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布局新三板逾一年 海航係總融資額達137億

發布時間:2016-02-14 09:53:43 新京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5年,海航集團首次登上《財富》雜誌500強,以營業(ye) 收入約256億(yi) 美元位列第464位。2016年1月28日,海航集團在海口、北京、上海、香港四地同時高調舉(ju) 行了首入世界500強慶典,並宣布去年總營收增長至1881億(yi) 元。
  海航集團迅猛發展的背後,正是資本的力量。目前,海航係除了旗下A股和H股上市的至少10家公司,在新三板市場上,海航係也加快“攻城略地”。
  目前,海航係已有8家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交易,1家公司已通過全國中小企業(ye) 股份轉讓係統(下稱“股轉係統”)的審核,等待正式掛牌,另有4家公司已提交了掛牌材料,正在審核中。布局在新三板上的這13枚“旗子”,已讓海航係成為(wei) 了新三板上的“第一大資本係”。
  業(ye) 務布局跨越多個(ge) 領域
  海航係在新三板業(ye) 務布局涵蓋金融、互聯網、航空、物流等領域。
  2014年8月1日,聯訊證券在新三板正式掛牌交易,這是海航係旗下首家登陸新三板的公司。這家並不知名的券商,掛牌前一年的淨資產(chan) 僅(jin) 為(wei) 6.26億(yi) 元,登陸新三板後迅速成為(wei) 明星股,交易非常活躍。2015年6月,聯訊證券轉做市交易,目前已有30餘(yu) 家做市商為(wei) 其做市,市值高達70億(yi) 。
  在“先鋒隊”聯訊證券身後,海航係另外兩(liang) 家金融類企業(ye) 也於(yu) 2015年11月成功掛牌,分別是海航期貨和皖江金租。但海航係並沒有就此停止金融類企業(ye) 的掛牌進程,又先後遞交了渤海保理和思福租賃的掛牌材料。
  12月30日,思福租賃收到股轉係統下發的同意掛牌函,目前離正式掛牌交易隻差最後一步。然而,今年1月19日,卻傳(chuan) 出“類金融”企業(ye) 暫停辦理掛牌手續的消息,渤海保理的掛牌希望瞬間變得縹緲,而思福租賃能否邁過最後一步也陷入未知。
  1月29日,思福租賃信披負責人劉豔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式掛牌交易的手續正在審核中,沒有收到暫停掛牌的相關(guan) 通知。
  金融板塊之外,互聯網企業(ye) 也是海航係在新三板的布局重點。2014年12月31日,易建科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wei) 繼聯訊證券後海航係在新三板上的第二顆“棋子”。一位易建科技員工對新京報記者介紹,易建科技原本是一家軟件開發外包公司,訂單多來自海航集團內(nei) 部。目前海航係正在整合旗下互聯網技術企業(ye) ,布局“互聯網+”,打造“海航雲(yun) ”戰略,易建科技在該戰略中占據核心位置,也可以發揮很強的融資功能。
  另外,海航係還在新三板上布局了他們(men) 的老本行——航空業(ye) 。2015年4月和5月,海航係先後為(wei) 新三板送來了新生飛翔和首航直升兩(liang) 家航空類企業(ye) ,新生飛翔也成為(wei) 了新三板上的“航空第一股”。此外,物流企業(ye) 海航冷鏈、物業(ye) 管理企業(ye) 一卡通,也先後成功掛牌,繼續擴大著海航係的版圖。
  2016年伊始,海航係加快了在新三板上“開疆拓土”的腳步,1月份就提交了3家公司的掛牌申請材料,分別是航運企業(ye) 至精船管和旅遊酒店企業(ye) 海航酒店和華之旅。
  截至目前,海航係已在新三板共布局13枚“棋子”,8家已正式掛牌交易。
  靠融資推動企業(ye) 擴張
  融資,是海航係大手筆布局新三板的目的之一,旗下多家登陸新三板的公司發布融資方案後,淨資產(chan) 呈爆發式增長。
  新京報記者梳理掛牌公司公告發現,截至目前,8家已掛牌公司已有聯訊證券、易建科技、海航冷鏈、新生飛翔、首航直升5家公布了融資方案或完成了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首家掛牌的聯訊證券,在股轉係統審核通過後、正式掛牌交易前,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第一個(ge) 股票發行方案,募集資金高達10億(yi) 元,而公司前一個(ge) 報告期的淨資產(chan) 僅(jin) 為(wei) 6.2億(yi) 元,募資金額是淨資產(chan) 的1.6倍。隨著該輪融資的完成,2014年聯訊證券的淨資產(chan) 達17億(yi) 元,在當年的券商排名中,從(cong) 101名一躍升至83名。
  2015年4月,聯訊證券再次完成27.9億(yi) 元的融資,這進一步推動了公司的快速發展。最新披露的財務報表顯示,整個(ge) 2015年,聯訊證券實現營業(ye) 收入15.5億(yi) 元,淨利潤4.8億(yi) 元。2015年末,公司淨資產(chan) 已達到44.2億(yi) 元,較兩(liang) 年前翻了7倍多。
  該擴張手法被海航冷鏈複製並放大。海航冷鏈於(yu) 2015年1月掛牌,是一家冷鏈物流公司,公司在2012年和2013年均陷入虧(kui) 損,2014年營業(ye) 收入翻倍並實現扭虧(kui) ,但淨資產(chan) 也僅(jin) 為(wei) 2455萬(wan) 元。
  在掛牌三個(ge) 月後,海航冷鏈推出了首個(ge) 股票發行方案,2015年7月,本輪融資完成,融資總額達到17億(yi) ,相當於(yu) 淨資產(chan) 的70倍。
  隨後半年,海航冷鏈開始了大手筆布局。如,斥資6000萬(wan) 元設立在北京全資子公司;與(yu) 海航物流旗下公司共同出資3億(yi) 美元在上海設立海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總計3.46億(yi) 元的價(jia) 格並購兩(liang) 家公司河南冰熊和盛世華人供應鏈股權。
  一位新三板私募界人士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這種情況下掛牌公司隻是一個(ge) 殼而已,主要目的就是融資,融資過程中的估值也並不取決(jue) 於(yu) 掛牌企業(ye) 本身的業(ye) 績,而是看它接下來的布局能達到多大體(ti) 量。
  “它的目的就是擴張,依托這個(ge) 平台做產(chan) 業(ye) 整合,現在很多公司都是這麽(me) 幹的。”該人士說。
  已完成融資額56.38億(yi)
  截至目前,海航係已在新三板完成融資56.38億(yi) 元,仍在計劃中但未完成的融資金額為(wei) 80.9億(yi) 元,總融資額已達137億(yi) 元。
  作為(wei) 海航係在新三板上的“互聯網+”“獨苗”,易建科技的融資堪稱更大手筆。2015年11月3日,易建科技公布了新一輪定增方案,擬發行1.58億(yi) 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yi) 元,募集資金將投向跨境電商平台、“海航運+”、“智慧+”等五個(ge) 項目,而這五個(ge) 項目的計劃總投資額高達80億(yi) 元。
  相比之下,2014年度易建科技的營業(ye) 收入僅(jin) 為(wei) 4.6億(yi) ,淨利潤不到5000萬(wan) ,淨資產(chan) 也僅(jin) 為(wei) 2.6億(yi) 。
  另外兩(liang) 家掛牌公司新生飛翔和首航直升,也分別推出了融資方案。新生飛翔在掛牌之前,已經進行過一輪融資,募集資金1億(yi) 元。2015年11月30日,新生飛翔再次推出重磅融資方案,擬募集資金15億(yi) 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定增原股東(dong) 全部放棄認購,但並未披露新增投資者。
  首航直升在2015年4月掛牌後,一反“海航係”常態,並沒有快速發布融資方案,直到今年1月18日,才開始了融資動作,擬融資不超過35億(yi) 元,海航集團及其控製企業(ye) 將以現金加資產(chan) 的方式認購不低於(yu) 30%的增發股票。相比之下,2014年9月首航直升淨資產(chan) 僅(jin) 為(wei) 4.2億(yi) 元,本次募資金額是淨資產(chan) 的8倍多。
  新京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海航係已在新三板完成融資56.38億(yi) 元,仍在計劃中但未完成的融資金額為(wei) 80.9億(yi) 元,總融資額已達137億(yi) 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係旗下公司在進行融資時,海航方麵幾乎都會(hui) 參與(yu) 認購,有分析稱,老股東(dong) 參與(yu) 可能既是為(wei) 堅定其他投資者信心,同時也為(wei) 保證持股比例不被稀釋過多。
  前述私募界人士則認為(wei) ,老股東(dong) 的參與(yu) ,主要目的是進行產(chan) 業(ye) 整合,對自己板塊內(nei) 的公司或者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公司進行整合,打造“航母級別”的企業(ye) 。“各個(ge) 板塊內(nei) 上一兩(liang) 家,把該板塊內(nei) 沒上的都裝進來。”
  麵對新三板即將到來的分層製度,能否進入創新層,可能會(hui) 讓新三板掛牌公司迎來不同的命運。就分層製度征求意見稿給出的三個(ge) 標準來看,“海航係”目前掛牌的8家公司,僅(jin) 有聯訊證券和易建科技完全符合標準,海航冷鏈和新生飛翔與(yu) 創新層比較接近,而其他幾家則離創新層標準較遠。
  上述私募界人士表示,對於(yu) “係統性”行為(wei) ,分層對其影響並不大。“目前看來,掛牌和融資的目的主要是完成海航的整體(ti) 布局,和單個(ge) 企業(ye) 不同,分層不會(hui) 影響係統內(nei) 的整體(ti) 戰略。”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