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傳統物流業如何向“互聯網+”轉型?

發布時間:2015-04-09 11:00:33 新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互聯網技術整合了物流資源,就會(hui) 產(chan) 生新的行業(ye) 變革。”當“互聯網+”概念不斷擁抱和改造傳(chuan) 統行業(ye) 時,物流業(ye) 也不例外。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傳(chuan) 統的物流行業(ye) ,在一些互聯網物流信息平台崛起的影響下,正在提升運行效率,轉變行業(ye) 生態。
  “物流業(ye) 是向互聯網轉型非常慢的行業(ye) 。”定位為(wei) 互聯網物流的福佑卡車創始人單丹丹對記者直言,物流業(ye) 一直是個(ge) 傳(chuan) 統的行業(ye) 。我國第三方物流貨主的外包率很高,經過了層層外包,給到物流經紀人和貨運司機的利潤空間非常狹窄,絕大多數第三方物流承擔著二傳(chuan) 手的角色,推高了居高不下的物流費用。
  為(wei) 此,單丹丹創立了福佑卡車項目,以互聯網的理念和技術,實現貨物運輸的快速匹配,提高原有物流生態圈效率。“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司機可以節約了大量的等貨時間,降低了空駛率,企業(ye) 運貨的費用也要比以往低20%至30%。”她對記者透露,目前這一項目已經獲得了300萬(wan) 美元的A輪融資,計劃在今年年底前覆蓋到全國20個(ge) 城市。
  近一兩(liang) 年來,陸續有企業(ye) 或創業(ye) 者推出互聯網車隊、互聯網整合物流園區或互聯網物流交易平台,成為(wei) 以互聯網模式融入到傳(chuan) 統物流的商業(ye) 模式,蘊含了巨大的商業(ye) 潛力。
  當前,我國物流業(ye) 的傳(chuan) 統格局亟待變革。一方麵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华体会登录界面於(yu) 去年年底發布的《中國采購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10.2萬(wan) 億(yi) 元,占GDP的比重約為(wei) 17.9%,不僅(jin) 高於(yu) 美國、日本、德國等經濟發達國家,而且跟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當的金磚國家相比也偏高。另一方麵,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的收入水平偏低,行業(ye) 生態亟待改變。
  專(zhuan) 家表示,解決(jue) 這一難題的關(guan) 鍵在於(yu) 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即互聯網物流的發展。重慶工商大學教授黃輝認為(wei) ,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物流多是以“點到點”運輸為(wei) 主,而現在生產(chan) 經營活動更加多元化,使得傳(chuan) 統物流配送在運輸效率、時間成本上無法滿足需求。但物流業(ye) 和互聯網結合後,就可以以通過網絡平台來協調貨物和運力間的配送關(guan) 係,形成“互聯網+物流”的方式,實現物流業(ye) 的變革轉型。
  一些公司開始在“互聯網+”中尋找物流業(ye) 新商機。在浙江嘉興(xing) ,一家物流公司開發了一款APP產(chan) 品,貨車司機或是有貨運需求的企業(ye) ,可以通過此程序查詢貨車位置、加入“我的車隊”、發起運輸任務,在企業(ye) 與(yu) 貨車之間實現快速無縫對接。
  長期關(guan) 注互聯網領域的宏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易歡歡對記者表示,預計“互聯網+金融+產(chan) 業(ye) ”將重構各行業(ye) 的格局,孕育出一批千億(yi) 乃至萬(wan) 億(yi) 市值的公司。產(chan) 業(ye) 互聯網中的智能製造、物流平台、交易平台和增信平台等與(yu) 金融相結合,將產(chan) 生更高的附加值。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