間的協調,這不僅(jin) 影響了平時的協同建設,也不利於(yu) 應急情況下的默契配合。
二是物流設施應急保障能力不強。運輸通道應急能力總體(ti) 偏弱,公路抗損毀性和聯通性較弱,支線機場數量不足、通航能力差,主要幹線或重點區段的鐵路運輸瓶頸問題突出;應急倉(cang) 儲(chu) 、轉運設施建設滯後,應急保障能力不強,無法按需進行應急物資的分類包裝、標識設置、集配裝箱。
三是應急物流技術裝備相對落後。重型、兩(liang) 棲等特種應急物流載運投送裝備和全地形、野戰化、高速化的裝卸搬運機械設備配備不足;應急物資組配、包裝、標識等技術水平較低;無線射頻識別、衛星定位導航等先進技術在應急物流中的應用不夠。
四是應急物資儲(chu) 備缺少統一協調。應急物資儲(chu) 備缺乏係統優(you) 化和統籌安排,各部門、各行業(ye) 自成體(ti) 係,缺少統一的組織領導和規劃管理,庫點布局不盡合理,資源信息不能共享,應急物資品種覆蓋麵較窄,數量規格動態調整難度大。
五是應急物流隊伍建設相對滯後。尚未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應急物流企業(ye) 隊伍,應急物流力量調用缺乏必要的法規保障和預案支持,缺少鼓勵引導物流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的經濟補償(chang) 機製;應急物流專(zhuan) 家資源整合不夠,在輔助決(jue) 策、專(zhuan) 家谘詢等方麵尚未形成合力;誌願者力量運用研究不夠,配套保障和對接措施不夠得力,缺乏有效的應急培訓機製和整合調用預案。
應急物流建設備受關(guan) 注
2008年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特大震災之後,應急物流受到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關(guan) 注,尤其是各級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先後出台了諸多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
2009年3月《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物流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的通知》將“應急物流”列入九大重點工程和七個(ge) 專(zhuan) 項規劃,標誌著應急物流已納入國家戰略決(jue) 策;2011年3月,商務部等在《商貿物流發展專(zhuan) 項規劃》中提出了“完善應急物流運行機製”的要求,明確了相關(guan) 建設任務;2014年10月《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再次將“應急物流”列入十二大重點工程;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快應急產(chan) 業(ye) 發展的意見》中將應急物流列為(wei) “應急服務”重點方向之一;2014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印發促進物流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的通知》中,將“完善應急物流體(ti) 係”作為(wei) 加快推進物流業(ye) 重點工程建設的重要任務。
應急物流建設的重中之重
應急物流建設應遵循“問題導向、全麵統籌、急用先建”的原則分步展開,當務之急主要應完成三項任務。
一是著力健全應急物流體(ti) 製機製。明確各級政府應急物流牽頭部門,規範應急物流管理的職責任務,建立健全分級負責、屬地管理、條塊結合的應急物流管理體(ti) 製。探索建立應急物流協調聯動機製,規範應急物流統籌建設、專(zhuan) 題會(hui) 商、信息共享、管理訓練、動員調用、協調聯動等相關(guan) 活動。建設應急物流信息平台,優(you) 化信息流程、業(ye) 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實現相關(guan) 信息共享共用。
二是加快構建應急物流網絡體(ti) 係。按照“全域覆蓋、及時高效,優(you) 勢互補、適度冗餘(yu) ”的原則,依據“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要求,著眼應急物資臨(lin) 時籌措、倉(cang) 儲(chu) 、集配和中轉等功能發揮,通過整合現有、適當改造、補點新建,構建分級部署、係統配套、覆蓋全域的應急物流節點體(ti) 係。同時,通過統籌規劃、固強補弱,落實應急要求,整合現有的物流通道,研發、配備應急運輸裝備、器材,強化應急物流全天候作業(ye) 能力訓練,構建航空、鐵路、公路相結合的應急物流通道體(ti) 係。
三是加快建設應急物流專(zhuan) 業(ye) 隊伍。通過評估認證和必要的應急能力建設,構建相對穩定的應急物流骨幹企業(ye) 隊伍,保證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及時響應,快速轉換;進一步加強公路、鐵路、航空應急保障隊伍建設,提高應急情況下的搶通保通和幹線運輸能力;建立應急物流決(jue) 策谘詢專(zhuan) 家團隊,為(wei) 應急物流指揮調度和運行管理提供輔助決(jue) 策和智力支持;探索建立以物流從(cong) 業(ye) 者為(wei) 主的誌願者登記注冊(ce) 製度,加強誌願者應急物流業(ye) 務技能培訓,建立應急物流誌願者隊伍。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