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24 09:46:09 每日商報

茶葉電商之路,看似風光,其實“不好走”
浙江年銷售額2000萬(wan) 以上茶企僅(jin) 2%
快遞專(zhuan) 車隊日日“跑山”
西湖龍井陸續開采上市,與(yu) 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微商”成了新茶銷售新主力,正逐步開辟一條別樣的營銷之路。
為(wei) 了讓這些新茶異地最快到達,近日,順豐(feng) 快遞專(zhuan) 門派出10輛車,每日進出龍井、翁家山、梅家塢等地“跑山”,為(wei) 的就是能將新茶當天送到買(mai) 家手上。
快遞的舉(ju) 措從(cong) 側(ce) 麵體(ti) 現茶葉電商的快速發展,然而電商之路並不好走,尤其是茶葉,西湖龍井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杭產(chan) 知名茶葉電商企業(ye) 藝福堂年銷售額達2.5億(yi) 元,雖然它超過了2014西湖龍井第一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總值,但它靠的卻是花草茶,袋泡茶其次,茶葉再次之。
茶葉電商之路不好走的原因在哪?產(chan) 量、產(chan) 品屬性等都是局限,盡管如此,仍有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5-10年後,茶葉(非花草茶、袋泡茶)也能在電商渠道獲得銷售的爆發式增長,因為(wei)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的花草茶消費群體(ti) 未來會(hui) 成為(wei) 中高檔茶葉的潛在消費者,他們(men) 有網購習(xi) 慣,能推動其在電商渠道的銷售。
快遞公司開車入茶園
“微商”成今年茶葉銷售“新主力”
早上8點多,10輛順豐(feng) 快遞車開進龍井、翁家山、梅家塢等地茶園。茶農(nong) 們(men) 將前一晚炒好的新茶打包,當天下午3點前,這些包裹即被送至北京、深圳、廣州等地的買(mai) 家手上。
順豐(feng) 快遞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這是杭州分公司第一次安排車隊“跑山”,以前當日件隻能送達周邊地區,考慮到龍井茶的特殊性,今年特地開通五大城市的當日件,首重費用為(wei) 150元。
“現在每天僅(jin) 龍井茶包裹就有七八百件。”負責人表示,專(zhuan) 車收件會(hui) 持續到清明節後。
90後微商高逸帆也是順豐(feng) 快遞的客戶。“翁家山村獅峰山龍井茶上市。我家師傅每天清晨上山收購鮮葉,手工炒製。”——3月12日,高逸帆在朋友圈貼出消息,他家的龍井頭茶賣3200元/斤。
這是高逸帆第一次嚐試在微信朋友圈賣茶葉。去年11月,他嚐試在朋友圈賣自製醬蟹,粉絲(si) 大增,3個(ge) 多月積累1500多位客戶。如今,春茶成了他新的嚐試點。他預計,今年可以賣200斤茶葉。”
今年,類似高逸帆的“微商”並不少,微商許雙燕於(yu) 3月中旬開始播報自家龍井茶的生長情況,據她透露,如今一天能賣出30-40斤,預計今年春茶能賣出近1500斤,其中三分之二為(wei) 自產(chan) 。
一些茶企也在微信開通公共賬號,作為(wei) 銷售和推廣的平台。
一家年銷售額2.5億(yi) 的茶葉電商企業(ye) 異軍(jun) 突起
貢獻最大的竟是“花草茶”
劉洋加盟藝福堂之時,正是2010年,恰逢藝福堂銷售額快速增長之時。當時,他看到公司的銷售數據折線圖——從(cong) 2006年到2009年,分別為(wei) 4.2萬(wan) 元、109.1萬(wan) 元、434.4萬(wan) 元、1348.8萬(wan) 元,頗受鼓舞。
在之後的五年裏,這一數據繼續攀升——從(cong) 2612.3萬(wan) 元、7510萬(wan) 元、1.28億(yi) 元、2.05億(yi) 元至2.5億(yi) 元。這一切更證明了劉洋彼時對茶葉電商發展勢頭的預估。2014年,西湖龍井第一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總值僅(jin) 為(wei) 2個(ge) 億(yi) 。這是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茶產(chan) 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商建農(nong) 透露的數據,在劉洋看來,也是藝福堂發展的很好對比。
劉洋坦言真實情況:花草茶銷售比重最高,袋泡茶其次,茶葉居三,其中包括我們(men) 熟悉的西湖龍井。
他承認,藝福堂的成功離不開電商的先入紅利。盡管當年,創始人李曉軍(jun) 執意要創辦藝福堂之時,作為(wei) 老茶農(nong) 的父親(qin) 並不看好。
但也正是這步嚐試,讓藝福堂看到年輕群體(ti) 巨大的消費能力——他們(men) 和傳(chuan) 統“茶客”不一樣,他們(men) 更容易被引導消費。
在浙江省茶葉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刁學剛看來,藝福堂的優(you) 勢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用戶的精準定位,還在於(yu) 其產(chan) 品的多樣化。“但後幾年,增速勢必減緩,一方麵是基數大了,另一方麵,消費者群體(ti) 基本已經固定了,突破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茶葉電商路並不好走
成立了平台卻沒推廣,到底為(wei) 何?
藝福堂的銷售額雖然振奮人心,但更多茶葉電商的日子並沒那麽(me) 好過。就拿杭州一知名西湖龍井旗艦店來說,其2014年的電商銷售總額也僅(jin) 有600多萬(wan) 元。
作為(wei) 茶界的資深人士,浙江茶葉集團副總經理李佳訊很關(guan) 注茶葉電商。盡管公司也在做電商,但他毫不避諱“難做”這一事實。
李佳訊以西湖龍井為(wei) 例,它僅(jin) 有文字標準,這對“看不到實物”的電商銷售來說,就設置了一道不小的坎。什麽(me) 叫翠綠?每個(ge) 人心中的定義(yi) 都不一樣。而且目前規模尚未形成,單一種類的茶葉更難拓展市場。
“售後也是一道難題。”浙江省茶葉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刁學剛分析,茶葉是食品,一旦拆封退貨後,是不能二次銷售的。這批貨怎麽(me) 辦?這一風險的存在,讓不少銷售者很難給出“無條件退換”承諾。
傳(chuan) 統茶企轉型電商很難,想要做茶葉電商垂直平台就更不容易了。
刁學剛坦言,目前國內(nei) 尚無成功的B2C垂直電商平台案例,很多企業(ye) 都在嚐試,但因為(wei) 推廣成本高,都沒建起來。甚至有一家平台,於(yu) 去年起,以遊戲引流,用線上社群拉動傳(chuan) 統線下產(chan) 品的出貨。
“不是不可嚐試,而是看能不能持久。”當被問及是否常常光顧這些平台時,刁學剛坦言,“我都沒點進去過。”
早在2008年,藝福堂也建立了電商自有平台,但考慮推廣成本,最終沒有大麵積推廣。
“未來肯定是趨勢,但在這之前,企業(ye) 得足夠強大。”劉洋說,蘋果官網、小米官網等為(wei) 何不缺流量?因為(wei) 他們(men) 的企業(ye) 、產(chan) 品足夠強大,這就是學習(xi) 的榜樣。
浙江年銷售額2000萬(wan) 以上茶企僅(jin) 2%
茶葉電商勢頭何時爆發
電商雖然發展勢頭足,但據浙江省茶葉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顯示,目前浙江的茶葉銷售仍以散茶為(wei) 主,包裝茶僅(jin) 占29%,其中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數量更少。
但電商趨勢不可否認,而想要突破這一難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很重要。
“想要電商發展快,企業(ye) 就需形成一定的規模。但就目前浙江省6000多家茶企來看,年銷售收入2000萬(wan) 以上的企業(ye) 僅(jin) 占2%,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外貿企業(ye) ,規模上億(yi) 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年銷售收入在100萬(wan) 元以下的企業(ye) ,卻占了60%,這就注定電商發展受限。”刁學剛說。
“前十幾年,政府一直在扶持茶葉的種植環節,對企業(ye) 的扶持相對較少,且基本停留在技術改造、綜合開發項目等。”刁學剛希望,未來政府能多多關(guan) 注茶企,扶持其做大做強,助推其由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向工業(ye) 製造領域升級。
“咖啡豆也是農(nong) 產(chan) 品,但雀巢卻能將其做到全球級的市場規模。”在藝福堂副總經理劉洋看來,這些案例都有借鑒意義(yi) 。
雖然這些發展或涉及茶葉的深加工,但劉洋相信,5-10年後,茶葉(非花草茶、袋泡茶)也能在電商渠道獲得銷售的爆發式增長,原因在於(yu)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的花草茶消費群體(ti) 未來會(hui) 成為(wei) 中高檔茶葉的潛在消費者,他們(men) 有網購習(xi) 慣,能推動其在電商渠道的銷售。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軍人郵寄國內普通包裹資費優惠30%
- 交通領域已淘汰更新26萬輛營運類柴油貨車
- 我國部署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上半年經濟形勢和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等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決定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 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 培育增長點、拓展新空間,權威部門解讀促進農產品消費新部署
- 產地冷鏈物流政策將出 多產業迎利好
- “全球買、全球賣”,中國新電商為開放合作架起數字橋梁
- 農業農村部: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助力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 【上海】首個航空前置貨站啟動試運行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