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9 09:24:33 人民網

在經曆了2010年的中國航空業(ye) 巔峰之後,各航空公司進入了景氣度不斷下滑的通道,運力投入較快、航油價(jia) 格高和高鐵衝(chong) 擊等各種不利因素交織而來,經營業(ye) 績持續下滑。而2014年,受益於(yu) 原油國際價(jia) 格下跌、“一帶一路”的發展等,中國大型航空公司的業(ye) 績逐漸走出拐點。
經曆了長達5年的景氣下行周期後,國內(nei) 航空業(ye) 終於(yu) 迎來暖春。
近日,中國國航、東(dong) 方航空、海南航空相繼亮出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加上在4月23日發布一季報的南方航空,中國四大航在2015年第一季度淨利潤為(wei) 60.62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3億(yi) ,可謂是爆發式的增長。
因為(wei) 2014年第一季度,四大航空淨利潤的數字是-2.43億(yi) 元。
進入2015年,四大航空為(wei) 何能獲得如此喜人的成績。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首要因素是因為(wei) 油價(jia) 依然在低穀徘徊,航油成本占航企運營30%至40%的成本;其次,‘一帶一路’的發展使航運需求顯著上升。”
申正遠認為(wei) ,其中占主要因素的“一帶一路”涉及麵較廣,目前正處於(yu) 重要發展時期,不論是商務還是公務差旅數量都大幅提高,加大了航運需求。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中國旅遊業(ye) 發展迅速也對航運業(ye) 有較強帶動作用。”申正遠說。
不過,在航空研究員張之原看來,雖然目前四大航空獲得了高額利潤,但不容忽視的是,航空企業(ye) 目前高速增長態勢背後的因素在未來難以複製,因此航空企業(ye) 必須在未來挖掘出新增盈利點。“比如,加強服務質量,或者加強國際市場的布局”。
業(ye) 績回暖
2015年的第一季度,四大航空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60.62億(yi) 元的淨利潤充分體(ti) 現了我國航空業(ye) 迎來了“暖春”。
據四大航空的財報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增幅最大的是國航,國航第一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dong) 淨利潤為(wei) 16.75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07%。淨利潤最多的是南航,達到19.03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1.9%。
除此之外,東(dong) 航第一季度淨利潤為(wei) 15.64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62.9%。海南航空第一季度淨利潤為(wei) 9.2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7.42%。海航的淨利潤在四大航中增幅最慢,但在2014年第一季度海航的淨利潤為(wei) 1.75億(yi) 元,是四大航中最多的。
其實,早在去年,盡管麵對負增長的淨利潤,卻有多位航空公司人士和分析師預測,航空公司業(ye) 績最差時期已經過去,隨著油價(jia) 的持續下跌和人民幣的升值預期,2015年航空業(ye) 將回到新的複蘇起點上,主營業(ye) 務利潤料將逐步企穩回升。
銀河證券的分析師李軍(jun) 此前預計,考慮到航油成本下滑帶來的成本節約以及匯兌(dui) 損益的變動影響,預計2015年上半年行業(ye) 業(ye) 績將出現同比正增長,業(ye) 績最差的時點已經過去。如今看來,這些預測全部得到證實。
對於(yu) 2015年開篇獲得的喜人成績,四大航在年報中均表示,航油價(jia) 格較低是第一季度淨利潤大增的主要原因。航油是航空公司最大的可變成本,東(dong) 方航空2014年年報顯示,飛機燃料的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達37.97%。
《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稱,航空燃油成本在亞(ya) 洲航空公司運營成本中占50%,高於(yu) 全球30%左右的平均水平。航油價(jia) 格從(cong) 2014年6月開始大幅下跌,今年1月份時已下跌接近一半,達65.80美元/桶,這為(wei) 航空公司縮減成本提高利潤提供了契機。
在業(ye) 內(nei) 看來,淨利潤增長的另一個(ge) 重要原因是航空市場需求的旺盛,尤其是國際航線市場。據民航局4月18日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共完成總周轉量200.3億(yi) 噸公裏,同比增長14.8%。
與(yu) 此同時,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和假期“出境遊”升溫等利好因素帶動,國際航空運輸市場在第一季度共完成旅客運輸量964.8萬(wan) 人,同比增長36.0%,國內(nei) 航線旅客運輸量的增速則隻有10.4%。在2014年,中國內(nei) 地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首次突破1億(yi) 人次。
“旅遊人數的直線上升顯然會(hui) 對航運業(ye) 有較強帶動作用。”申正遠還表示,目前,中國航空業(ye) 基本已經進入到成熟期,未來的上升空間將與(yu) 國內(nei) 需求有較大關(guan) 係。
“由於(yu) 前幾年受到金融危機以及限製‘三公消費’影響,大部分航空企業(ye) 業(ye) 績不容樂(le) 觀,但隨著市場環境轉好,中國航空業(ye) 的景氣度將逐漸升高。”談到國內(nei) 航空業(ye) 的未來,申正遠很樂(le) 觀。
布局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如今國際航線的收入在四大航財報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據財報顯示,四大航2014年國際(地區)航線收入共達971.52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14%,增速高於(yu) 四大航主營業(ye) 務收入漲幅。
春秋航空宣傳(chuan) 部部長毛懿表示,從(cong) 航空公司發布的財報中可以看出,航空公司在海外布局所占據的利潤額度都比較高。雖然國際航空的利潤率比不上國內(nei) 航線的,但利潤率的增幅也非常迅速。
因此,業(ye) 績回暖後,四大航空也正努力加緊布局國際市場,進行一場緊張的內(nei) 部競賽。
今年3月26日,南方航空、廈門航空就與(yu) 荷蘭(lan) 皇家航空簽署合作協議。三方決(jue) 定在中歐航線市場上加強協作,實現代碼共享,由此三方將占據中歐航線市場20%的份額。海南航空也在3月26日發公告表示,與(yu) 波音公司簽77億(yi) 美元飛機訂單。海航計劃引進30架波音787-9飛機,用於(yu) 執飛北美地區國際遠程航線。
記者了解到,阿姆斯特丹是荷蘭(lan) 的首都,也是歐洲除倫(lun) 敦、巴黎、法蘭(lan) 克福外的第四大航空港。在中荷航線上,目前南航、廈航和荷航共運營著6條洲際航線。分別是由南航運營的阿姆斯特丹—廣州航線,南航、荷航共同運營的阿姆斯特丹—北京航線,廈航、荷航共同運營的阿姆斯特丹—廈門航線,以及荷航運營的阿姆斯特丹—上海/成都/杭州航線。
廈航董事長、總經理車尚倫(lun) 也對外表示,廈航將從(cong) 今年7月26日起,開通廈門—阿姆斯特丹的航線,這同時也是廈航的首條洲際航線。此外,廈航還將在2015年底前開通直飛悉尼的洲際航線,並且在2016年開通北美航線。
當廈門—阿姆斯特丹的航線開通後,廈門將成為(wei) 北京、上海、廣州外,中國大陸地區前往歐洲運力第四大的航點。隨著廈航將加入南航、荷航在中歐開展的代碼共享,3家航空公司會(hui) 在中歐間63個(ge) 航班上實現共享。
在張之原看來,這意味著中國國航在中歐航線上迎來了強有力的競爭(zheng) 者。“不過,有競爭(zheng) 才有進步,國內(nei) 航空也必須改變過去的增長模式,找到新的增長點了”。
記者了解到,國航方麵也不甘示弱,在5月1日開通了北京-明斯克-布達佩斯航線。航班號為(wei) CA721/2,班期為(wei) 1/3/5/7,由空客330-200執飛。這是目前中國內(nei) 地直達白俄羅斯、匈牙利的惟一航線,同時也是國航今年開通的第二條國際航線。此外,國航還將開通北京-墨爾本航線、北京-函館航線等,並重返非洲航線。
國航銷售部總經理馬春輝表示,國際航線的利潤率在上升,主要是由於(yu) 出境人數的增長、油價(jia) 保持在較低水平這兩(liang) 方麵原因。今年是國航史上新開國際航線最多的一年,國航也將由此成為(wei) 中國國內(nei) 惟一開通亞(ya) 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六大洲航線的航空公司。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