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24 10:03:06 賽柏藍

在市場和行業(ye) 政策的雙重調節作用下,我國醫藥流通行業(ye) 將麵臨(lin) 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洗牌。2015年,醫藥流通行業(ye) 洗牌正開始上演,今年或許將成為(wei) 醫藥流通行業(ye) 的分水嶺。
稅務部門嚴(yan) 打虛開增值稅發票
4月1日,增值稅發票管理新係統開始在全國全麵推開。這一從(cong) 構想到實踐已曆時10個(ge) 月,據稅務部門有關(guan) 人士介紹,新係統將成為(wei) 開“陰陽票”等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殺手鐧。
同時,新係統還有具有實時、動態監管等職能。據稅務部門舉(ju) 例稱,3月11日,有一家公司虛開了第一張增值稅發票。3月23日,風控信息就主動推送稅務所。這種情況,他們(men) 原來最早也要1個(ge) 月才能知道。
最近幾年,虛開發票尤其是增值稅發票一直是稅務部門的嚴(yan) 查的重點。去年,河北省國稅局通報的一起虛開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的涉稅違法案件,涉案金額6.45億(yi) 元,十多家醫藥經銷企業(ye) 淪陷。今年河南流通企業(ye) 迎來審計潮,不少公司因此陷入困境,公司負責人遠走他鄉(xiang) 。
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等21個(ge) 部門聯合簽署《關(guan) 於(yu) 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對稅務機關(guan) 公布的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18項聯合懲戒措施,嚴(yan) 打稅收違法。
GSP認證大限+嚴(yan) 厲飛行檢查
今年是GSP認真的最後一年,近日,江西局取消了18家醫藥商業(ye) 公司的GSP證書(shu) ,其原因就是GSP證書(shu) 已經到期,未通過新版的GSP認證。
在認證之外,嚴(yan) 厲的飛行檢查也成為(wei) 懸在醫藥流通企業(ye) 頭上的利劍,隨時可能掉下,給不規範的商業(ye) 公司沉重一擊。在CFDA的官方網站撤銷GSP認證欄的頁麵的首頁也幾乎全部都是廣東(dong) 局撤銷GSP認證的公告,僅(jin) 今年就有17家醫藥公司被廣東(dong) 局撤銷了GSP證書(shu) 。
二次議價(jia) 遍地開花
雖然目前國家允許二次議價(jia) 的是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省市,但是,二次議價(jia) 帶來的利潤空間對醫療機構刺激作用極大,除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療機構外,二次議價(jia) 有遍地開花之態勢。要求醫院返點已經成了必然。這必將大大壓縮醫藥公司的利潤空間,一些實力不強恐怕會(hui) 因此被退出市場。
藥房托管擠壓生存空間
在二次議價(jia) 之外,藥房托管之勢也是來世洶湧。在給予醫藥托管的流通商以壟斷的地位的同時,醫院往往要求商業(ye) 公司給巨額的保證金,甚至還附加要求商業(ye) 公司改造醫院建築、設備等要求,這都要求醫藥商業(ye) 公司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中小商業(ye) 公司往往難有此實力,而醫院市場被壟斷後,醫藥商業(ye) 公司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
兩(liang) 票製抬頭
雖然財政部專(zhuan) 員在報告中否定了兩(liang) 票製有利於(yu) 降低藥價(jia) ,並無異於(yu) 改變藥價(jia) 貴的現狀,但是衛計委的主任在表態時,一直強調要規範醫藥流通領域,而今年2月底發布的國務院公立醫院招標采購指導意見,減少流通環節仍被視為(wei) 解決(jue) 藥價(jia) 貴的方案之一,甚至提出來的一票製,在最新的寧夏招標指導意見中就提出了要實行兩(liang) 票製。
還有激進的福建在醫改要點中就提到全省遴選11家,其他地方再從(cong) 11家中選配送。要知道,現在公立醫院,從(cong) 基層到三甲,都要集中采購、配送如果隻有11家的話,其他企業(ye) 隻能選擇剩下為(wei) 數不多的民營醫院、藥店等的配送市場,競爭(zheng) 將會(hui) 尤其激烈。
配送商遴選
作為(wei) 醫改試點安徽省的一項政策就是配送商遴選,供應商重新洗牌。安徽基藥招標未選擇供應商,都是由藥企自己選擇供應商,現在很多地方都隻招三個(ge) 甚至一個(ge) 配送商,遴選配送商對藥品集中供應。配送商遴選主要目的是為(wei) 了降價(jia) ,把二次議價(jia) 的價(jia) 格給降下來,也是拿市場換價(jia) 格意思。
安徽省衛計委主任於(yu) 德誌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就表示,改革前,蕪湖市屬8家公立醫院與(yu) 100餘(yu) 家藥品配送企業(ye) 進行合作,改革後逐步降至3家。據了解,安徽省現有獨立和非獨立法人藥企近600家。2014年,安徽省有275家配送企業(ye) 參與(yu) 縣級公立醫院配送,平均每家縣級醫院15家,城市公立醫院20家~30家。實行藥品帶量采購政策,將觸動醫藥領域原有流通模式,最終導致大量藥品流通企業(ye) 退出市場。
未來隨著二次議價(jia) 的遍地開花,作為(wei) 降低藥價(jia) 的有效手段,不排除遴選配送商的做法也會(hui) 得到大範圍推廣。
醫藥反腐
醫療反腐目前仍在升級,目前嚴(yan) 查醫生收受紅包仍是反複的重點,醫生拿藥商回扣的比較多見,現在一旦醫生被查,送回扣的醫藥公司也會(hui) 因此受到牽連。今年年初,海南省公布的醫療賄賂案中,就是因為(wei) 嚴(yan) 查一家醫院的醫療設備科科長,順藤摸瓜,扯出了4家醫藥商業(ye) 公司的行賄案。
誰還能活?
上述7大因素的影響下,中國醫藥流通行業(ye) 將會(hui) 迎來真正的市場大洗牌,不少醫藥公司將會(hui) 因此死去。據媒體(ti) 報道,目前全國有萬(wan) 家的醫藥企業(ye) ,各省一般兩(liang) 到三家穩定的大型醫藥商業(ye) 公司,全國加起來總共有100多家,這些預計將會(hui) 成為(wei) 來市場贏家,未來給9000多家醫藥商業(ye) 公司留下的生存機會(hui) 並不多。未來中小流通商隻有兩(liang) 種或許還能活下去:
1,市級地方龍頭目前還有一些生存空間。這主要得益於(yu) 地方保護。例如蚌埠是在遴選配送商時規定,總共10家配送企業(ye) ,其中當地有5家,在製定遴選政策時也給予當地企業(ye) 不少優(you) 惠條件。
2,有一定門路的商業(ye) 公司,中國醫藥市場並不完全市場化,還有一些政府幹預,政府幹預背後總會(hui) 有一些人、公司能夠生存,你懂的。
如果在這兩(liang) 方麵都沒有足夠實力,未來路在哪裏?被招安!大型醫藥商業(ye) 公司兼並,然後整體(ti) 運營歸屬到總部劃定的區域性公司架構,在總部的規劃內(nei) 分銷、配送藥品。賣公司得一筆錢,然後轉型職業(ye) 經理人,這或許是一條路徑。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