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02 20:13:18 科技信息部

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2022年2月份中國物流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51.2%,較上月上升0.1個(ge) 百分點。從(cong) 各分項指數的變化看,物流業(ye) 景氣總指數回升平穩,反映需求和運營的業(ye) 務總量指數、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新訂單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和設備利用率指數保持在50%以上,但服務價(jia) 格指數保持低位,主營業(ye) 務利潤指數有所回調。
物流業(ye) 務增長平穩,但出現分化。2月份,業(ye) 務總量指數為(wei) 51.2%,環比回升0.1個(ge) 百分點。分行業(ye) 看,大宗物資和電商物流需求保持旺盛,部分地區煤炭日均裝車連續上升,大宗領域倉(cang) 儲(chu) 業(ye) 務飽滿,鐵路運輸業(ye) 和倉(cang) 儲(chu) 業(ye) 業(ye) 務總量指數保持在55%以上高位;由於(yu) 2月包含完整春節假期,年貨消費和網絡購物活動異常活躍,調查顯示電商平台發貨量較大的分別是農(nong) 副、服飾、家居、生鮮和化妝品,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春節期間全國收發快遞7.5億(yi) 件,同比增長15%以上,2月份郵政快遞業(ye) 業(ye) 務量指數同步保持較高景氣水平。業(ye) 務量總體(ti) 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一定的不均衡,其他行業(ye) 如水路、道路、裝卸搬運等業(ye) 務量指數明顯回落,分地區的中東(dong) 部增長明顯,環比提高3-4個(ge) 百分點,西部回落5.4個(ge) 百分點。
新訂單需求保持升勢,企業(ye) 預期繼續向好。2月份新訂單指數為(wei) 50.2%,分行業(ye) 來看,除倉(cang) 儲(chu) 業(ye) 新訂單指數衝(chong) 高回落以外,鐵路、道路、航空、管道和水上運輸均在50%以上,隨著節後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和供應鏈上下遊需求啟動,幹線運輸和城市物流新業(ye) 務明顯增多,道路運輸和裝卸搬運業(ye) 務新訂單指數環比上升5-10個(ge) 百分點。未來預期保持向好態勢,2月份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9.7%,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升,鐵路、道路、水路、倉(cang) 儲(chu) 和郵政快遞業(ye) 預期樂(le) 觀,其中道路和郵政快遞業(ye) 預期指數超過60%,達到超高景氣區間。
物流企業(ye) 運營效率較高,但盈利水平繼續承壓。2月份資金周轉率指數和設備利用率指數環比均回升0.1個(ge) 百分點,連續6個(ge) 月保持在50%以上,反映企業(ye) 主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物流設備作業(ye) 時效,對年初兩(liang) 個(ge) 月人員供需緊平衡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盡管企業(ye) 保持高效運營狀態,後市預期較好,但成本壓力依然存在,2月份主營業(ye) 務成本指數達到55.8%,頭兩(liang) 個(ge) 月均值就已經超過去年一季度,企業(ye) 調研中反映資金成本壓力很大,而服務價(jia) 格指數不升反降0.2個(ge) 百分點,導致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同時,疫情影響下政策搖擺導致企業(ye) 投資水平繼續放緩,2月份固定資產(chan) 投資完成額指數環比回落超過1個(ge) 百分點。
從(cong) 2月份物流景氣指數來看,總體(ti) 表現為(wei) :節後運行平穩回升,但行業(ye) 和區域回升出現分化,後市預期總體(ti) 向好,但微觀盈利依然偏弱,需要從(cong) 需求提振、緩解資金壓力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等方麵多重發力、精準施策,去年以來國家相繼發布《“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十四五”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規劃》,後續隨著相關(guan) 規劃政策落實,將有力地促進行業(ye) 發展,重點要關(guan) 注中小企業(ye) 的生存和扶持,重點領軍(jun) 企業(ye) 群的壯大和培育,物流政策和營商環境的連續性。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肉與肉製品冷鏈物流作業規範》等三項物流行業標準通過審查
- 华体会登录界面第六黨支部與中國黃金黨建工作黨支部、生產運營黨支部開展聯學共建交流會
- 何黎明:數智賦能 綠動未來 以技術創新引領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 任豪祥在2025(第十屆)物流技術大會上的致辭
- 九州通醫藥集團副總經理張青鬆到訪华体会登录界面
- [新聞直播間]《中國物流技術發展報告2024》發布 我國物流技術自動化 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
- 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有所回落
- 低空物流技術應用論壇在湖州召開
- 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4000億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0期:《物流園區服務規範及評價指標》國家標準宣貫
- 崔忠付:乘風而上,抓住低空物流發展的時代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