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03 09:23:58 中國道路運輸

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和交通運輸“深改”新政不斷推進,為(wei) 現代物流發展提供巨大商機和美好環境。新常態下,不少公路物流企業(ye) 直麵諸多新趨勢、新標準、新模式等帶來的突變,以往漸變式的調整短期內(nei) 難以改變思維定勢,往往遭遇“新辦法不會(hui) 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尷尬局麵。
尋找合適的方式去參與(yu) 時代變革,是行業(ye) 和企業(ye) 當前不可忽視的關(guan) 鍵問題。在中部地區,萬(wan) 裏運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以物流園、汽車客運站等基礎設施為(wei) 平台,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wei) 武裝,線上線下融合互動,係統協調,聯動發展,向用戶提供安全、高效、經濟、舒適的現代運輸服務,此模式頗具代表性。
一、以協調的物流係統創造新價(jia) 值
現代物流是工業(ye) 、農(nong) 業(ye) 、商業(ye) 等的通路,直麵用戶群體(ti) 。但目前市場環境有待改善,市場信息還不對稱,市場機製不夠成熟。不少傳(chuan) 統企業(ye) 僅(jin) 為(wei) 客戶提供簡單的運輸或倉(cang) 儲(chu) 服務,獲利微薄,在囧境中尋找出路,眼看“互聯網+”起朱樓、宴賓客,全麵來襲之勢不可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家萬(wan) 戶做平台。市場上,電商平台不下200個(ge) ,不斷投資建設物流基地,以至於(yu) 有的物流企業(ye) 對生存前景無比悲觀,卻忽略了自有比較優(you) 勢:企業(ye) 、車輛均有道路運管機構行政許可,依法依規設立和取得。且企業(ye) 久經錘煉,擁有專(zhuan) 業(ye) 化、高素質的人才團隊,以及安全管理、運輸組織、風險防控等較為(wei) 完善的運營保障體(ti) 係,資產(chan) 好、信譽高,行業(ye) 提高準入門檻兒(er) 的呼聲日益走高。如此,絕非某些電商企業(ye) “打擦邊球”就能輕易跨越。在這場角力中,大型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需要調整思維、創新模式,順應趨勢,增進實力。而那些試圖闖進物流行業(ye) 的互聯網企業(ye) ,則需要重金布局,甚至是“燒錢”吸引客戶。雖然,會(hui) 員免費對於(yu) 物流從(cong) 業(ye) 者有著莫大誘惑力,但平台信息的可靠性、誠信度、連續性絕非一蹴而就。
事實上,現代物流是社會(hui) 化大生產(chan) 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技術,其核心是突出係統整合的理念。網點、中轉點、車輛、人員、線路等曾是推動公路物流轉型的關(guan) 鍵驅動。如今,這些傳(chuan) 統節點正在“互聯網+”的衝(chong) 擊下發生重構,走向線上,走向網絡整合,逼迫物流企業(ye) 不得不調整競爭(zheng) 策略。於(yu) 是,行業(ye) 裏出現了一大批既懂傳(chuan) 統貨運,又懂信息技術的精英人士,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無線數據通訊等技術,構造出一個(ge) 覆蓋萬(wan) 事萬(wan) 物的IoT,讓所有物流技術都不再是孤島。萬(wan) 裏運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在鄭州、許昌、周口等多地布局物流園,已開物流線路300多條、業(ye) 務網點200個(ge) ,實現河南城鄉(xiang) 配送市場的全麵覆蓋,持續開發“陸空協作、水陸統籌、聯網包容、連天接地”的物流業(ye) 務,為(wei) 貨商提供儲(chu) 運結合物流服務,物流專(zhuan) 線、公路貨運、車輛規模、城鄉(xiang) 配送等業(ye) 務走在中部市場前列。還承擔河南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技術服務領域裏深耕不懈,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萬(wan) 裏物流配送生產(chan) 係統、萬(wan) 裏甩掛運輸智能調度綜合管理係統等,整合物流園內(nei) 的一體(ti) 化行政服務、物流信息服務、專(zhuan) 業(ye) 性物業(ye) 服務和企業(ye) 管理服務等,催生物流園+物流金融、物流園+城市配送、物流園+多式聯運等新業(ye) 態,形成互聯網+高效物流的業(ye) 務模式,為(wei) 各關(guan) 聯方降低成本、革新流程和創造價(jia) 值,從(cong) 中賺取自己的利潤。
今年以來,公司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區域物流資源共享服務平台研發和應用”項目中,攻關(guan) “農(nong) 副產(chan) 品區域物流信息服務集成平台”的研發,主要負責研究麵向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區域物流服務模式,研究物聯網環境下農(nong) 副產(chan) 品運輸過程監控、調度技術和麵向雲(yun) 計算環境的區域物流信息資源集成共享機製,以及開發並建立農(nong) 副產(chan) 品物流信息服務集成平台,並針對農(nong) 副產(chan) 業(ye) 開展應用示範,建立覆蓋中部地區的物流配送網絡。針對農(nong) 副產(chan) 品道路運輸業(ye) 務和物流園區(基地)一卡通業(ye) 務,開展與(yu) 物流信息交換基礎網絡互聯應用,形成合理的農(nong) 副產(chan) 業(ye) 區域物流運營體(ti) 係和良好的物流服務環境。
二、多方聯動迎合物流發展新趨勢
大物流建設是一項全新的係統工程,僅(jin) 憑一業(ye) 一企、一車一貨之力,或以競次進行擠懟和“死磕”,很難改變區域業(ye) 態。社會(hui) 化大生產(chan) 以物流互聯網化更好地實現互聯互通、共享共治,高效物流鏈、供應鏈之間相互比拚,大區域、大平台、大聯盟等板塊式碰撞、全方位競爭(zheng) ,重資產(chan) 而不輕模式,物流資源爭(zheng) 奪戰日益激烈,多方聯動十分必要。
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形成現代物流中心,是河南今後發展的關(guan) 鍵和命脈。同時所在地區承東(dong) 啟西、連南貫北,國家戰略概念疊加,商流、物流的集散條件完備,坐享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帶來的機遇,直接受惠於(yu) “買(mai) 賣全球”貿易模式帶來的繁榮,大物流發展潛力相當深厚。國內(nei) 外一大批“物流偏好”型企業(ye) 和現代物流設施提供商紛紛落戶於(yu) 此。萬(wan) 裏運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借助區域競爭(zheng) 優(you) 勢,加快打造現代物流發展極。主要有三方麵:一是夯實公司在中原地區的立足基礎,對自營物流樞紐、物流自平台和車輛呼叫係統進行技術改造,所有物流要素走向線上和透明,采用PC端、移動端輔助業(ye) 務網上交易。向貨商提供儲(chu) 運結合、聯合運輸和定製物流等服務,優(you) 化貨運服務JIT。二是沿著國家所構築的物流大通道,布局6個(ge) 物流基地,建設200個(ge) 分子公司,發展50條精品物流專(zhuan) 線,建設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和車輛呼叫調度係統。三是打造第三方物流升級版,爭(zheng) 取融入貨商的供應鏈管理,提供“一單到底”的一站式物流代理服務或全程式需求鏈服務,促進企業(ye) 間的業(ye) 務鏈融合、行業(ye) 間的產(chan) 業(ye) 鏈融合。尤其是,公司與(yu) 河南機場集團共同開發空地聯運,先後開通鄭州至上海、大連、沈陽、西安、武漢、北京、天津等物流專(zhuan) 線。萬(wan) 裏卡車航班的貨車為(wei) 飛機運送貨物,帶動一大批中小貨運企業(ye) 優(you) 化流程,服務於(yu) 貨商的需求。去年,該公司加快建設臨(lin) 空物流基地,主要運輸指標、車輛實載率、物流成交量都呈現出較好增長趨勢,所繳納稅費同比增長260%,利潤同比增長33%。港區的業(ye) 務流量不斷擴大,必將帶動公司基礎物流業(ye) 務更好更快發展。
麵對物流機遇,改革成為(wei) 交通運輸行業(ye) 的最大紅利,也是物流板塊推動的主要動力。有關(guan) 人士在公司調研後認為(wei) ,借鑒歐美貨運走廊的經驗,以法製引領和保障國家戰略區、物流大通道的綜合運輸效率、綠色貨運和物流互聯網化,加快淘汰非綠色車輛,對企業(ye) 節能低耗經營行為(wei) 返還稅金,或資金獎勵、通行費優(you) 惠減免。並在現代物流重大工程(如保稅區、航空港、鐵路口岸等)的開發和建設過程中,引進實力型民營物流企業(ye) 。促進大型民營物流企業(ye) 與(yu) 不同所有製工商企業(ye) 之間的戰略聯盟、商務協同和共同進化,加快工業(ye) 3.0、工業(ye) 4.0和供應鏈管理的進程。按工業(ye) 或事業(ye) 用地的待遇解決(jue) 物流用地難題。這些想法,都為(wei) 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運輸行業(ye) 建設提供新思路。另外,有的企業(ye) 還希望,能為(wei) 所有的城市配送車輛發放通行證,白天臨(lin) 時停靠免罰,夜間配送不禁行。
從(cong) 2012年至今,公司投身中國綠色貨運行動,以綠色發展為(wei) 理念,不斷改進運輸組織管理、提升綠色技術、提高綠色節能駕駛水平,支持CGFI綠色貨運企業(ye) 標準、CGFI綠色貨運車輛標準的製訂,順利完成“行動”首期符合性試點示範和驗證。這樣,公司以成熟的實踐和資源為(wei) 政府有關(guan) 部門開展行業(ye) 綠色發展能力建設提供重要參考,用立法或定標等渠道確立下來,促進行業(ye) 發展,提升市場影響力和業(ye) 務話語權。
三、借助資本運作之力實現撐杆跳
“十三五”時期,公路物流到了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階段,也是國家戰略和政策支持的重點領域,新趨勢、大邏輯或促使公路物流成投資風口。目前,領域內(nei) 還是大量中小企業(ye) 為(wei) 主,不乏許多老字號,能夠在主板和創業(ye) 板上市的公路物流企業(ye) 為(wei) 數不多,非常渴望流動性較低的中長期投資,擴充股本金,“新三板”提供了這樣的機遇和便利。畢竟,資本是現代物流的製高點。而股權投資是資本支持公路物流最好產(chan) 品之一,其時也是股權投資者最好投資時期。待轉板機製確定,企業(ye) 可從(cong) “新三板”快速轉至主板。
此前,萬(wan) 裏運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開發大多依靠自有資金或短期貸款,無論是車輛更新、場站建設、還是科技研發等都相對遲緩。但公司具備與(yu) “航母型”傳(chuan) 統企業(ye) 相匹敵的品牌知名度,科研能力較為(wei) 突出,在綠色貨運、“互聯網+”、節能低耗、成長性和創新性等方麵的個(ge) 性化特征明顯,在服務質量、效率、成本、安全等指標方麵有著較好綜合效益。自公司2004年12月成立,注冊(ce) 資本500萬(wan) 元。創始人以資本經營思維謀劃企業(ye) 發展,保持初心,鍥而不舍。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劍。2013年,公司看好和選擇“新三板”,並在今年5月20日,萬(wan) 裏運業(ye) 股票在全國股轉係統掛牌。從(cong) 現在來看,公司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主要在於(yu) 公司在市場中建立了明顯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根本在於(yu) 行業(ye) 目前具備巨大增長動力。
“‘新三板’掛牌最大好處在於(yu) 融資渠道大幅度拓寬,帶來諸多合作機會(hui) ,對於(yu) 未來的擴張、收購等也都提供了好平台。企業(ye) 借此進入快速發展、連續擴張的‘高速公路’。”該公司董事長陳立幹表示,這也是對企業(ye) 自身能力、綜合實力的高度認可,金融機構更加傾(qing) 向於(yu) 資金支持,政府部門、券商、律師事務所等都盡力幫助公司,給出很多增殖服務,包括提供科技支持、治理經驗、重要決(jue) 策谘詢和業(ye) 界網絡,或推薦管理人才,輔導和改善企業(ye) 內(nei) 部管理製度。還受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的高度關(guan) 注。另外,此舉(ju) 深刻影響萬(wan) 裏文化的氛圍,員工待遇更合理,晉升空間更具吸引力,有利於(yu) 公司加強優(you) 秀人才隊伍建設,激發全員幹事創業(ye) 的熱情。在首輪融資過程中,公司定向增發600萬(wan) 股,所募資金用於(yu) 長葛汽車客運站建設、向物流業(ye) 務增資、科技攻關(guan) 等項目。這次股票發行完成後,公司注冊(ce) 資本將由6000萬(wan) 元增加至6600萬(wan) 元,股額總數將由原來的6000萬(wan) 股增加至6600萬(wan) 股。
當今,大交通托舉(ju) 大市場的大格局、大框架,為(wei) 企業(ye) 搭建寬闊舞台,有利於(yu) 區域和國內(nei) 產(chan) 能釋放。公路物流企業(ye) 積極跟進,緊緊抓住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大商機,參與(yu) 物流重點工程的建設和開發,能夠更好更快地把貨物流、客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轉化為(wei) 企業(ye) 的用戶流、價(jia) 值流,諸多利好令人期待。可以預見,不同層次的物流節點有序分布、各類物流要素一體(ti) 化布局,服務國際物流、區域物流、重要民生工程的多級分層、高效發展、互為(wei) 補充的物流節點體(ti) 係,以及具備公共服務平台功能的貨運服務型物流園區則有望成為(wei) 發展重點,有效承載現代物流社會(hui) 化、專(zhuan) 業(ye) 化、信息化發展所帶來的各類需求,成為(wei) 助推行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ti) 。此間,有條件的物流企業(ye) 借助資本的力量,將人才、資金、技術、項目、機製、文化等要素匯集在發展平台上,吸引優(you) 質資源進入,實現資產(chan) 證券化、股權股票化、財富公眾(zhong) 化和企業(ye) 社會(hui) 化。
根據總體(ti) 發展規劃,萬(wan) 裏運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在物流網絡拓展、多式聯運建設、汽車客運站建設及完善、旅客運輸網絡優(you) 化、信息化發展、清潔能源使用、人力資源管理、安全生產(chan) 等8個(ge) 方麵重點突破,為(wei) 用戶創造價(jia) 值,讓資本實現增值,一條“承運中國,鏈接全球”的大道越走越寬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