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聯想係增益速遞喊停華東運營 虧損跡象早已顯現

發布時間:2015-08-12 09:31:44 21世紀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增益速遞並購的各地方企業(ye) 在當地至少有10年的發展曆史,有著各自鮮明的盈利模式和發展特色。此前增益速遞執行總裁劉海濱給出的答案是“求大同,存小異”,但在現實中,被寄望“發揮個(ge) 性”卻讓華東(dong) 區頗為(wei) 糾結。
  聯想控股(3396.HK)在港交所上市一個(ge) 多月後,旗下快遞業(ye) 務公司便隱現危機。
  8月6日上午,增益速遞在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的員工接到來自上海總部的口頭通知,要求當天晚上起華東(dong) 區各網點停止發件派件並停運整頓。
  多位華東(dong) 區員工向記者形容為(wei) “毫無預兆”。三天後,這些員工收到了總部發來的正式文件,稱由於(yu) 持續虧(kui) 損而“很艱難地做出暫停增益速遞華東(dong) 區的決(jue) 定”。
  公開信息顯示:增益速遞於(yu) 2013年6月正式成立,注冊(ce) 資本500萬(wan) 元,是聯想旗下物流板塊增益供應鏈有限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聯想控股的招股材料顯示,截至目前聯想控股共擁有增益速遞94%的股權。
  增益速遞在成立後通過一係列並購強勢切入快遞市場並迅速壯大,這一模式因區別順豐(feng) 和通達係快遞企業(ye) 的直營加盟模式而被當作快遞業(ye) 的經典案例。2014年“雙11”期間,增益速遞的訂單量首次突破50萬(wan) 票/天,被認為(wei) 是快遞業(ye) 的“黑馬”。然而僅(jin) 一年不到時間,華東(dong) 區遭遇關(guan) 停,也令外界一片愕然。
  增益速遞華東(dong) 區工作小組負責人柴海濤向記者獨家回應稱,華東(dong) 在整個(ge) 配送體(ti) 係中占有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而傳(chuan) 統的業(ye) 務模式已不能滿足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需要,因此“會(hui) 采用新的模式,以整合配送網絡平台資源的方式為(wei) 不同客戶提供更優(you) 質的配送服務。”
  物流“黑馬”意外喊停
  8月11日,記者獲得了一份由增益速遞總部——上海增聯物流有限公司發給華東(dong) 區各加盟商的《增益速遞華東(dong) 區暫停通知》。該《通知》稱:“由於(yu) 競爭(zheng) 激烈的市場格局和行業(ye) 環境,總部和部分盟商都在持續虧(kui) 損,增益速遞作為(wei) 快遞行業(ye) 的新人,奮鬥了兩(liang) 年但收效甚微,故作出暫停華東(dong) 區的決(jue) 定。”
  該通知稱,針對華東(dong) 區的暫停工作,增益速遞隨時接受各盟商溝通接洽退網事宜,並製定了退網流程,並要求停止快件的中轉操作,檢查網點快件簽收派送情況,無法提供簽收證明的快件,視為(wei) 遺失處理,自退網當日起不再進行質控處罰。此外,對於(yu) 網點的投訴理賠情況,僅(jin) 處理遺失、破損類案例,延誤服務態度類不予受理。
  雖然關(guan) 停一事毫無預兆,但在多位華東(dong) 區員工和網點加盟商看來,華東(dong) 區的虧(kui) 損跡象早已顯現。
  增益速遞安徽分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運營負責人直言,去年年底開始業(ye) 務量就一直下滑。今年5月下旬,華東(dong) 區各分撥中心開始關(guan) 閉員工食堂,上海總部給各分撥中心配備的車輛也停發加油卡。為(wei) 了減少虧(kui) 損,公司也采取了裁員的措施,但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事實上,增益速遞官網顯示,今年5月1日剛剛成立了華東(dong) 大區,提出要在華東(dong) 打造一個(ge) 能夠踐行綜合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的示範基地。前述資深員工表示,聯想控股可能是覺得增益速遞華東(dong) 區比較燙手,投資也一直未獲效果。5月華東(dong) 大區和招商的目的在於(yu) 將整個(ge) 華東(dong) 大區外包出去。但最後招商並未獲得成功。
  根據聯想控股招股材料,截至2014年12月31日,聯想控股在物流業(ye) 務方麵已通過股權投資及股東(dong) 貸款方式分別投資約1.88億(yi) 元人民幣及12.26億(yi) 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增益速遞華東(dong) 區的虧(kui) 損情況在聯想控股6月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材料中卻並未體(ti) 現。
  由於(yu) 增益速遞2014年的大幅度擴張,聯想控股物流業(ye) 務收入從(cong) 2013年的1.867億(yi) 元大幅上漲至2014年度的3.623億(yi) 元。不過,招股書(shu) 中也曾坦言,由於(yu) 物流業(ye) 務擴張產(chan) 生的大額成本導致負毛利率,聯想控股現代服務業(ye) 務的毛利率由2013年的37%降至2014年的19.9%。
  增益速遞官網今年5月曾發文稱:“聯想控股的上市也意味著現在和接下來的幾年都要去實現年利潤率30%的提升。而作為(wei) 控股的第二及第三業(ye) 務梯隊的增益速遞尤為(wei) 重要。”
  對於(yu) 突如其來的關(guan) 停消息,聯想控股相關(guan) 負責人在給記者的書(shu) 麵回複中稱,增益物流一直結合外部環境及自身發展需要,按照自己既定的戰略部署推進各項工作。“我們(men) 相信,采用新的業(ye) 務模式會(hui) 進一步釋放企業(ye) 價(jia) 值,對增益物流未來的進一步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增益模式”之辯
  增益速遞成立在快遞市場格局基本定型的2013年。當時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聯想控股作為(wei) 資本想要入局快遞業(ye) ,通過投資成熟的快遞公司很難有主控權,這也成為(wei) 聯想控股最終選擇多元並購,組建自己快遞公司的重要因素。
  2013年5月8日,聯想控股成員企業(ye) 增益供應鏈有限公司並購全日通快遞,正式使用“增益速遞”品牌進軍(jun) 快遞行業(ye) 。增益速遞由聯想控股副總裁、增益供應鏈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斌親(qin) 自帶隊試運行,自當年8月18日全網正式啟網運營。
  增益速遞成立一年多時間裏,整合了廣東(dong) 全日通、北京飛康達、山東(dong) D速快遞。到2014年5月底,在31個(ge) 省區實現全覆蓋,共建成1557個(ge) 網點。此後半年更是高速擴張,到2014年年底網點幾乎翻倍,達到2706個(ge) ,並在2014年11月份布局海外,在美國地區成立了國際公司。
  增益速遞執行總裁劉海濱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順豐(feng) 速運和通達係快遞企業(ye) 分別通過直營模式、加盟模式拓展網絡,而增益速遞則通過並購全日通、飛康達等區域性快遞企業(ye) ,將省級分撥中心直營化,末端的配送環節以加盟為(wei) 主、直營為(wei) 輔。
  不過,前述安徽區負責人稱,不同於(yu) 其他區域的並購控股,華東(dong) 區三省一市的分撥中心采取公司總部直營自建模式,華東(dong) 區總共鋪建了大約20個(ge) 分撥中心。在直營模式下,華東(dong) 區分撥中心的班車由華東(dong) 區公司來承擔費用,相對於(yu) 通過並購和控股形式管理分撥中心的其他地區,其費用支出要更多。
  與(yu) 此同時,並購模式的副作用也已逐漸顯現。增益速遞並購的各地方企業(ye) 在當地至少有10年的發展曆史,有著各自鮮明的盈利模式和發展特色。對於(yu) 如何將他們(men) 整合到增益的平台,此前劉海濱給出的答案是“求大同,存小異”。但在現實中,被寄望“發揮個(ge) 性”的華東(dong) 區卻頗為(wei) 糾結。前述安徽負責人稱,增益速遞全網價(jia) 格不統一,比如到合肥到西安的快件,華東(dong) 地區規定一件貨限重50公斤,但西安規定不能超過20公斤,超過之後要加錢,這也是華東(dong) 地區貨量少的原因之一。
  此外,前述安徽負責人還直言,總部領導決(jue) 策也有問題,政令朝令夕改,華東(dong) 地區曾經一個(ge) 禮拜盲目調價(jia) 三次。增益速遞管理體(ti) 製也比較僵化,不適用於(yu) 講求速度的快遞業(ye) 。“遇到車子拋錨需要維修不能自行決(jue) 定,必須打報告由領導簽字,而這往往耽誤三四天時間。”
  對於(yu) 種種質疑聲,柴海濤告訴記者,今後增益速遞將嚐試“雲(yun) 倉(cang) +全國骨幹運輸網+高效的末端配送”為(wei) 客戶提供一站式定製化綜合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綜合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是行業(ye) 的發展趨勢。我們(men) 希望打造一家以創新產(chan) 品、領先技術和優(you) 質服務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新型綜合供應鏈服務領先企業(ye) 。”柴海濤表示。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