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互聯網+”改變中國農產品流通傳統模式

發布時間:2015-07-21 10:31:43 新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山西省潞卓商貿集團的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園區內(nei) ,600平方米的大數據信息交換中心和50輛裝有GPS的配送車輛忙碌地運轉著。憑借全新的信息化經營,這家“互聯網+”企業(ye) 成為(wei) 中國商務部指定的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體(ti) 係試點企業(ye) 。

“我們(men) 目前以直供直營為(wei) 主,網上交易為(wei) 輔,已經建立起從(cong) 田間到舌尖的全信息化農(nong) 副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發展了60餘(yu) 家直營便利店,覆蓋300家直供網點。”該公司董事長張建峰說。

隨著中國政府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互聯網+”已成為(wei) 當下一個(ge) 熱門概念,傳(chuan) 統的三農(no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也迅速與(yu) 互聯網產(chan) 生“化學反應”,“互聯網+三農(nong) ”成為(wei) 新的發展趨勢,並開始影響人們(men) 的餐桌消費。

在張建峰看來,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經營模式正在被互聯網顛覆。“網購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已經不是什麽(me) 新鮮事,這樣的網店現在很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網上買(mai) 菜、買(mai) 水果,我們(men) 也做網上交易,而且交易量十分可觀。”他說。

在太原市民張琴家的餐桌上,經常擺著網購的果蔬。“平時經常從(cong) 網上買(mai) 水果、海鮮之類的東(dong) 西,下午下單,第二天一早就能收到貨物,很新鮮,價(jia) 格也便宜。”她說。

今年5月下發的《國務院關(guan) 於(yu)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要求“推進電子商務與(yu) 物流快遞協同發展”,並明晰了一係列舉(ju) 措。

“互聯網+三農(nong) ”被視為(wei) 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的新趨勢,但卻並非隻是簡單的網購。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中國的目標是實現二者的深度融合,以此來提高農(nong) 業(ye) 經濟效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幫助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滯銷等一係列傳(chuan) 統難題。

國家食品與(yu) 營養(yang) 谘詢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萬(wan) 寶瑞建議,要加強農(nong) 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培養(yang) 農(nong) 村地區互聯網人才,整合農(nong) 村信息服務平台,從(cong) 而將農(nong) 村優(you) 勢資源與(yu) 農(nong) 業(ye) 現代化串聯起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