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網購商品你滿意嗎?逾7成受訪者“吃了虧”

發布時間:2015-11-30 10:47:19 南方都市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雙十一”至今已有十來天,買(mai) 買(mai) 買(mai) 時爽快了一把,而今,全國各地的消費投訴也逐漸進入高峰期。實際上,各類網絡交易已經滲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在“無形”網絡中,吃了“有形”的虧(kui) ,消費者要怎麽(me) 討回公道?日前,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關(guan) 於(yu) 促進網絡服務交易健康發展規範網絡服務交易行為(wei) 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指導意見》),對此,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發展與(yu) 公共政策學院(SSDPP)聯合凱迪數據研究中心(KCIS)通過公共政策調研平台UPPS[i]開展了全國範圍的網絡問卷調查,七成多受訪者在網購時遭遇過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劣質門”。
  六成消費者每月網購1-5次
  此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9867份。受訪者中年齡在38歲及以下的占比91.63%,其中18歲及以下的學生占12.18%,這與(yu) 網絡服務交易的使用者的主體(ti) 構成是相對一致的。
  從(cong) 數據來看,近六成受訪者平均每月通過網絡交易平台購買(mai) 服務1-5次,而每月網絡購買(mai) 服務10次以上的受訪者比重高達15.6%.27.3%的受訪者平均每個(ge) 月通過網絡交易平台購買(mai) 服務的消費額度達到500元以上。
  網購無疑已經成為(wei) 了當下的主流消費形式之一,僅(jin) 有6.21%的受訪者在過去的三個(ge) 月中不曾通過網絡交易平台購買(mai) 服務。
  調查結果顯示,公眾(zhong) 的網絡服務交易行為(wei) 涉及範圍甚廣,包括從(cong) 餐飲到家政、票務等各個(ge) 方麵,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為(wei) 票務服務。62.24%的受訪者通過網絡交易平台購買(mai) 機票/火車票,50.3%的受訪者購買(mai) 電影/演出/活動門票。其次消費者較多的是訂餐服務,而諸如法律谘詢、在線教育課程、市場調查及專(zhuan) 業(ye) 技術服務等則主要由特定需求的群體(ti) 所購買(mai) 。
  向工商投訴者寥寥
  因為(wei) 快捷、支付方便,價(jia) 格優(you) 惠,八成以上的受訪者對網絡服務這種形式是表示滿意的。但另一方麵,也有74%的受訪者表示,在交易過程中遇到過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問題。
  被投訴最多的問題是哪個(ge) ?服務質量以49.21%的票數排名第一,第二名是虛假信息(35.5%),排名第三位的是支付安全(33%)。此外,受訪者不滿意的還有服務誠信問題(29.15%)、價(jia) 格欺詐問題(22.47%)和網絡技術(19.37%)。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半的受訪者在“吃了虧(kui) ”的情況下,都會(hui) 選擇向交易平台投訴。兩(liang) 成多的受訪者會(hui) 選擇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媒體(ti) 上曝光(23.22%),真正選擇向工商管理部門投訴這一方式的隻占12.93%。
  “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工商部門的投訴平台是一個(ge) ‘門檻’相對較高的路徑,通常比較有經驗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在遇到問題時才會(hui) 訴諸這一渠道,而廣大公眾(zhong) 很可能對工商部門的投訴程序和方法等並不了解,甚至不清楚自己在服務交易中遇到的問題是否屬於(yu) 工商管理部門的監管範疇。”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發展與(yu) 公共政策學院高穎教授表示。她建議,《指導意見》應對“網絡服務交易”做出大致的門類劃分的基礎上,進一步列示出具體(ti) 的服務項目,使廣大公眾(zhong) 更加清楚和明確自己日常所參與(yu) 的網絡服務交易項目是否屬於(yu) 工商管理部門監管的範疇,從(cong) 而更好地發揮工商監管的作用。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