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0-08 10:40:09 互聯網

“冷鏈”是指從(cong) 田間地頭到餐桌各個(ge) 環節始終處於(yu) 低溫環境下,能夠有效降低農(nong) 產(chan) 品存儲(chu) 、運輸過程中的腐變損耗。山東(dong) 加快構築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體(ti) 係,切實降低產(chan) 後損失和流通成本,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和居民消費安全,推動“互聯網+農(nong) 業(ye) ”發展。
據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廣播《山東(dong) 新聞》報道,眼下,正是秋菠菜上市的日子。在高密市鹹家工業(ye) 園種田大戶張富國正在收割菠菜。他告訴記者,“收割的時候再損失一部分,賣出去收入的損失一兩(liang) 成,要是俺這裏有冷藏庫的話,如果岔開季節賣的話,收入還能增加不少。”
數據顯示,由於(yu) 缺乏預冷,我國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初級農(nong) 產(chan) 品在產(chan) 地造成的腐損率在20%到30%,加上運輸途中的腐爛變質,每年食品在流通環節的損失 就達到700億(yi) 元。
隨著“互聯網+農(nong) 業(ye) ”的不斷發展深入,生鮮電商正成為(wei) 互聯網企業(ye) 競相追逐的藍海。山東(dong) 省電子商務促進會(hui) 會(hui) 長預測,到2018年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生鮮的交易規模 將達到1000億(yi) 元,屆時生鮮產(chan) 品的冷鏈運輸需求量將超過50%,但是目前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jin) 為(wei) 19%,冷鏈體(ti) 係成為(wei) 與(yu) 支付、寬帶同等重要的基礎要素。他說:“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這邊,其實如果沒有冷鏈體(ti) 係的支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空喊,要想真正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尤其是水果、蔬菜、海產(chan) 品,真正不需要冷鏈的這種農(nong) 產(chan) 品其實不是很多,如果冷鏈體(ti) 係不健全,包括倉(cang) 儲(chu) 、運輸,包括最後一公裏的配送,這個(ge) 完整的鏈條建立不起來。”
在10月1號正式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第一次明確把食品的儲(chu) 存和運輸寫(xie) 進條文,冷鏈物流也成為(wei) 冷凍冷藏食品的必須配備。以《新食品安全法》實施為(wei) 機遇,目前,山東(dong) 互聯網企業(ye) 、冷鏈裝備企業(ye) 、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正在協同發力,推動“互聯網+農(nong) 業(ye) ”發展。在青島知名企業(ye) 技術中心,工程師正在調試公司開發的ICM智慧全冷鏈管理係統,今後,用戶隻需通過手機app就能對冷藏設備進行實時操控,企業(ye) 也從(cong) 裝備製造商向製冷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跨越。相關(guan) 技術人員介紹說,“不僅(jin) 可以實現對設備的溫度、濕度、運行軌跡等設備參數的監控和控製,而且可以對立麵存儲(chu) 的資源物品進行進銷存方麵共享信息的一個(ge) 管理。我們(men) 可以全程實現從(cong) 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程無縫隙監控。”
目前,山東(dong) 擁有低溫儲(chu) 備能力超過580萬(wan) 噸,居全國首位,但獨立核算的專(zhuan) 業(ye) 冷鏈物流公司不到100家。日前,山東(dong) 省啟動省級智慧物流配送體(ti) 係建設實施工程,培植龍頭企業(ye) 、提高智慧流通水平。將通過城市共同配送試點、“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物流標準化“三個(ge) 結合”,力爭(zheng) 到2017年實現全省物流配送效 率和倉(cang) 儲(chu) 管理效率提高20%以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