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2025年1-2月,我國物流行業(ye) 在結構性調整進程中穩定運行,市場規模持續擴張,供給端韌性進一步增強,多式聯運、跨境航空等升級高效物流快速發展。但微觀主體(ti) 仍麵臨(lin) 需求分化、轉型成本增長、運價(jia) 波動等挑戰。隨著相關(guan) 政策縱深推進,企業(ye) 預期信心改善,政策引領下的智慧化、全球化、綠色化等舉(ju) 措有望推動行業(ye) 協同發展、加速升級。
一、物流需求延續穩定增長,結構性調整更趨明顯
1-2月份,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56.3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5.3%。從(cong) 增速來看,雖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略有回落,但仍保持5%左右的較快增長,物流運行實現平穩開局,呈現溫和複蘇態勢。從(cong) 結構看,國內(nei) 生產(chan) 消費物流需求好於(yu) 國際進口物流,其中國內(nei) 方麵工業(ye) 品物流、單位與(yu) 居民等各項物流需求均實現增長,國際進口物流同比下降。國內(nei) 物流需求看,生產(chan) 相關(guan) 需求好於(yu) 消費相關(guan) 需求。工業(ye) 生產(chan) 相關(guan) 物流需求穩中趨升,1-2月份工業(ye) 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9%,增速較上年全年加快0.1個(ge) 百分點。消費相關(guan) 物流恢複則相對溫和,1-2月份單位與(yu) 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1%,增速較上年全年有所回落。國際方麵,貿易限製措施不斷加碼對進口的傳(chuan) 導速度較快,企業(ye) 對進口原材料和中間品的備貨需求有所波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物流需求有所下降,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同比下降5.6%。上述結構變化特征反映出,社會(hui) 物流需求或將進入調整階段,各領域存在分化,但新質生產(chan) 發展方向仍存在亮點與(yu) 潛力。
一是在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推動下,高技術物流快速成長。1-2月份,高技術製造相關(guan) 物流需求同比增長9.1%,較上年全年加快0.2個(ge) 百分點,增速高於(yu) 工業(ye) 品物流總額3.2個(ge) 百分點。特別是科技與(yu) 電子、化工等領域融合協同發展,推動機器人及工業(ye) 控製計算機及係統產(chan) 量增長近30%,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等新化工材料產(chan) 量均保持高速增長。
二是在“兩(liang) 新”政策推動下,裝備製造等多領域物流增長態勢良好。在設備更新政策等因素帶動下,1-2月鐵路運輸設備製造、城市軌道交通備製造等行業(ye) 物流需求同比增速超過20%。在汽車報廢、置換更新補貼政策等因素帶動下,汽車製造同比增長12.0%,連續4個(ge) 月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在家電產(chan) 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帶動下,家用電力器具製造同比增長10.1%,家用電冰箱、家用洗衣機等家電產(chan) 品產(chan) 量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三是提振消費專(zhuan) 項行動持續實施,農(nong) 村、電商等領域物流延續。一方麵鄉(xiang) 村消費市場不斷發展,相關(guan) 物流需求占比穩步提升。1-2月份,鄉(xiang) 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6%,增速高於(yu) 城鎮0.8個(ge) 百分點。縣鄉(xiang) 消費市場潛力持續釋放,包含鎮區和鄉(xiang) 村地區的縣鄉(xiang) 消費品零售額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38.4%,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ge) 百分點。另一方麵,在AI、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推動下,新消費場景不斷迭代升級,助力線上電商物流保持穩定增長。1-2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5.0%。其中,吃類和用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分別增長10.8%和5.4%。
二、物流供需適配較好,升級業(ye) 態向好發展態勢延續
1-2月份,物流業(ye) 總收入為(wei) 1.9萬(wan) 億(yi) ,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上年全年小幅回落0.1個(ge) 百分點,市場規模延續擴張態勢,供給端仍保持較強韌性。2月份,物流業(ye) 景氣指數雖受春節假期季節性因素影響回落至49.3%,但新訂單指數保持擴張回升達到50.6%。顯示物流業(ye) 務節後複工較快,快速適配上遊產(chan) 業(ye) 調整轉型態勢。其中特別是升級業(ye) 態延續向好發展,一體(ti) 化供應鏈物流業(ye) 務快速發展,跨境電商與(yu) 航空運輸持續向好。
一是物流與(yu) 製造業(ye) 融合持續,產(chan) 業(ye) 協同與(yu) 供應鏈升級推進。隨著物流需求結構持續升級,裝備製造、高技術物流需求發展壯大,產(chan) 業(ye) 鏈對物流服務要求同步轉型,生產(chan) 企業(ye) 與(yu) 物流企業(ye) 協同推進轉型步伐有所加快。重點調查數據顯示,1-2月份重點物流企業(ye) 的供應鏈合同訂單數量維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一體(ti) 化物流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25%。如順豐(feng) 、京東(dong) 等頭部物流企業(ye) 在智能設備、家電、服裝行業(ye) 提供一體(ti) 化供應鏈服務,助力供應鏈上下遊降本提效。
二是運輸物流結構持續調整,多式聯運深化發展。1-2月份運輸貨運保持暢通運轉,新業(ye) 態發展穩步推進。
區域多式聯運業(ye) 務深化發展,多地結合自身區位優(you) 勢搭建公、鐵、水多式聯運網絡體(ti) 係。如廣州港對不同線路的鐵海聯運服務進行整合與(yu) 優(you) 化,實現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與(yu) 產(chan) 品化,1-2月份廣州港海鐵聯運箱量完成8.9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15.6%。廣西等區域依托沿邊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園區和中國東(dong) 盟產(chan) 業(ye) 合作區等重要載體(ti) ,積極拓展貨物運輸品類,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貨物增至1234種,年內(nei)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貨物22.6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61.3%。
跨境電商等新業(ye) 態發展向好,航空貨運保持良好增長態勢。1-2月份,航空完成貨郵運輸量 142.6萬(wan) 噸,其中,國內(nei) 貨運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完成貨郵運輸量 85.1 萬(wan) 噸,同比增長 4.9%;國際貨運市場在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帶動下,實現較快增長,完成貨郵運輸量 57.5 萬(wan) 噸,同比增長 17.9%。同時隨著高新製造業(ye) 出口“新三樣”需求增長,產(chan) 業(ye) 鏈中的半導體(ti) 等中間品需求回升成為(wei) 航空貨運的重要增長潛力貨類。
三、物流服務價(jia) 格緩中趨穩,微觀主體(ti) 經營狀況穩定
從(cong) 服務價(jia) 格看,1-2月份物流市場供需在波動中逐步優(you) 化調整,疊加春節假期供給收窄因素影響,部分領域供大於(yu) 求的矛盾有所緩解,服務價(jia) 格呈緩中趨穩態勢。沿海市場方麵,受到冬季煤炭等能源儲(chu) 備需求減弱影響,2月份沿海(散貨)綜合運價(jia) 指數月均值為(wei) 937.02點,環比下跌3.3%,降幅有所收窄。公路貨運方麵,受春節假期貨運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公路運價(jia) 指數小幅回落。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jia) 指數為(wei) 104.8點,環比回落0.8%,但比上年同期小幅回升。
從(cong) 微觀經營看,企業(ye) 春節複工銜接平穩,微觀主體(ti) 經營基本穩定。重點調查數據顯示,1-2月份重點物流企業(ye) 物流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5.6%,增長麵為(wei) 55%。每百元營業(ye) 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提高0.7元,收入利潤率與(yu) 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反映物流企業(ye) 成本略有上漲但疊加業(ye) 務規模擴張因素綜合影響,盈利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大企業(ye) 業(ye) 務回升態勢更為(wei) 明顯,中小物流企業(ye) 物流業(ye) 務經營壓力依然較大,收入增幅、盈利水平均低於(yu) 重點企業(ye) 平均水平。
綜合來看,物流開局供需適配性基本良好,運行態勢平穩。但後期在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國際、國內(nei) 供應鏈不確定性或將加劇,對物流供應鏈響應要求進一步升級。從(cong) 政策實施看,隨著建設統一開放的物流市場不斷推進,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專(zhuan) 項行動向縱深推進。從(cong) 市場預期看,2月份物流業(ye) 景氣指數中的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4.4%,環比升0.6個(ge) 百分點,鐵路、航空運輸業(ye) 等多領域預期均有改善,指數分別達54.6%和57.1%。隨著宏觀政策逐步落地生效,一季度物流運行有望保持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供應鏈服務模式、“一單製”多式聯運等領域延續快速發展勢頭。
最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