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菜鳥”要當中國快遞的“最強大腦”,仍是有些糾結與困惑

發布時間:2015-06-09 10:19:35 菜鳥網絡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過去整兩(liang) 年中,關(guan) 於(yu) 菜鳥網絡這家公司的相關(guan) 消息屈指可數。

從(cong) 廊坊高鐵站驅車往東(dong) 南行駛,約20分鍾後到達天津廣陽路附近,遠遠就可以看見一片獨具阿裏巴巴特色的橙色柵欄和屋頂,這裏就是菜鳥網絡天津物流基地。

倉(cang) 儲(chu) 做強後帶來流程的顛覆

阿裏與(yu) 天津武清區政府早在2010年底就正式簽約建設華北電子商務物流中心,該中心當時被馬雲(yun) 定位為(wei) 華北地區電子商務物流和結算中心,2013年菜鳥成立後,這裏被改名為(wei) 菜鳥天津物流基地。

該基地正隸屬菜鳥龐大物流商業(ye) 帝國“地網”範疇。根據沈國軍(jun) 之前的說法,作為(wei) 菜鳥基礎設施的“地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在全國核心城市通過“自建+合作”的方式建設物理層麵的倉(cang) 儲(chu) 設施,同時建立其基於(yu) 這些倉(cang) 儲(chu) 設施的數據應用平台,並共享給電子商務企業(ye) 、物流公司、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等相關(guan) 供應鏈服務商。

以天貓超市華北倉(cang) 為(wei) 例,截至去年“雙11”,該倉(cang) 庫的商品品類涵蓋食品飲料、美容洗護、家具家電、生鮮水果等8個(ge) 大部類,SKU高達1.4萬(wan) 個(ge) ——幾乎相當於(yu) 一個(ge) 線下中型超市規模。

倉(cang) 庫商品均由第三方商家提供,而整個(ge) 倉(cang) 庫的管理、運營、維護則統一外包給一家名為(wei) 廣州心怡科技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ye) ,該企業(ye) 負責商品的入庫、貨品陳列和管理、包裹訂單的分揀和包裝,而包裹配送則是由一家名為(wei) 萬(wan) 象物流的落地配公司(專(zhuan) 門從(cong) 事本地快遞配送業(ye) 務)提供。

目前,天貓超市華北倉(cang) 的輻射範圍涵蓋了北京、天津、華北等區域,這些地區,約90%的包裹可以實現次日達。

那麽(me) 菜鳥在整個(ge) 流程中承擔了什麽(me) 作用?即對後台電商和物流數據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比如根據既往的銷售數據來分析預測下一個(ge) 時期內(nei) 哪些商品需要提前備貨多少量,給予倉(cang) 儲(chu) 管理商相關(guan) 的商品陳列建議,以及檢測並分析包裹自下單到配送到簽收完成後整個(ge) 流轉軌跡和鏈路合理性等等。

誠如前麵所言,天貓超市隻是菜鳥倉(cang) 配項目的試水。接下來菜鳥將聯合天貓在多個(ge) 商品品類上嚐試開展這種倉(cang) 配業(ye) 務。“也就是說,接下來在菜鳥天津倉(cang) 儲(chu) 區內(nei) ,除了天貓超市,你還會(hui) 看到美妝倉(cang) 、生鮮倉(cang) 等等非常多的倉(cang) ,甚至未來我們(men) 會(hui) 考慮把這些倉(cang) 都全部打通。”一位菜鳥人士如此對經濟觀察報稱。

而這樣的大型一級倉(cang) 儲(chu) 中心,菜鳥目前在北上廣和成都、武漢已自建起5處,分別覆蓋華北、華東(dong) 、華南、西南和華中地區,總麵積100萬(wan) 平方米。但這還遠遠不夠,童文紅的計劃是接下來要達到12個(ge) 節點區域的覆蓋,至少實現50個(ge) 重點城市的次日達。最終建倉(cang) 地址將取決(jue) 於(yu) 後台商家和物流數據的智能化分析。比如商品最好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商品能夠保證一定銷量,屬於(yu) 熱銷品類和熱銷商家。菜鳥會(hui) 說服這些商家不要自己建倉(cang) ,而是選擇入駐菜鳥倉(cang) ,而天貓方麵還會(hui) 協助統計往年相關(guan) 的銷售數據,指導商家進行提前備貨。

一個(ge) 最極端例子是去年“雙11”期間,基於(yu) 菜鳥的數據預測,包括TCL在內(nei) 的很多大家電廠家選擇了提前分區域備貨,這極大地緩解了“雙11”海量訂單之後帶來的發貨壓力。

這不啻於(yu) 是對目前快遞行業(ye) 的一種顛覆。要知道,原來圍繞電商的快遞公司一直進行的是點到點式的配送,即收貨-發貨分公司-分撥中心-收貨分公司-送貨。而菜鳥的介入則讓流程變成了倉(cang) 儲(chu) 中心—“落地配”。

這和目前B2C電商京東(dong) 商城選擇在重要節點城市自建倉(cang) 儲(chu) 有著不約而同的相近。但區別在於(yu) ,京東(dong) 從(cong) 建倉(cang) 和運營到配送、乃至商品的采購入庫全部屬於(yu) 自營,而菜鳥僅(jin) 僅(jin) 介入到買(mai) 地或者租地建倉(cang) 環節,後續的環節全部交由第三方社會(hui) 化物流。

那麽(me) ,第三方快遞公司在此模式中承擔什麽(me) 樣的角色?目前的消息顯示,天貓超市倉(cang) 儲(chu) 的配送大多使用的都是當地“落地配”公司。不過一位接近心怡科技的人士對經濟觀察報稱,在部分區域部分品類的配送上,相關(guan) 快遞公司亦小範圍地有所介入。該人士舉(ju) 例,比如百世物流有倉(cang) 儲(chu) 業(ye) 務,也有快遞業(ye) 務,其一方麵承接了菜鳥部分倉(cang) 儲(chu) 的管理運營,在此情況下其配送服務自然會(hui) 有相當部分交由自家快遞負責。

一位匿名的快遞公司人士稱,“無論快遞公司有沒有參與(yu) 其中,這都是一個(ge) 值得警惕的事情。”他認為(wei) 菜鳥的倉(cang) 配模式改變了原來電商包裹的流通路徑,“以前是商家選擇快遞公司,或者也有消費者指定快遞公司,而現在快遞公司被人為(wei) 和商戶隔離開來。”

“第一步設立一個(ge) 區域性公共存貨倉(cang) 庫,通過綁定商戶來集中或者分散他們(men) 的庫存,再通過訂單吸引各地的快遞,將其納入配送體(ti) 係。這樣會(hui) 導致快遞企業(ye) 失去對自己客戶的占有,從(cong) 而職能上依附於(yu) 菜鳥網絡,弱化區域轉運中心;第二步,細化地區性公共存貨倉(cang) 庫,快遞企業(ye) 有可能會(hui) 因此放棄自己的配發中心,淪落為(wei) 簡單運力。”他點評道。

但菜鳥方麵則持另一種觀點。“單點發全國的模式,從(cong) 綜合效應來說,對於(yu) 小商家是最好的,對一個(ge) 品類來說也是最合算的。”

童文紅說:“這裏麵不存在著誰控製誰,誰也控製不了誰,因為(wei) 我做不了他的,他也做不了我的。”她說菜鳥和快遞公司唇齒相依。

快遞數據整合

通過大數據來提升快遞公司乃至快遞行業(ye) 的效率,則是菜鳥同時在下的另一步棋——這是與(yu) 地網戰略相對應的天網戰略。

截至目前,淘寶上相關(guan) 的10餘(yu) 家快遞公司的前台數據係統已經全部實現和菜鳥對接。這意味著菜鳥擁有了一張全國性快遞監控網絡。

打個(ge) 比方,原來淘寶係的10餘(yu) 家快遞公司,每家都在著力於(yu) 建立自己的網絡,而基於(yu) 這個(ge) 網絡各家也隻能知道自己的情況,而現在有了菜鳥的統籌,所有快遞公司的信息能夠統一起來,能看到全國大盤的情況。“我們(men) 平台就相當於(yu) 中樞協調機構,每個(ge) 包裹、每家快遞從(cong) 倉(cang) 庫發貨就開始接入,攬收、中轉、派送信息,整個(ge) 軌跡都可以顯示。”一位菜鳥人士如此形容道。而這將有利於(yu) 菜鳥從(cong) 全局層麵幫助快遞公司進行運力的統籌調配和規劃。

菜鳥的物流預警雷達正是基於(yu) 該基礎誕生的。2014年“雙11”當天,阿裏巴巴總部一台巨型顯示屏吸引了眾(zhong) 多關(guan) 注的目光,這是一台綜合物流信息大屏幕,上麵匯集了10餘(yu) 家快遞公司的所有包裹軌跡數據。

“如果一條路線出現擁堵提示,我們(men) 就能發現到底誰堵在哪裏了,然後給其他快遞公司進行預先提示,提供新的路徑建議,這就能化解較大的擁堵風險,避免‘爆倉(cang) ’。”菜鳥網絡2014年“雙11”物流項目負責人馬俊傑對經濟觀察報說。

童文紅之前接受采訪時,曾打過一個(ge) 比喻來形容菜鳥的作用:之前物流公司不掌握商家動態,導致包裹擠在幾個(ge) 重要的貨物發散地出不來,就如幾個(ge) 小孩子一起從(cong) 瓶子裏同時拉不同的彩球的遊戲一樣,都想趕緊拉出來,結果都擠在瓶口了。現在物流企業(ye) 有了阿裏基於(yu) 大數據技術提供的商家銷售預測等方麵信息,能及時調配各家物流公司的配送比率與(yu) 速度,“紅球”“藍球”“綠球”……就一個(ge) 個(ge) 有序地出來了,其運營速度大大提高。

而“電子麵單”則是菜鳥基於(yu) 大數據的另一個(ge) 明星產(chan) 品。過去快遞麵單就是一張紙,處理效率很低。而菜鳥開發出“電子麵單”後,從(cong) 用戶下單一刻起,菜鳥就會(hui) 為(wei) 訂單生成一個(ge) 編號,生成麵單自動綁定,並實現物流任何一個(ge) 環節中麵單都可追溯。

“利用電子麵單,可以進一步精準定位,從(cong) 商品出庫到網點派送。”童文紅說道。

菜鳥希望能夠通過自己一係列數據化方式來提升快遞公司效率,甚至改變原有的流程。

童文紅稱,不止一位快遞公司的人告訴她,目前整個(ge) 行業(ye) 大概有近30%的包裹在路徑上是不經濟和科學的,同城都是“發到那邊發不對再回來這樣的往返”。這讓她對於(yu) 當下菜鳥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如果菜鳥今天能夠從(cong) 30%降到3%的話,這個(ge) 效率是非常大的提升,這樣的快捷是需要有非常多的環節去做的。”

2014年,整個(ge) 淘寶、天貓的交易規模達到了2.4萬(wan) 億(yi) 人民幣,每日約有3000萬(wan) 個(ge) 包裹在產(chan) 生,而未來5年交易規模將超過一萬(wan) 億(yi) 美元,日包裹數量也有望增長到1億(yi) 個(ge) 。在童文紅看來,這樣的規模,這樣爆炸式的增長,一定得用互聯網的思想來升級整個(ge) 行業(ye) 。

而在菜鳥內(nei) 部,數據和信息的價(jia) 值已經達成共識。不久前,阿裏雲(yun) 總裁王文彬調任菜鳥,任菜鳥網絡CTO兼快遞事業(ye) 部總經理。這一調整背後亦不難窺見菜鳥方麵對此的重視。

而童文紅更是迫切地希望能夠將自己的這一理念跟更多的人一同分享。她跟一家快遞公司的運營老總打趣說,你已經不是公司最重要的人了,快遞公司現在最重要的人是CTO。

但是挑戰亦不容忽視。菜鳥強勁甚至淩厲的發展勢頭已經開始讓部分快遞公司有所忌憚。一位快遞公司負責人在跟同行的討論中曾不止一次地聽到“要防著菜鳥”。

他稱,目前各快遞公司提供給菜鳥的都是前台的包裹軌跡數據,而這個(ge) 快遞公司願意提供是因為(wei) “符合雙方利益,可以提升自身的效率”。但是對於(yu) 後台管理運營數據則會(hui) 做好保護工作,“一些數據菜鳥沒有辦法接觸到的,比如投訴率、遺失率、破損率、延遲率等等”,“即使通過某些方式得到了,也很可能是摻了水分的”。

打個(ge) 比方,經常會(hui) 有用戶發現自己的包裹並沒有收到,但是在快遞鏈路信息中會(hui) 顯示已經簽收了,這大多是因為(wei) 下車的時候快遞員直接就錄了簽收了,“因為(wei) 這樣在菜鳥那裏,快遞公司的數字會(hui) 很好看,說明速度快。”

而在菜鳥層麵,目前來看尚沒有辦法判斷這種數據的真實程度。因為(wei) 類似客戶的投訴往往是直接投訴到快遞公司的,並不會(hui) 針對菜鳥。

換句話說,至少菜鳥拿到的部分數據有可能是摻水的。這意味著,想要獲得更真實的數據並借此統籌全局,菜鳥還需要做更多功課。

快遞公司的另一個(ge) 不滿則來自於(yu) 當前整個(ge) 電商格局下自己“人微言輕”。“按照商業(ye) 慣例,我提供給你想要的快遞數據,你是不是也應該給我你的商戶數據,我也希望拿到這些數據,來便於(yu) 我開發產(chan) 品和業(ye) 務模式升級,但是你去問阿裏願意給我們(men) 嗎?”另一位快遞公司負責人抱怨道。

這確實是一個(ge) 讓快遞公司沮喪(sang) 的事實。阿裏包裹占據了全國包裹的60%,甚至高峰時候幾近80%,而“三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的簡稱)80%的業(ye) 務都來自淘寶,業(ye) 務依附關(guan) 係明晰。

一個(ge) 細節是,當天菜鳥江湖大會(hui) 上以“三通一達”為(wei) 代表的快遞公司齊聚一堂,甚至還舉(ju) 行了一場熱鬧的討論沙龍,但是順豐(feng) 的人全天都沒有出現在該活動現場。

但是在外界看來,更多的原因則是因為(wei) 順豐(feng) 並不從(cong) 屬於(yu) 阿裏這個(ge) 體(ti) 係。一位接近順豐(feng) 的人士稱從(cong) 一開始順豐(feng) 就非常警惕對於(yu) 阿裏的依賴,和“三通一達”不同的是,順豐(feng) 一直以來都是以利潤更為(wei) 豐(feng) 厚的商務件為(wei) 主。順豐(feng) 甚至以此為(wei) 依托延展出了電商、金融等一係列相關(guan) 業(ye) 務。

糾結和猶豫

有一點菜鳥自始至終非常篤定,那就是菜鳥是一家數據基因的公司,自己的優(you) 勢不是做物流而是大數據。按童文紅的話說:菜鳥從(cong) 一開始就立誌要做一家數據驅動型的公司,這一點從(cong) 未改變。

那麽(me) ,要不要介入其中?怎麽(me) 介入?這些問題在菜鳥內(nei) 部一度經曆了非常多的討論。

童文紅最終的決(jue) 定是應該介入,否則鏈條形成不了閉環。在她看來,正是“因為(wei) 大家都不清楚怎麽(me) 做,這時候你要做一個(ge) 標杆出來”這正是菜鳥介入的價(jia) 值。

她不曾談及的另一個(ge) 層麵的意思是,相比阿裏對於(yu) 物流方麵提升的緊迫要求,快遞行業(ye) 自我革命的動力和能力並不那麽(me) 足,麵臨(lin) 的桎梏亦非常大。

國內(nei) 民營快遞企業(ye) 以家族企業(ye) 居多,轉型的動力並不明顯。而過去一直以來的加盟製,也讓其在管理上本身就毛病非常多。“一個(ge) 措施你很難推廣下去,下麵很多加盟網店有他自己的土打法,你說你推廣信息化,他們(men) 願不願意做、會(hui) 不會(hui) 做都是一個(ge) 關(guan) 鍵。”一位圓通內(nei) 部人士如此說道。

而菜鳥則必須邁出這一步,消費層麵對於(yu) 阿裏物流的詬病已經由來已久。而隨著競爭(zheng) 對手京東(dong) 自營物流的壯大,阿裏的物流短板越來越成為(wei) 雙方競爭(zheng) 的一個(ge) 後腿。這亦是為(wei) 何菜鳥大力自建倉(cang) 儲(chu) 的真正原因所在。而在諸如天貓超市這樣的樣本倉(cang) 儲(chu) 上,菜鳥自己更是前期直接來選定倉(cang) 儲(chu) 服務商和落地配公司。

而另一個(ge) 被業(ye) 界關(guan) 注和警惕的則是菜鳥母公司阿裏對於(yu) 物流行業(ye) 的一係列入股。

就在5月中旬,圓通獲得阿裏及雲(yun) 鋒基金入股,資金量高達數十億(yi) 元。而在此之前,星晨急便(已倒閉)、全峰、百世匯通等公司已經獲得阿裏的投資。這些阿裏係的快遞公司在阿裏的扶持下,業(ye) 務量增長極為(wei) 迅猛。

資本關(guan) 係的介入勢必使得雙方未來更加緊密合作。比如阿裏跟圓通不久前就聯合菜鳥開通了一條中韓貨運航線。而王文彬在談及對於(yu) 阿裏和圓通的投資時後亦表示:圓通的服務理念也是做一些承諾服務和時效服務,這和阿裏的理念是吻合的,他稱“阿裏想通過投資來給市場一個(ge) 方向標,讓我們(men) 跟菜鳥走”。

但在其他競爭(zheng) 同行快遞公司看來這更像一種變相扶持,他們(men) 擔心未來圓通在菜鳥這個(ge) 平台上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傾(qing) 斜。“比如將來的倉(cang) 配上‘落地配’到底找誰家,比如分析大數據後覺得某條路線消費力強但是運力有所空缺,這個(ge) 肥肉你率先告訴誰。”一位同行如此反問道。

對此,菜鳥方麵沒有明確回複。阿裏CEO張勇在5月28日菜鳥江湖大會(hui) 現場的一段發言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回應,他說:“阿裏會(hui) 更加旗幟鮮明地支持這一平台,隻有消費者滿意,阿裏才能夠在平台上獲得更多的生意。”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