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26 09:55:32 中國江西網

1691.41萬(wan) 件和2681.35萬(wan) 件,這是我省1月份和2月份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累計額,同比分別增長63.94%和25.45%。
然而,在快遞業(ye) 務持續增長的背後,有一種尷尬日益凸顯:兩(liang) 輪電動車載貨少,麵包車成本高、送貨沒地方停,電動三輪車難上牌、不能進市區,快遞員該選擇什麽(me) 樣的“輪子”來保證派送時效?
一家快遞企業(ye) 每年繳交通罰款數萬(wan) 元
每天開著電動三輪車在紅穀灘各小區和寫(xie) 字樓派件,一天派2次,每次送大約50個(ge) 包裹,這是京東(dong) 快遞員徐祥歡日常工作。
送貨路上,每次看到交警,徐祥歡心裏便緊張,因為(wei) 按照南昌市有關(guan) 規定,電動三輪車在市區禁行。“去年8月,我去一商場送貨,把車停樓下後,回來發現車被交警扣了。” 徐祥歡說,那一次,他被罰了1000元錢。
“用兩(liang) 輪車送貨的話,一天要往返取貨點很多趟,大件包裹還裝不下。”徐祥歡告訴記者,考慮到送貨方便,他每天還是冒著被扣車的風險用三輪車送貨。
據圓通速遞南昌分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因為(wei) 快遞員駕駛電動三輪車進入禁行區域,去年該公司共有20多輛車被扣,罰款繳了好幾萬(wan) 。
該負責人表示,快遞員一般要入戶投遞包裹,用麵包車送貨的話,停車是個(ge) 大問題。用電動三輪車,又經常違規。“用兩(liang) 輪電動車送貨,有時快遞員送完貨回來發現連車帶貨全沒了,因為(wei) 有一些專(zhuan) 對電動車下手的小偷。”
業(ye) 內(nei) 人士盼快遞車標準真正落地
記者從(cong) 省郵政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我省快遞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約為(wei) 3萬(wan) 人,其中,快遞員占八成左右。而快遞車遭遇的尷尬,並不僅(jin) 在我省出現,在全國範圍內(nei) ,快遞車輛運行均處於(yu) 一個(ge) 灰色地帶。
去年3月,南昌曾出台規定,對快遞機動車輛實行備案登記製度。根據新規,南昌市所有從(cong) 事快遞服務的機動車,必須按規定噴塗標識並在公安車管部門取得上路通行證。而對於(yu) 投入快遞行業(ye) 使用的電動三輪車和兩(liang) 輪電動車,我省各地目前尚無具體(ti) 標準化管理規定。
據記者觀察,在南昌,對於(yu) 快遞三輪車的規範問題,申通、圓通、天天等快遞公司大多已經在本公司內(nei) 使用了統一標識、型號的快遞車。圓通負責人表示,他們(men) 公司的快遞用車由加盟公司自己購買(mai) ,按照企業(ye) 的要求,配帶封閉貨箱、公司標識。在行駛時,公司也會(hui) 要求車輛遵守交通法規,不得闖紅燈、逆行、超速等。不過,由於(yu) 沒有牌照,快遞三輪車一般都處於(yu) “裸奔”狀態,不少快遞員仍擔心在送貨過程中會(hui) 被查處。
快遞專(zhuan) 用電動三輪車到底有沒有相關(guan) 標準?記者獲悉,去年9月,我國首部快遞專(zhuan) 用電動三輪車行業(ye) 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了快遞三輪車的車型、尺寸和車速等多項指標。但此標準並非強製性標準,在從(cong) 生產(chan) 備案到上牌運營等多個(ge) 環節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各地快遞企業(ye) 都尚未“買(mai) 賬”。
“現在幾乎找不到任何企業(ye) 可以生產(chan) 符合標準的快遞專(zhuan) 用電動三輪車的,而且電動三輪車也沒法辦理牌照和駕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南昌某快遞企業(ye) 負責人稱,隻要有了標準車,交通部門也認可,哪怕再貴,大多數快遞公司也願意大批量購買(mai) 置換。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