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創建物流金融誠信體係營造誠信互利商業生態

發布時間:2015-05-07 09:20:25 中國儲(chu) 運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隨著我國物流金融的迅猛發展,公信力缺失,信用難以保障,重複質押、重複買(mai) 賣、重複擔保事件多有發生,這給金融機構、物流企業(ye) 等參與(yu) 方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因此搭建一個(ge) 開放、公信、權威、第三方的物流金融平台來規避相關(guan) 風險、規範行業(ye) 秩序、破解物流金融發展困局成為(wei) 業(ye) 內(nei) 期待已久的需求,由此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應運而生。
  平台打造行業(ye) 公信力
  根據《2011~2015年中國物流金融市場前瞻與(yu) 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物流金融市場約有7萬(wan) 億(yi) 元的發展空間,潛力巨大。然而業(ye) 內(nei) 人士都知道,2012年~2014年在大宗生產(chan) 資料領域出現了大量同一批貨物重複質押、重複買(mai) 賣、重複擔保的風險事件,這些風險事件在行業(ye) 內(nei) 迅速傳(chuan) 導,集中爆發了以上海鋼貿危機、青島港銅危機、廣州紙業(ye) 危機為(wei) 代表的重大危機,令物流企業(ye) 和金融機構損失慘重,損失金額數以千億(yi) 計,直接導致大量銀行和物流企業(ye) 大幅縮減或暫停相關(guan) 的物流金融業(ye) 務,使得目前物流金融行業(ye) 處於(yu) 發展20年以來的最低穀。
  在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總策劃者、华体会体育客服电话多少副會(hui) 長、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金融專(zhuan) 業(ye) 委員首任會(hui) 長劉景福看來,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主要是由於(yu) 行業(ye) 內(nei) 整體(ti) 公信力缺失、誠信不足造成的。如何打造物流金融行業(ye) 的誠信體(ti) 係,如何進行誠信體(ti) 係相關(guan) 商業(ye) 模式的創新,引發了他深刻的思考,“單純的協會(hui) 與(yu) 政府推動,不如通過合適的商業(ye) 模式來推動”,“要盡快搭建開放、公信、權威、第三方的物流金融平台。”在此形勢下,經商務部、銀監會(hui) 、北京市商務委等政府部門的指導,由中國銀行業(ye) 協會(hui) 、华体会登录界面聯合支持推出的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於(yu) 2012年年底啟動研發。
  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自啟動研發以來,經過多次組織銀行業(ye) 集中研討,積極吸取相關(guan) 意見和建議,在業(ye) 內(nei) 達成了共識——該平台是國內(nei) 首創的物流金融平台,是防控物流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對促進物流金融業(ye) 務的規範、健康發展意義(yi) 重大,
  劉景福認為(wei) ,建設這樣的平台,通過銀企信息的融合與(yu) 公開,降低物流金融的運作風險,規範和完善物流金融行業(ye) 秩序,拓展企業(ye) 融資渠道,不僅(jin) 可以提高我國現代服務業(ye) 的競爭(zheng) 能力和服務水平,解決(jue) 當前突出的公信力缺失問題,而且還可以提升政府行業(ye) 監管的能力與(yu) 手段,服務政府相關(guan) 決(jue) 策,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及多樣化的物流金融行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
  獨具優(you) 勢的公信力平台
  相比較國內(nei) 目前現存的一些平台,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自誕生起就有著其獨特的優(you) 勢,從(cong) 其幾方麵的創新也可以看出在業(ye) 內(nei) 無可取代的地位。
  第一,從(cong) 運營構架上做創新。從(cong) 國際經驗來看,由行業(ye) 協會(hui) 主導的公共服務平台,可以有效地形成公平、公正、公信力的市場化運作,而且在《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中也提出了市場運作,政府引導原則。由此,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采用了新型的運營構架:由中國銀行業(ye) 協會(hui) 、华体会登录界面、中國倉(cang) 儲(chu) 協會(hui) 聯合支持並參股,由中物動產(chan) 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運營。從(cong) 而實現了多協會(hui) 參與(yu) 、企業(ye) 化運作的重要目標。
  第二,由三大行業(ye) 協會(hui) 主導建立存貨權屬的統一公示係統,所有的金融機構、第三方擔保品管理企業(ye) 、存貨所有權人,可以把存貨相關(guan) 權屬(質權、所有權)在平台上進行統一公示,由此打造一個(ge) 契約性、自律性、非法律強製性的獨立第三方平台,通過第三方證明的形式,證明已經實現交付並占有質物的客觀性——這就是風險事前控製的措施。
  第三,僅(jin) 有初始的存貨權屬公示遠遠不足,因為(wei) 存貨在倉(cang) 儲(chu) 管理中是動態變化的,需要通過對接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現貨交易係統、結算支付係統等來動態跟蹤相應的業(ye) 務數據,並自動進行數據提取,自動在平台上進行公示,無需用戶再手工登記,從(cong) 而實現動態的存貨狀態跟蹤——這就是風險事中控製的措施。
  第四,如果存貨相關(guan) 的業(ye) 務及融資發生違約或逾期,相關(guan) 的倉(cang) 庫管理方、存貨交易方、擔保融資方都會(hui) 按照嚴(yan) 格的法律途徑進行公示,而且通過與(yu) 各個(ge) 現貨交易市場對接,對不良質物進行快速處置——這就是風險事後控製的措施。
  可以看出,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正是通過運營構架、事前風控、事中風控、事後風控等四個(ge) 方麵,建立一個(ge) 適合物流金融行業(ye) 的誠信體(ti) 係。那麽(me) 有了適合的誠信體(ti) 係,如何營造與(yu) 誠信相關(guan) 的多贏互利的商業(ye) 模式呢?
  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台定位為(wei) 一個(ge) 覆蓋全行業(ye) 、全國範圍的數據共享平台,其商業(ye) 模式是通過存貨擔保權的登記公示服務,把物流金融的兩(liang) 大主體(ti) ——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ye) 聚集過來,再通過整合了包括貨權公示、物聯網監管、倉(cang) 儲(chu) 管理、倉(cang) 單流轉、現貨交易、存貨質檢、價(jia) 格預警、價(jia) 格保險、征信融資、不良處置等全過程的物流金融產(chan) 品鏈條,為(wei) 物流金融的所有市場參與(yu) 方提供雲(yun) 服務,並為(wei) 各市場參與(yu) 方提供一個(ge) 開放型的業(ye) 務合作平台。
  在收費模式上看,平台通過向中小企業(ye) 以租賃雲(yun) 服務的方式開放所有的物流金融產(chan) 品,並對接金融機構的在線融資服務,這樣平台每月向中小企業(ye) 隻收取低廉的雲(yun) 服務使用費用,從(cong) 而幫助中小企業(ye) 低成本地開拓物流金融業(ye) 務。而且平台前期的產(chan) 品投入主要是政府項目支持,目前已經投入並完成上線運營。
  相信隨著該平台功能的不斷完善以及服務模式的進一步成熟,將加快推動國內(nei) 建立一個(ge) 適合物流金融行業(ye) 的誠信體(ti) 係,並且營造出一個(ge) 誠信互利的全開放的商業(ye) 生態。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