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9 09:23:49 河南日報

5月15日,鄭焦高鐵修武站候車大廳,自動檢票閘機已安裝完畢,質監人員拿著厚厚的表冊(ce) 一項項對照檢查,為(wei) 正式通車做準備。北邊400米遠的修武汽車客運站也在做各項準備,下了高鐵的遊客從(cong) 這裏可以直達雲(yun) 台山景區。
隨著全長77.8公裏的鄭焦高鐵即將開通,焦作市開始步入以高鐵為(wei) 代表的大交通時代。
焦作的鐵路史有110多年,擁有我省第一條鐵路——道清鐵路,境內(nei) 新月鐵路橫貫,是國家重要的煤運通道,客貨混運,運力已近飽和。雖與(yu) 省會(hui) 鄭州一河之隔,但沒有直達列車,繞道新鄉(xiang) 路程拉長到143公裏,市民坐火車出行並不方便。
坐擁雲(yun) 台山、神農(nong) 山、青天河等5A景區,焦作2014年共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3298.81萬(wan) 人次。境內(nei) 高速公路、幹線公路裏程和密度均高於(yu) 全省平均水平,但由於(yu) 列車客運不足,旅遊等現代服務業(ye) 的發展受到製約,交通對全市轉型的支撐作用不足。
2008年起,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焦作市先後謀劃實施了鄭焦城際鐵路、桃花峪黃河大橋等項目。2013年,焦作將鐵路、公路建設納入十大建設範疇。隨著桃花峪黃河大橋、鄭雲(yun) 高速武陟段建成通車,鄭焦高鐵開通也進入倒計時。焦作海關(guan) 、孟州德眾(zhong) 保稅區的建成運營,將焦作通往世界的大門開到了家門口。
為(wei) 了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機遇,積極聯通中原城市群與(yu) 太原城市群,對接鄭州航空港,強化與(yu) 鄭州等周邊城市的融合發展,焦作市開始謀劃構築大交通格局。
“以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構建區域性交通樞紐為(wei) 目標,計劃到2020年基本形成‘十’字形快速鐵路網和‘三橫三縱’高速公路網。”焦作市發改委副主任王樹人向記者介紹:“通過智慧交通建設,實現多式聯運、零距離換乘,無縫化對接,推進公眾(zhong) 出行服務、貨運與(yu) 物流服務現代化。”
焦作“十”字形快速鐵路中,長344.961公裏的鄭太高鐵焦作—太原段,是我省“米”字形鐵路的重要一筆,預計明年動工,2020年建成通車後焦作至太原最快1.5小時即可到達;新鄉(xiang) —焦作—濟源城際鐵路已獲國家批複;雲(yun) 台山支線前期工作穩步推進;以市內(nei) 運煤鐵路為(wei) 基礎的市區軌道交通、市域鐵路、旅遊專(zhuan) 線項目也在積極謀劃中。“三橫三縱”高速,武陟到雲(yun) 台山高速公路主體(ti) 工程進度過半;林州至焦作高速公路焦作段(南太行繞城高速)有望年內(nei) 開工,將進一步整合沿線旅遊、工業(ye) 和礦產(chan) 資源,加快太行山潛山區的發展。
為(wei) 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提升大交通優(you) 勢,今年2月,由浪潮集團與(yu) 焦作市合作建設的焦作雲(yun) 計算中心建成,焦作引進銀江智穀運營團隊負責全市智慧交通、智慧旅遊等智慧城市具體(ti) 項目的建設、運營,以推動全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yun) 計算、電子商務等與(yu) 大交通的融合發展。
“有了基於(yu) ‘互聯網+’技術大交通的基礎支撐,依托焦作市的工業(ye) 產(chan) 業(ye) 、旅遊資源優(you) 勢,焦作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必將進一步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必將提速。”焦作市委書(shu) 記孫立坤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