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20 09:36:32 中國冶金報

目前,以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為(wei) 特征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大潮正在襲來,鋼鐵行業(ye) 和鋼貿行業(ye) 麵臨(lin) 一場新的考驗和洗禮。在這場新的工業(ye) 革命中,鋼貿企業(ye) 的出路在哪兒(er) ?日前,上海市鋼貿商會(hui) 副會(hui) 長、上海五波鋼結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慶平就這一話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這段時間,任慶平走訪了一些鋼鐵供應鏈企業(ye) 。他說,現在下遊用鋼的終端用戶對鋼材的采購日趨高端化、個(ge) 性化。他走訪了國內(nei) 一家特鋼公司,該公司供應給終端用戶的鋼材,大都是高端產(chan) 品,而且是按照用戶的個(ge) 性化需求進行加工製作的。該公司甚至將鋼材製成半成品或成品的部件,用戶拿到後可以直接使用。任慶平認為(wei) ,“小批量、多批次”的供貨模式,正漸漸成為(wei) 一種常態。麵對這種變化,鋼貿企業(ye) 須向智能物流邁進,方能滿足用戶需求。
任慶平在走訪中還了解到一件事,國外一家公司有一項大型機械製造項目,原來考慮讓中國一家機械製造公司負責實施。去年以來,該國外公司在中國進行跟蹤、考察、測算,從(cong) 原料價(jia) 格、物流成本、信息化水平、綜合效益等方麵考量之後,認為(wei) 中國機械製造企業(ye) 在這些方麵的優(you) 勢不大,與(yu) 歐洲的一些製造企業(ye) 相比沒有什麽(me) 區別,最終放棄在中國實施這個(ge) 大型製造項目。
“這個(ge) 事例說明如今的下遊終端用戶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men) 對信息、物流、智能化、個(ge) 性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這些正是第四次工業(ye) 革命的主要特征。”任慶平表示。第四次工業(ye) 革命的三大主題就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chan) 、智能物流,把設備、生產(chan) 線、工廠、供應商、產(chan) 品、客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適應萬(wan) 物互聯的發展趨勢,將無處不在的傳(chuan) 感器、嵌入式終端係統、智能控製係統、通信設施通過信息物理係統(CPS)形成一個(ge) 智能網絡,使得產(chan) 品與(yu) 生產(chan) 設備之間、不同的生產(chan) 設備之間以及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能夠互聯,使得機器、工作部件、係統和人類通過網絡持續地保持數字信息的交流。
任慶平告訴記者,我國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提出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ye) 化深度融合為(wei) 主線,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和新型製造模式。《中國製造2025》與(yu) 第四次工業(ye) 革命一樣,著眼於(yu) 高端裝備,建設信息物理係統,積極布局智能工廠,推進智能生產(chan) 。
由此而來,我國的鋼鐵行業(ye) 和鋼貿行業(ye) 必將在這場革命中經受變革、考驗和挑戰,最終實現脫胎換骨的轉型。任慶平認為(wei) ,隨著“互聯網+”、工業(ye) 智能化、大數據、雲(yun) 計算的發展,鋼鐵企業(ye) 的生產(chan) 、下遊行業(ye) 對鋼材的需求、鋼貿流通業(ye) 態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任慶平說,第四次工業(ye) 革命的一個(ge) 特點是實現智能物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智能物流將改變鋼鐵行業(ye) 傳(chuan) 統的訂單、設計、驗證、生產(chan) 、銷售的長流程流通模式。實現智能物流,鋼材流通時間可以節省80%,下遊終端用戶能夠快速獲得匹配服務,得到物流支持。因此,進入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時代,鋼貿企業(ye) 必須整合多方資源、延伸產(chan) 業(ye) 鏈,加速“廠商融合”“上下遊融合”“跨界融合”“鏈條融合”,降低物流成本,這也是未來鋼鐵流通企業(ye) 轉型升級的方向。
“未來,鋼貿企業(ye) 的生存發展必須適應智能物流的方向,利用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整合鋼鐵供應鏈的各方信息,為(wei) 上下遊提供服務;采用現代化經營模式,建立集鋼材倉(cang) 儲(chu) 、加工配送、鋼材交易、鋼材集散、電子商務、保稅物流、銀行信貸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新型鋼鐵貿易企業(ye) ,實現一體(ti) 化、規模化、規範化、集約化、信息化等多種集成服務功能。”任慶平向記者表示。
任慶平說,鋼貿企業(ye) 隻有這樣,才能經受住第四次工業(ye) 革命的挑戰和考驗,贏得生存和發展,這或許是鋼貿商在第四次工業(ye) 革命大潮中的唯一出路;否則,將被淘汰出局。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