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2015物流行業十大關鍵詞

發布時間:2015-11-25 09:54:48 CNET科技資訊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5年,對物流行業(ye) 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互聯網+物流、創業(ye) 潮、融資潮、物流模式創新等都在這一年有爆發性的表現,使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綻放出了互聯網時代的風采。那麽(me) ,在這一年,物流行業(ye) 都有哪些精彩瞬間呢?
  鐵路快運:奔跑的“老鮮肉”
  2015年,鐵路界出現了新氣象:在民營快遞業(ye) 不斷分食快遞市場的時下,鐵老大也終於(yu) 坐不住了,紛紛下海搶食網購小包裹。繼今年8月份中國鐵路總公司主導開通了貨物快運列車,各鐵路局也紛紛挽起了袖子開通各自快運專(zhuan) 線。從(cong) 東(dong) 南到東(dong) 北,再到西北和西南,快運專(zhuan) 線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鐵老大也大有把客車開成貨車的氣勢,將零散貨物送到了天南海北。盡管老大需要慢慢轉變過往的以大宗商品為(wei) 主要貨源的作業(ye) 模式,學會(hui) 服務中小企業(ye) ,並做好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但鐵路快運的低成本、高速度、網點廣的優(you) 勢顯而易見。總之,鐵路快運,未來可期。
  智能物流:不再是空中樓閣
  毫無疑問,智能物流是個(ge) 充滿想象力的領域。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倉(cang) 儲(chu) 間都是穿行於(yu) 不同貨架的機器人;你不再需要在家坐等才能簽收貨物。其實,這些夢想正逐漸照進現實。現在,智能快遞櫃等智能物流終端設備、運輸和搬運機器人已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前沿科技,被不少大咖如亞(ya) 馬遜、京東(dong) 等所采用。未來,得益於(yu) 電商、冷鏈需求的持續井噴,智能物流將繼續在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生鮮配送等環節產(chan) 生明顯效應,同時在分揀速度、管理軟件平台和提升用戶體(ti) 驗方麵也將大有可為(wei) 。但不可否認的是,智能物流目前仍處於(yu) 智能設備的研發和應用的階段,而且尚不能很好的處理豐(feng) 富的、個(ge) 性化的場景需求,在未來,智能物流在改善供應鏈管理、生產(chan) 環節上將任重道遠。
  互聯運輸:運輸新境界
  “互聯網+”是2015年的當紅炸子雞級別的新名詞,任何行業(ye) 都可以抱上這根大腿,飛到風口上,運輸也不例外。中國運輸市場很大,但也是有名的小散亂(luan) 、信息不透明,如果解決(jue) 了物流運輸鏈條信息透明化,實現互聯,無疑是執牛耳的舉(ju) 動。在此背景下,oTMS橫空出世,首先提出“互聯運輸”的概念,以運輸的全鏈條管理流程為(wei) 核心打造完全透明化、連接一切的全新運輸網絡,從(cong) 而讓鏈條中的各方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佳用戶體(ti) 驗。當互聯網“+”上運輸,引爆的注定是億(yi) 萬(wan) 級別的市場,看一組數據即可知道:4萬(wan) 億(yi) 的公路運輸規模、80萬(wan) 家物流企業(ye) 、1600萬(wan) 運輸車輛和近3000萬(wan) 貨運司機。互聯運輸未來怎麽(me) 玩,值得期待。
  物流融資熱潮:上天,還是入地?
  如果查閱過去一年的物流行業(ye) 新聞,物流行業(ye) 的融資消息絕對占了半壁江山。乘著“互聯網+”的東(dong) 風,物流也飛上了風口,在2015年迎來了一大波創業(ye) 潮,在這背後當然也少不了風投的熱情支持。細數過往的物流融資企業(ye) ,不難看出,物流信息平台、同城快運、車貨匹配、物流電商平台等是備受投資者關(guan) 注的熱門,目前已有不少企業(ye) 搶灘這些領域,並已漸成氣候。例如,國內(nei) 首家社區型運輸平台服務商oTMS完成A+輪融資,已經有超過250家貨主和物流公司每天使用oTMS係列產(chan) 品管理運輸訂單,月處理訂單量超百萬(wan) ;同城貨運公司貨拉拉已完成B輪融資,欲進行全國性擴張;互聯網物流交易平台“卡行天下”也已完成C輪融資,誓做物流界的“淘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經濟持續下行,資本寒冬已提早到來,對於(yu) 靠持續融資維持運轉的創業(ye) 者,或許大浪淘沙的時刻已在眼前。
  物流園區泡沫化:幻滅之後,如何重生?
  在各色園區遍地開花的時下,物流園區也一枝獨秀,迎風綻放,呈現出一派大幹快上的架勢。之所以出現這種局勢,這裏既有政府熱情的推動,也有追逐政績工程的誘導,還有商業(ye) 利益的驅使。隻是問題也來了,真的需要這麽(me) 多物流園區嗎,這些物流園區真的還在堅持最初的夢想嗎?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物流園區的空置率已經高的驚人,甚至成為(wei) 鬼城;還有許多所謂的物流園區被挪作他用,真正需要園區的物流人卻無法獲得園區資源;除此之外,許多物流園區規劃並不合理,並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或許,是時候思考物流園區的本職功能、商業(ye) 化進程了。
  跨境物流:Global+Local=?
  2015年,跨境電商迎來爆發性增長,大潮之下,還有一個(ge) 更有力的衝(chong) 擊波,那就是跨境電商物流。物流比拚貨更重要,因為(wei) ,一方麵跨境物流是電商構建長期成本優(you) 勢的關(guan) 鍵,另一方麵,高效的跨境物流也關(guan) 乎用戶體(ti) 驗,特別是在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這樣的重倉(cang) 時點。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天貓、京東(dong) 、蘇寧易購紛紛加碼海外物流建設,而無力自建物流的二線巨頭想盡辦法與(yu) 國外物流服務提供商以合作的形式補足短板。與(yu) 此同時,還有眾(zhong) 多跨境物流網站、專(zhuan) 線物流、海外倉(cang) 等也紛紛搶灘跨境物流,為(wei) 跨境電商撐起半邊天。隨著海淘族的壯大,跨境物流的春天會(hui) 持續很久,但未來會(hui) 呈現怎樣的行業(ye) 格局,是天貓、京東(dong) 式自建物流更具優(you) 勢還是平台類的合作模式更勝一籌,或許是跨境物流下一年的課題。
  車貨匹配:企望“貨運版”的滴滴
  在2015年的物流創業(ye) 潮中,車貨匹配是個(ge) 絕對關(guan) 鍵詞,光看一下新聞的提及率就知道了。被譽為(wei) 貨運的滴滴模式的車貨匹配之所以風光無限,是因為(wei) 其背後有著強大的需求,例如,中國公路運運輸貨運量很大,但貨車空載率很高,大量時間浪費在了等貨、配貨上,這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和尾氣排放。目前,在車貨匹配做的比較成功的創業(ye) 公司如運滿滿、貨拉拉、GoGoVan等已完成了數輪融資,足見車貨匹配的火熱。當然,關(guan) 於(yu) 車貨匹配的批判聲音也一直不絕於(yu) 耳,例如,車多貨少是現實存在的,不能靠車貨匹配來解決(jue) ;很多時候貨車空駛是鋼性要求,無需再配貨;車貨匹配平台不承擔風險,而司機和貨主則要承擔更多的信任風險等。新事物的出現都要經曆一個(ge) 從(cong) 成長和成熟的過程,車貨匹配也一樣,在新的一年,車貨匹配也許會(hui) 走向理性,更務實的切中行業(ye) 痛點。
  農(nong) 村物流:互聯網時代的“村村通”
  今年,國務院正式提出部署加快發展農(nong) 村電商,並出台相關(guan) 指導意見,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催化下,農(nong) 村電商可謂“生在春天裏,長在紅旗下”,且看看阿裏巴巴、京東(dong) 、蘇寧的渠道下沉的決(jue) 心便知。農(nong) 村電商固然藍海一片,但農(nong) 村物流著實是需要破解的痛點中的痛點。農(nong) 村電商麵向的消費人群就在農(nong) 村,可現在的物流體(ti) 係卻很難實現“從(cong) 縣到村、從(cong) 鎮到村”,怎樣讓農(nong) 村物流真正流動和轉動起來,是大咖們(men) 必須要解決(jue) 的問題。目前,已有不少巨頭已在行動,阿裏計劃3-5年投資100億(yi) 建立服務農(nong) 村的電商體(ti) 係,京東(dong) 也已搭建農(nong) 村的物流和村民代理體(ti) 係。未來,農(nong) 村物流怎樣幫助農(nong) 村電商發力,我們(men) 拭目以待。
  中小物流企業(ye) 轉型:三岔口,往哪走
  現在,一部電話,幾輛卡車就能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經濟的持續低迷導致貨源的驟減,使大批靠提供同質化服務的中小物流企業(ye) 的生存日益艱難。但同時,互聯網的崛起、電商的蓬勃發展又給他們(men) 帶來絕境逢生的機遇。因此,轉型,是小散亂(luan) 的中小型物流企業(ye) 的年度命題。至於(yu) 怎麽(me) 轉的問題,行業(ye) 的呼聲不外乎幾種:飛上互聯網的風口,借助信息技術和平台優(you) 勢,實現客戶精準對接,如oTMS就以社區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幫助眾(zhong) 多中小型物流企業(ye) 積累品牌資產(chan) ,提升業(ye) 務獲取效率,從(cong) 而建立差異性競爭(zheng) 優(you) 勢。總之,小散亂(luan) 的現狀不可持續,中小型企業(ye) 需抓住機遇改變過去粗放的經營方式,隻有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力,方得長久。
  供應鏈金融:物流的又一個(ge) 新風口?
  早在幾年前,就有電商嚐試供應鏈金融,到如今,供應鏈金融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愈加紅的發紫,被公認為(wei) 時下的風口之一。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信用融資,在產(chan) 業(ye) 鏈條中發現信用。而物流作為(wei) 連接產(chan) 業(ye) 鏈的關(guan) 鍵環節無疑將在信用數據積累上有極大的優(you) 勢,這也是供應鏈金融在物流領域持續發力的原因。國內(nei) 首家社區型運輸平台服務商oTMS正是因為(wei) 將運輸鏈條的各參與(yu) 方統一在同一平台,實現了信息的透明化,才得以積累海量的交易數據,將更多與(yu) 供應鏈金融服務商合作,服務於(yu) 平台用戶。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