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物流裝備 > 正文

依托車貨匹配APP 物流園區迎創新

發布時間:2015-12-09 12:08:06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據剛結束的第四次全國物流園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有物流園區(基地)為(wei) 1210個(ge) ,與(yu) 三年前相比增加了60%;已投入運營的園區857家,比三年前淨增1.5倍。物流園區在提高物流服務效率、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隨著產(chan) 業(ye) 政策的日益緊縮,互聯網經濟的衝(chong) 擊,目前物流園區在發展中也遭遇到不少問題。不僅(jin) 盈利能力越來越單一,還麵臨(lin) 著同質化競爭(zheng) 的巨大壓力。而且隨著貨車幫、運滿滿、超級貨主等等公路園區貨運O2O企業(ye) 的興(xing) 起,園區要被公路貨運平台“取代“的說法也不絕於(yu) 耳。

是福還是禍?公路貨運APP真的是狼麽(me) ?

公路貨運APP取代園區這個(ge) 觀點顯然過於(yu) 片麵,作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物理載體(ti) ,哪怕車貨匹配的APP能提供再多的增值服務,也必須通過線下體(ti) 驗才能完成。舉(ju) 一個(ge) 很簡單的例子:貨車司機停車、加油,還有車輛修理、輪胎更換、消耗品補給等等需求都是通過線下實體(ti) 店才能解決(jue) 。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線下物流園區這樣的物理載體(ti) ,所有車貨匹配APP提供的增值服務都將因為(wei) 不能落地而夭折,更不用說車貨匹配APP能夠取代物流園區了。所以,車貨匹配APP與(yu) 物流園之間不但不存在取代和顛覆。而且,隨著 ‘互聯網+物流’時代的到來,物流園與(yu) 車貨匹配APP的共生和相互依存將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新常態”。

物流行業(ye) 的“新常態”:相互依存 互利雙贏

目前,車貨匹配APP所具備的互聯網思維模式可以助力物流園區進行業(ye) 務創新,使目前物流園的類地產(chan) 模式向運營管理模式轉變,加強對物流業(ye) 務的運營管理,拓展物流增值服務。

而且有很多敏銳的物流園已經在積極聯手優(you) 秀的車貨匹配APP企業(ye) ,共同打造新的線下服務終端。比如,武漢一些物流園已經主動爭(zheng) 取和超級貨主合作;銀川的一些物流園也已經與(yu) 貨車幫合作建立了“卡車司機俱樂(le) 部”。這些例子都是園區、司機、互聯網平台之間正探索建立的合作三贏模式的表現。

對於(yu) 園區 “有了互聯網,貨車司機是不是就不來園區了“的質疑。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則認為(wei) :“對於(yu) 貨車司機來說,他們(men) 的很多體(ti) 驗還是需要線下產(chan) 品或者服務支撐。園區和車貨匹配的平台合作,可以讓更多的司機知道園區的所在。而有了園區線下服務的支撐,用戶對車貨匹配平台也會(hui) 越來越信任,用戶也會(hui) 越來越多。這些更多的用戶也會(hui) 反哺給園區。這樣就實現了互利雙贏。“

在這個(ge) 過程中,類似貨主幫、超級貨主這樣的平台不僅(jin) 能夠向園區分享海量的貨運信息;而且可以通過線上,讓更多的司機知道有哪些優(you) 秀的園區存在,從(cong) 而整合貨車司機所需要的產(chan) 業(ye) 資源,為(wei) 園區注入新的活力。

未來,物流行業(ye) 必然向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發展,這就更需要戰略思路的協同,園區、司機、互聯網平台之間更多地合作,像武漢物流園和超級貨主的合作、貨車幫的貴陽物流數字港都是有利嚐試的例子,相信未來也會(hui) 有更多的合作湧現。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