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北京市淨菜產業平台納入“十三五”規劃

發布時間:2015-11-16 11:21:18 無艱不商創業(ye) 誌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北京市每年蔬菜供應約為(wei) 770多萬(wan) 噸,每斤蔬菜平均要產(chan) 生三兩(liang) 左右的垃圾,全年的垃圾總量達到230萬(wan) 噸。昨天,市政協進行重點提案督辦考察時建議北京市應搭建淨菜產(chan) 業(ye) 市場平台體(ti) 係,將淨菜逐漸推廣進入社區。市農(nong) 業(ye) 局回應說,淨菜產(chan) 業(ye) 平台搭建將納入今年北京市製定的《“十三五”時期北京市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中。

現狀:蔬菜“垃圾”每年230萬(wan) 噸

北京市每年蔬菜供應約為(wei) 770多萬(wan) 噸,每斤蔬菜平均要產(chan) 生三兩(liang) 左右的垃圾,全年的垃圾總量達到230萬(wan) 噸。以新發地為(wei) 例,這裏供應北京70%-80%的蔬菜,但由於(yu) 蔬菜的易損耗性,導致其在流通環節產(chan) 生大量的垃圾,每天產(chan) 生垃圾高達33噸。另外,農(nong) 產(chan) 品包裝材料的使用也是一大能源消耗,新發地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每天使用塑料袋22500個(ge) ,編織袋1萬(wan) 個(ge) ,而且每經過一次中轉,必然要更換一次包裝,加劇了包裝材料的浪費。

此外,我國蔬菜水果在流通中的損耗率高達25%至35%,而發達國家一般控製在5%以下。土豆、胡蘿卜、白薯、藕根等根莖類蔬菜經常帶著泥土一起進城,大白菜、大蔥、芹菜、韭菜、萵苣等的根葉也有將近1/4要扔掉,但本市水資源供需壓力大,每年蔬菜供應約730多萬(wan) 噸,而清洗每500克擇選後的蔬菜需要1500克的水,全年用水的總量達1600萬(wan) 噸左右。

建議:淨菜推廣進社區

淨菜,是將蔬菜在無菌的車間內(nei) 經過人工分類擇選後,使用現代機械化加工經過浸、洗、震蕩、噴淋去除各種有害物質、控水、包裝後的蔬菜。可保鮮72小時,但需要保證溫控在0℃至4℃之間。但目前我國淨菜項目尚無國家統一標準,北京市具有淨菜加工能力和售賣的企業(ye) 極少,而且配套的環節也不齊全。

市政協委員們(men) 建議應加快立項搭建淨菜產(chan) 業(ye) 市場平台體(ti) 係,將淨菜逐漸推廣進入社區,使居民能夠便捷地購買(mai) 到放心且便宜的淨菜。首先要在蔬菜產(chan) 地就近建立淨菜加工基地,提高蔬菜垃圾處理能效,鼓勵果蔬生產(chan) 基地建立大型蔬菜初加工和深加工基地,這樣做至少降低了20%蔬菜中不可食用部分往返的運輸;其次,要將淨菜逐漸推廣進入社區,要加快改變農(nong) 貿市場條件,建立淨菜快速廉價(jia) 配送係統。在各農(nong) 貿市場、超市和居民小區建立淨菜供應點,配備淨菜空調室,形成淨菜配送、銷售網絡。

此外,還應盡快製定淨菜進城的法規及淨菜標準,建議北京市有關(guan) 部門製定統一的淨菜標準,對於(yu) 蔬菜、水果不可食用部分的比例,並嚴(yan) 禁泥土、爛葉進城。大力推動可循環包裝容器如周轉箱的使用,建立回收激勵機製。提供專(zhuan) 項資金為(wei) 生產(chan) 企業(ye) 建立互聯網+淨菜的供應平台。

回應:淨菜產(chan) 業(ye) 平台將納入“十三五”規劃

市農(nong) 業(ye) 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有蔬菜加工和配送企業(ye) 100多家,年加工蔬菜總量達到60萬(wan) 噸左右,占郊區蔬菜生產(chan) 總量的20%左右。下一步市農(nong) 業(ye) 局將在現有標準基礎上繼續完善針對主要蔬菜品種的淨菜加工和流通等全鏈條各環節的相關(guan) 標準,為(wei) 推進淨菜企業(ye) 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農(nong) 業(ye) 局表示,將淨菜產(chan) 業(ye) 發展納入北京市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在今年北京市將製定的《“十三五”時期北京市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中,將納入淨菜產(chan) 業(ye) 平台搭建的內(nei) 容,推出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此外,還將繼續推進蔬菜產(chan) 地淨菜處理能力建設,計劃5年內(nei) 共推出5個(ge) 萬(wan) 畝(mu) 50個(ge) 千畝(mu) 村的建設,支持蔬菜主產(chan) 區淨菜處理能力建設。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