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由豐巢引出的終端配送內在商業邏輯及部分結論

發布時間:2015-06-10 10:46:22 億(yi) 歐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曆史上從(cong) 來沒有一個(ge) 事件能引發物流界集體(ti) 對終端配送如此高漲的熱情和炙熱的關(guan) 注度,豐(feng) 巢科技隻是一個(ge) 導火索,這背後究竟有這什麽(me) 樣神奇的商業(ye) 邏輯?
  首先理清一個(ge) 概念,什麽(me) 是物流終端配送?物流終端配送涵蓋了幹支線末端到門直送,各類同城,落地配,宅配等公司的到門直送,以及電商包裹自建物流末端配送,和快遞公司快遞終端配送。本文所談及的末端配送是特指後兩(liang) 類。(因為(wei) 後兩(liang) 類最大程度覆蓋C端用戶)
  這是一個(ge) 極其錯綜複雜的商業(ye) 綜合體(ti) ,有著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對於(yu) 任何一個(ge) 從(cong) 業(ye) 者都很難用幾句話來總結或涵蓋,而筆者鬥膽用最質樸的語言來做一些梳理,以期能羅列出一些能為(wei) 從(cong) 業(ye) 者,或投資者參考的商業(ye) 邏輯及原理。
  筆者願意接受各種猛烈拍磚,嚴(yan) 重質疑,和強力詰問,也歡迎各種認同,共鳴和讚賞!
  我們(men) 的感知是即時的,而努力讓認知超前,我們(men) 才能理解,順應,甚至局部改造持續快速撲麵而來的洶湧變化!
  商業(ye) 邏輯部分
  基石之一:時代變革的必然產(chan) 物,C端生活方式的趨勢性的,快速,凶猛的變化——網購,有各種知名賭局,各種電商及快遞包裹的超過年45%的複合增長客觀數據支撐。也有各種顯而易見的現象如商城超市門庭冷落......C端生活方式的趨勢性的,根本性的轉變,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出門購物。
  基石之二:物聯網及智能製造的崛起。
  基石之三:人口紅利逐年跳水式下滑。(80齡後少於(yu) 70齡後不低於(yu) 5000萬(wan) ,90齡後少於(yu) 80齡後不低於(yu) 4800萬(wan) )
  基石之四:移動互聯的幾年極致快速發展。
  基石之五:基於(yu) 大數據下的各種支付信用機製的多元化,多樣性選擇。
  推導結論一:近C端,得C端者可得天下,線上隻是已經確認選擇後展開交易後的一個(ge) 環節。C端到B端是未來最主流商業(ye) 模式。
  推導結論二:終端通過各種服務類型切入的可以和C端直接交互的服務站點都有很好的商業(ye) 價(jia) 值,這其中最具商業(ye) 價(jia) 值,最有前瞻性,最強粘性的將是社區包裹或快遞。它具有這樣幾個(ge) 屬性一個(ge) 是C端主動性的選擇,二是高頻次,而且越來越高,三是,在看得到的未來是趨勢性的,四是,這一問題的解決(jue) 首先是利他的,同時也是利己的。
  推導結論三:終端任何類型的規模化服務都需要和智能化,移動端結合。(沒有那麽(me) 多合適的人來做服務,部分智能化是必不可少和必須的,沒有移動端的結合無法做到即時性,無法滿足離散多點的需求快速響應和解決(jue) )
  推導結論四:任何基於(yu) C端的,即便是非常細分的領域的累計相當量的真實交易過程中沉積的大數據都具有巨大的商業(ye) 價(jia) 值。
  這就是豐(feng) 巢科技出爐引發物流界關(guan) 注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從(cong) 物流派送,到順豐(feng) 優(you) 選線上布局到作為(wei) 線下終端類第三方終端配送的角色展開布局。豐(feng) 巢科技基本滿足上述四個(ge) 結論,而且尤其滿足結論二。
  而由於(yu) 阿裏巴巴集團和菜鳥網絡,線上,物流,及線下,天地人網的步步緊逼,導致順豐(feng) 領銜,聯合其他三家快遞公司及普洛斯組建豐(feng) 巢科技,有較為(wei) 明顯對抗阿裏巴巴天地人網戰略的意思。這是巨頭間在終端的廝殺開始的信號,所以豐(feng) 巢科技一出,能引爆物流,電商,投資界的主要原因。阿裏巴巴曆來是主導,他大到無法再大,同時他一貫倡導“江湖”,所以我們(men) 用任何廝殺,大戰,對決(jue) 這樣的情緒化的言語都不算什麽(me) 了。
  所有人都會(hui) 關(guan) 心,到底結局會(hui) 如何?到底誰會(hui) 勝出?
  背景:這是有別於(yu) 純物流,電商,物聯網,智能製造,移動物聯網的一個(ge) 全新商業(ye) 形態,而它又高度緊密的全麵的和物流,電商,物聯網,智能製造,移動互聯網正相關(guan) ,且交織混合,互為(wei) 作用的一種商業(ye) 形態。它也和O2O密不可分。(關(guan) 於(yu) O2O專(zhuan) 門介紹)
  對於(yu) 這一業(ye) 態,各種觀點,紛繁複雜,不是百家爭(zheng) 鳴,而是萬(wan) 家爭(zheng) 議。我認為(wei) 這非常正常,因為(wei) 從(cong) 來沒有一個(ge) 產(chan) 品能關(guan) 聯這麽(me) 多業(ye) 態,涵蓋這麽(me) 多的期待和想象。當然也從(cong) 來沒有任何一款產(chan) 品,或業(ye) 務,能如此有機會(hui) 大麵積覆蓋用戶和距離用戶如此之近,而包羅的內(nei) 涵又如此廣泛。(在你沒有了解中國社區,以及這個(ge) 所謂的相對簡單的智能盒子能發揮什麽(me) 樣的龐大功能前,不要輕易結論性評價(jia) 。)
  太多的公司包括政府都在積極參與(yu) 這一項目,黑格爾:“存在既合理”。
  一:參與(yu) 這一項目需要具備的的基本條件?
  A:必須要有技術的沉澱。這首先是一個(ge) 物聯網項目,依靠簡單到生產(chan) 工廠采購設備的方式會(hui) 有許多的隱患(設備當然是要到相應的工廠采購,但你作為(wei) 運營方你需要有技術支持和儲(chu) 備,否則產(chan) 品升級,網絡平台搭建,多應用場景的快速介入和關(guan) 聯太多需要依賴廠商,這會(hui) 是致命性的短板),所以必須要有技術的基因,而且要有極高的產(chan) 品思維。
  B:你要有部分的物流、電商、快遞的基因,否則你的產(chan) 品,服務會(hui) 走很多的彎路,而這個(ge) 彎路帶來的代價(jia) 未必是金錢,很可能是帶你這個(ge) 企業(ye) 走到失敗者的隊伍。
  C:你要有部分互聯網的基因,如果不利用物流網工具,你會(hui) 是低效率,難以擴張和管控的。
  D:你的決(jue) 策者必須要有極強的學習(xi) 力,這個(ge) 行業(ye) 太新,不斷新方式,新套路,掌控者沒有學習(xi) 力,會(hui) 讓這個(ge) 企業(ye) 走入絕境。
  E:你需要有一個(ge) 優(you) 秀的團隊,這個(ge) 團隊的構成有地推,導引,客服,精通O2O的高管等一起構成的集體(ti) 。不僅(jin) 個(ge) 體(ti) 強,而且還能集體(ti) 強。
  F:你需要有好的股權安置辦法。不要期望一年兩(liang) 年結束戰鬥,戰爭(zheng) 會(hui) 曠日持久,你需要立體(ti) 的,合理有效的考量來持續激發團隊力量!
  G:好的業(ye) 務模式和切入點。
  F:當然你需要資本的關(guan) 懷。這不是普通的項目,沒有資金,無疑寸步難行。
  以上缺乏一樣都建議不要參與(yu) 。因為(wei) 勝算實在太小。不要誤解,以上不單單是對創業(ye) 者,超大公司也一樣適用。
  二:那些公司在參與(yu) 這一項目?
  
  未來不僅(jin) 上表提及的不同切入點的公司之外繼續有新公司湧入是一定的,同時新的切入方式的公司也會(hui) 不斷湧現。不要恐懼競爭(zheng) ,任何一個(ge) 好行業(ye) ,好事業(ye) 都一定會(hui) 有很多的競爭(zheng) ,隻有經過充分競爭(zheng) 之後才會(hui) 有利於(yu) 行業(ye) 發展,作為(wei) 參與(yu) 項目的競爭(zheng) 個(ge) 體(ti) ,恐懼競爭(zheng) 你已經失敗了一半。
  三:誰會(hui) 勝出?
  旁觀者大家都翹首以待等答案,我也不想賣關(guan) 子,我有這樣一些答複。其實勝出不勝出這個(ge) 說法不合理,應該是誰會(hui) 是行業(ye) 龍頭或能在運營上占主導地位。
  我和許多人的觀點大相徑庭,我不認為(wei) 郵政應該參與(yu) 這個(ge) 項目的具體(ti) 業(ye) 務,因為(wei) 這完全是一個(ge) 商業(ye) 項目,國家郵政應該在標準,管控平台上多下功夫,這是出路,其實我也給過郵政一些直率的建議,但如牛入海。所以,我首先明確不看好國家郵政參與(yu) 這個(ge) 項目的運營,而且它也無法勝出,更無法占據運營的主導地位。(這是一個(ge) 大的話題,三言兩(liang) 語無法表述清楚,歡迎各位有興(xing) 趣者與(yu) 我繼續討論)
  第三方會(hui) 是這個(ge) 行業(ye) 的主導者,會(hui) 是最大受益者。三泰電子無疑是一家偉(wei) 大的公司,從(cong) 當年20億(yi) 市值能因為(wei) 這個(ge) 項目兩(liang) 年多之間超越400億(yi) 市值,有它的準確定位,艱辛轉型和不懈努力,當然還有廣大投資人的認可的多重因素,雖然其商業(ye) 模式仍然有不少瑕疵,但在沒有較為(wei) 有力的追趕者的話,成為(wei) 最終行業(ye) 王者的幾率最大。這其實複合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這也是哲學中的一貫規律,有掌握貨源的龐大電商支持資本資源在推動這個(ge) 項目的公司,也有成熟巨大規模快遞公司參與(yu) 此項目組建的公司,但這是一個(ge) 全新的行業(ye) ,全新的行業(ye) 裏,有新的零頭羊當然複合規律,總要有顛覆者,基因這時候顯得很重要,誰也不可能做萬(wan) 世皇!如果無視這個(ge) 基本規律,代價(jia) 會(hui) 不菲,結果未必好。
  我高度讚賞有物業(ye) ,地產(chan) 公司,電商,快遞,智慧城市,物聯網,金融等單一基因的公司參與(yu) 這個(ge) 項目,高度認可他們(men) 的價(jia) 值和積極參與(yu) 所帶來的市場更快成熟發展的偉(wei) 大貢獻。他們(men) 更多的是補充性的,自給自足型的,當然也極具價(jia) 值,但並不能決(jue) 定和引領行業(ye) 。因為(wei) 這是一個(ge) 完全開放的市場,而且是一個(ge) 較為(wei) 持久的競爭(zheng) ,大家都有自己的基因和主業(ye) ,這是一個(ge) 需要多平台,多軍(jun) 種,多種資源結合,曠日持久的戰役,當然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注者勝出符合規律。
  關(guan) 於(yu) 這個(ge) 問題,我還有大量的思考,就不一一在這裏闡述,可以隨後繼續深入交流。
  四:行業(ye) 內(nei) 幾個(ge) 非常流行的錯誤的觀點,我需要指出
  謬誤一:這個(ge) 行業(ye) 很容易,根本沒有門檻!誰都可以幹!
  這是錯誤的觀點,這個(ge) 行業(ye) 入行門檻是低,但哪怕你做一個(ge) 適當的規模還不要說是巨大的規模,門檻實在太高!坦率的說,沒有多少公司能完成。
  謬誤二:這個(ge) 行業(ye) 要快,快,快,慢了就會(hui) 被幹掉,有第一就沒有第二!
  這是錯誤的觀點,這個(ge) 行業(ye) 當然需要快,沒有哪個(ge) 行業(ye) 慢了能對公司發展有利,但這個(ge) 觀點在於(yu) 邏輯和習(xi) 慣思維的錯誤。必須要有人才、技術和資金,有良好的預算和儲(chu) 備的前提下才可以快,否則死的很快,行業(ye) 裏不乏這樣的例子,另外這是一個(ge) 終端行業(ye) ,而上端十幾家大快遞公司,十幾家超大電商,和不低於(yu) 100家優(you) 秀的垂直細分電商,他們(men) 的貨源都需要終端派送,那麽(me) 終端派送公司有第一、第二,甚至有第30都非常正常!這是一個(ge) 互聯網項目,但首先他是一個(ge) 地地道道的物聯網項目,需要建立,或搭建龐大的物理層!這和互聯網有非常本質的區別!由此也是告訴同行,要有寬廣的胸懷,未來一定是多家,多種三方在末端呈現的局麵。
  謬誤三:大平台,大一統才有價(jia) 值。
  這是錯誤觀點,首先這是一個(ge) 終端派送第三方的項目,但這更是一個(ge) 地地道道的O2O項目,而O2O大家注意,一定是垂直的,區域性的。因為(wei) O2O的核心是服務!是人的服務!大平台,大一統標準是不可能分區域完美實現人對人差異化服務的!
  有太多的行業(ye) 思考希望和獨立觀點,想和大家分享,交流,切磋,但篇幅所限,敬請繼續關(guan) 注,也歡迎與(yu) 筆者線下交流。同時,筆者作為(wei) 創業(ye) 者,正艱苦創業(ye) 中,沒有太多時間出遊聚會(hui) ,拒絕了一些會(hui) 晤請求,也在此深表歉意,和真誠道歉,希望您的諒解!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