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2 09:51:11 河南商報

鄭州物流公司接連出事,背後究竟有哪些原因?
實際上,物流行業(ye) 總出事,還有很多其他方麵的原因,比如門檻低行業(ye) 亂(luan) ,比如“婆家”雖多可管事兒(er) 的卻很少,比如屢遭拆遷而拿地困難等。
一名商戶的艱難追款路
鄭州物流公司卷款跑路,受害的是那些曾對他們(men) 寄予厚望的商戶。
貨款收不回來,商戶們(men) 怎麽(me) 維權呢?昨日一名商戶向河南商報記者講述了他討款的艱難。
這名商戶姓趙,被亞(ya) 通物流欠貨款一萬(wan) 多元。他說,上個(ge) 月得知亞(ya) 通物流出事後就慌了,想要討個(ge) 說法,先是給市長熱線打電話,工作人員告訴他,市長熱線隻能協調,會(hui) 對他反映的事進行協調處理。心裏沒底,他又找到派出所,工作人員則答複,這屬於(yu) 經濟糾紛,並且亞(ya) 通物流會(hui) 繼續營業(ye) ,沒法立案。
直到4月下旬的一天,在鄭州市管城區政府及其下屬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的見證下,亞(ya) 通物流董事長李鳳彬與(yu) 商戶代表在十八裏河鎮政府就兌(dui) 款協商達成大致意見:5月20日前,亞(ya) 通物流將累計兌(dui) 付30%貨款;8月20日之前,再兌(dui) 付30%貨款;年底前,結清所有貨款。
“馬上到期限了。”他說,對於(yu) 最終結果,他心裏還是沒底。
企業(ye) 稱拆遷致巨大損失
而在物流業(ye) 內(nei) ,企業(ye) 也是一肚子的委屈,比如不斷遭遇拆遷接連蒙受損失。
亞(ya) 通物流就如此闡述他的遭遇。
2010年5月,鄭新快速通道征遷,亞(ya) 通物流所在的管城區十八裏河鎮小王莊西北角占地40畝(mu) 的1號物流園區處於(yu) 拆遷範圍,其中,有2萬(wan) 平方米的物流倉(cang) 庫為(wei) 剛建成不久。2010年6月,亞(ya) 通物流遷至位於(yu) 南四環的管城區十八裏河鎮南小李莊村。
到了2012年底,亞(ya) 通物流在該村農(nong) 貿市場東(dong) 鄰建成2號物流園區。經營了6個(ge) 月後,因紫荊山南路改造,2號物流園區於(yu) 2013年5月再次拆遷。
至此,拆遷並沒有結束。2014年7月,因為(wei) 管城區政府儲(chu) 備地項目(二期),位於(yu) 南小李莊村西北入口處的3號亞(ya) 通物流園區又遇拆遷。
同樣是2014年7月,因紫荊山南路(二期)項目改造,位於(yu) 南小李莊村東(dong) 溝的4號亞(ya) 通物流園東(dong) 區也在拆遷範圍。
根據亞(ya) 通物流的說法,拆遷除了造成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還嚴(yan) 重破壞了公司員工隊伍的穩定性,無論從(cong) 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實力上說,連續遭遇拆遷,對亞(ya) 通物流而言,都是“滅頂之災”。
物流屢遭拆遷引發行業(ye) 共鳴
這也引發物流行業(ye) 對屢遭拆遷的共鳴。
“在城市擴圍過程中,物流公司屢屢拆遷。”今年5月6日,主要由鄭州本土中小物流企業(ye) 組成的中國國際商會(hui) 河南物流商會(hui) 成立,該商會(hui) 會(hui) 長田連啟在成立儀(yi) 式上致辭時,麵對台下數百名物流業(ye) 者,也提到物流公司屢遭拆遷的問題。
而在他致辭前,到會(hui) 的河南省交通物流協會(hui) 秘書(shu) 長史強也提到,在鄭州批發市場外遷以及城市改造過程中,物流企業(ye) 經曆拆遷、搬家、再拆遷、再搬家的循環。
“鄭州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ye) 處於(yu) 拆遷帶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國際商會(hui) 河南物流商會(hui) 秘書(shu) 長袁伯合介紹,他辦的長順物流也曾多次遭遇拆遷。
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guan) 人士在接受采訪時也認可這一現象。他說,鄭州本土物流遇到的最重要問題就是經營場所常拆遷、搬遷,“這麽(me) 多年來不斷在提。”
“拆遷受損跟代收貨款是兩(liang) 碼事,不相關(guan) ,代收的貨款是商戶的,物流公司得還。”受損商戶對於(yu) 物流企業(ye) 屢遭拆遷作出如此反應。
門檻低、行業(ye) 亂(luan) ,夫妻搭檔買(mai) 輛車就做起物流
與(yu) 屢遭拆遷對應的是行業(ye) 的小、散、亂(luan) ,企業(ye) 成長過程中拆遷越多,發展自然就受影響。“鄭州本土90%都是小物流公司。”袁伯合稱。
在鄭州從(cong) 事物流行業(ye) 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鄭州很多物流公司都是夫妻檔,“兩(liang) 個(ge) 人,一台車,就幹起物流”。
“多數企業(ye) 都是在城鄉(xiang) 接合部租用的場地。”袁伯合介紹,這是因為(wei) 物流用地價(jia) 格要低、交通便利,而開發相對落後的管城區南部,就成了鄭州物流集散地。
他的說法同樣得到了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guan) 人士的證實。
該人士說,目前鄭州經過行政許可的物流公司總部不足800家,對應的有備案的分支機構有1300家,並且85%以上是商貿型物流公司,靠近批發市場,而其中管城區集中的物流企業(ye) 及分布數量位居第一。
對於(yu) 去年以來出現的物流跑路,這名人士評價(jia) ,“跑路的比例小,但影響大。”
想有穩定經營場所
卻無力拿地
而行業(ye) 的小、散、亂(luan) ,所引發的問題不止於(yu) 此。“為(wei) 啥我要建自己的物流園?我也想幹大,想發展物流,必須有自己的家。”亞(ya) 通物流董事長李鳳彬曾這樣說。
但對行業(ye) 而言,想有一個(ge) 穩定的經營場所,卻是遙不可及的夢。“鄭州市規劃的都是大型物流,並沒有規劃適合中小型物流企業(ye) 的用地。”有業(ye) 內(nei) 人士說。
更為(wei) 尷尬的是,即便政府部門規劃的有土地,企業(ye) 也往往達不到拿地的條件。“有些規劃的物流用地,每畝(mu) 地的投資強度為(wei) 300萬(wan) 元。”鄭州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物流運營副總經理王玉軍(jun) 介紹,這不是一般企業(ye) 能承擔的。
“並且,有些還規定,建築還不低於(yu) 4層,每畝(mu) 地納稅額不少於(yu) 20萬(wan) 元。”河南潤之新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誌強稱。“還有容積率、帶動的就業(ye) 等指標。”史強說,很多企業(ye) 每年納稅非常少,有些企業(ye) 的手續都不全,土地不是想拿就能拿的。
“婆家”多管事的少
不過,連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guan) 人士都承認的是,這麽(me) 多年來,本土零擔物流行業(ye) 幾乎沒得到過什麽(me) 支持。
根據鄭州市機構編製委員會(hui) 2011年的有關(guan) 文件,鄭州市發改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擬定現代物流業(ye) 發展戰略、規劃等,道路運輸管理局負責物流企業(ye) 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資質核準,商務局組織實施全市物流業(ye) 發展規劃、研究擬定加快物流業(ye) 發展政策,工商局審核頒發物流企業(ye) 營業(ye) 執照。但上述部門卻各有說法。
鄭州市商務局一倪姓工作人員說,物流業(ye) 的規劃、監管等工作都已劃到鄭州市發改委,他們(men) 有一個(ge) 專(zhuan) 門部門負責物流行業(ye) 工作。鄭州市發改委相關(guan) 人士則稱,企業(ye) 反映的拿地、拆遷等問題,涉及國土、規劃等多個(ge) 部門,而物流公司“跑路”後,公安機關(guan) 往往以經濟糾紛進行界定,不予立案。
“鄭州的物流,很多部門都在管,也都不管。”鄭州一家商貿公司的陸先生認為(wei) ,物流行業(ye) 缺少的,不僅(jin) 僅(jin) 是代收貨款方麵的規範。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