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蔡進:以供應鏈創新發展推進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發布時間:2020-10-13 17:01:42 华体会登录界面公共采購分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以供應鏈創新發展推進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在首屆國有企業(ye) 采購供應鏈創新峰會(hui)

暨2020采購管理提升高級研修班上的致辭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 蔡進

二〇二〇年十月十一日

10月11-12日,以“對標世界一流,打造智慧雙鏈”為(wei) 主題的首屆國有企業(ye) 采購供應鏈創新峰會(hui) 暨2020采購管理提升高級研修班在上海市奉賢區召開。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蔡進、中共上海市奉賢區委書(shu) 記莊木弟出席會(hui) 議,來自中央企業(ye) 、地方國企的采購與(yu) 供應鏈部門200餘(yu) 人參加會(hui) 議。本文為(wei) 蔡進致辭原文:

尊敬的莊木弟書(shu) 記,尊敬的各位來賓:

非常榮幸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參加首屆國有企業(ye) 采購供應鏈創新峰會(hui) 暨2020采購管理提升高級研修班!也衷心感謝各位央企國企的采購與(yu) 供應鏈專(zhuan) 業(ye) 人士從(cong) 全國各地匯集一堂參加此次會(hui) 議,尤其感謝上海奉賢區委區政府和晨光科力普對這次會(hui) 議的大力支持!

剛才我們(men) 聆聽了莊木弟書(shu) 記的精彩發言。他談到未來奉賢要打造4個(ge) 千億(yi) 級的產(chan) 能,我理解就是一個(ge) “優(you) ”字。一是通過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的建設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能,為(wei) 在奉賢建立供應鏈中心提供優(you) 惠政策。二是通過振興(xing) 鄉(xiang) 村經濟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能,為(wei) 在奉賢建立供應鏈中心提供優(you) 美環境。三是在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能,為(wei) 我們(men) 提供優(you) 良的產(chan) 業(ye) 基礎。城傎化的建設能激發創新的活力,這種創新的活力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四是通過文化產(chan) 業(ye) 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能,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優(you) 秀的文化基礎。莊書(shu) 記提出,要用供應鏈創新去推進4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能的發展和建設,這種理念是高瞻遠矚和具有戰略思維的,也符合中央提出的要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nei) 涵。

借此機會(hui) ,我也圍繞供應鏈創新與(yu) 發展談三點認識。

一、要對當前我國供應鏈創新,尤其是央企和國企供應鏈的創新,有一個(ge) 基本的把握和認識。

自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有了較好、較快、較深入的發展。供應鏈創新與(yu) 實踐已經由自發行為(wei) 轉變為(wei) 自覺行為(wei) ,由微觀層麵推進發展為(wei) 宏觀整體(ti) 有序推進。尤其經過疫情的檢驗,讓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對疫情反應較快的企業(ye) ,都是供應鏈組織能力比較強的企業(ye) ,如武漢的中百集團、九州通集團。疫情的發生,反過來又進一步推進了供應鏈的創新和發展,對疫情後的複工複產(chan) 達產(chan) 起到積極作用。這一點從(cong) 物流支撐體(ti) 係就可以看出,在5月份,社會(hui) 物流總額已經基本恢複到去年同期水平,體(ti) 現出我國供應鏈創新過程中供應鏈的彈性和張力不斷得到完善與(yu) 提升。具體(ti) 到央企和國企供應鏈的創新,我認為(wei) 有幾個(ge) 方麵的進展。

一是供應鏈的理念進一步形成。企業(ye) 用供應鏈協同的理念推進整個(ge) 生產(chan) 經營的發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這種協同合作的供應鏈理念得到進一步提升。剛才莊書(shu) 記也談到要用供應鏈創新的理念去實現奉賢4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能,這是對供應鏈理念的形成和認識的進一步深入,是國企在供應鏈創新實踐過程中最大的收獲。

二是供應鏈的組織能力進一步升級,由模塊化管理發展為(wei) 流程化管理。過去國企采購與(yu) 供應鏈的各個(ge) 業(ye) 務和功能板塊都是模塊化的,現在,基於(yu) 數字化應用,采購與(yu) 供應鏈突破了單個(ge) 模塊的邊界,形成全流程化的組織方式,組織效率得到提升,不僅(jin) 降低了成本,更形成了不斷創新的機製。

三是供應鏈的服務能力進一步的提升。過去供應鏈突破不了企業(ye) 邊界,隻是作為(wei) 企業(ye) 內(nei) 部的一種管理模式。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構建了供應鏈的組織能力和組織體(ti) 係,突破企業(ye) 邊界外化到企業(ye) 所在的產(chan) 業(ye) ,甚至是在其他的產(chan) 業(ye) 領域開展供應鏈服務,提升服務能力,逐漸形成新的業(ye) 態。

四是供應鏈數字化的進程進一步推進。央企和國企都有自己的數字化平台,通過先進科學技術和供應鏈的現代生產(chan) 組織方式的融合,通過數字化升級,由過去的采購平台升級為(wei) 供應鏈平台。在運營的過程中,逐漸探索形成向上鏈接生產(chan) 向下鏈接最終用戶的全流程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疫情期間,采購平台蛻變為(wei) 供應鏈平台的步伐越來越快。

二、要把握當前大的國際國內(nei) 環境與(yu) 格局的變化來推進供應鏈創新發展。

總的來看,我國仍處在戰略機遇期,但同時發展的環境與(yu) 格局也越來越複雜。從(cong) 宏觀方麵來看,我用一個(ge) “逆”字概括當前大的環境和格局。

一是新冠疫情。盡管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製,但從(cong) 全球來看,疫情仍在蔓延。尤其最近,很多國家的新冠疫情仍在反複。最近我國青島也出現了新的本土疫情。

二是中美博弈。中美博弈不僅(jin) 是貿易之間的博弈,也不僅(jin) 是經濟之間、科技領域的博弈,彼此的博弈是多元的,甚至是全麵的。而中美博弈背後代表的是世界格局發展的基本方向,將是長期的常態化的事件。

三是逆全球化趨勢。這種趨勢在疫情中發展得較快。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一直是順風順水,順勢而為(wei) ,使我們(men) 的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做大了,效益做優(you) 了。但隻有在逆風逆水的過程中做到逆勢而上,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才能做強。

麵對現在“逆”勢的大環境和格局,中央提出要逐漸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際國內(nei) 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實現逆勢而上的新舉(ju) 措,是我們(men) 的戰略選擇。

三、要通過供應鏈創新實踐推進“雙循環”新格局的形成。

通過供應鏈創新實踐推進形成“雙循環”新格局,關(guan) 鍵是要把握“循環”的內(nei) 涵。

一是基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推進產(chan) 業(ye) 鏈的循環。尤其是在國內(nei) 大循環體(ti) 係下,產(chan) 業(ye) 鏈要形成循環。我國具備形成產(chan) 業(ye) 鏈循環的優(you) 勢,因為(wei) 我國是產(chan) 業(ye) 門類最全的國家,而且有不斷升級的14億(yi) 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但是,我們(men) 也有短板,就是供應鏈的能力相對較弱。而產(chan) 業(ye) 鏈形成循環的前提是有強有力的供應鏈的組織能力支撐,雖然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組織方式開始從(cong) 模塊化的管理提升為(wei) 流程化的供應鏈的管理,但是還處於(yu) 初級發展階段。我們(men) 應通過供應鏈創新發展,突破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的邊界,形成產(chan) 業(ye) 鏈,實現產(chan) 業(ye) 鏈的循環。

二是基於(yu) 消費升級推進供給和消費之間的循環。實現國內(nei) 大循環,必須要有一個(ge) 強大的國內(nei) 市場。國務院辦公廳9月份出台的《關(guan) 於(yu) 以新業(ye) 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指出,以新業(ye) 態新模式為(wei) 引領,加快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實際上新業(ye) 態新模式就是一種供給模式創新,新的消費體(ti) 係就是消費升級。要在供給和消費之間形成大循環,也離不開供應鏈。如在疫情期間線上線下的結合,是基於(yu) 產(chan) 業(ye) 的線上線下的結合,上遊延伸到了生產(chan) 企業(ye) ,下遊末端已經延伸到了某一家某一戶,這就是新業(ye) 態。新業(ye) 態的主流模式是供應鏈服務。在國務院的文件就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國際物流供應鏈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一流平台企業(ye) 和物流供應鏈企業(ye) 。通過供應鏈服務的業(ye) 態,將供給和消費協同起來,形成循環。我們(men) 也期待國企和央企在這方麵能做出表率。

三是基於(yu) 產(chan) 業(ye) 創新推進科技與(yu) 市場之間的循環。科技和市場之間,要通過科技創新出新的供給,通過新的供給形成新的需求、新的市場和新的消費,進而實現國內(nei) 大循環。換句話說,通過供應鏈的協同能力,將科技的創新轉化為(wei) 一種生產(chan) 力。如上世紀八十年代,通過科技創新打造信息產(chan) 業(ye) ,形成如電腦、移動通訊等新的消費市場,讓全球繁榮發展了40年。現在我們(men) 的目標是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創新出數字資產(chan) 的新供給,將數字化打造成可運用的資源。通過數字資產(chan) ,創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市場。

四是基於(yu) 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的空間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推進區域之間的協同和循環。我們(men) 要認真理解大循環中的“大”字。過去,提到經濟的循環,我們(men) 提長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今後,東(dong) 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循環,將是更大範圍的全方位的循環。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出台《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指出,強化舉(ju) 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可見,形成國內(nei) 大循環,要基於(yu) 空間布局和結構的優(you) 化,以上海市為(wei) 中心,聯通周邊發達的東(dong) 部地區,運用東(dong) 部地區的基礎與(yu) 輻射能力,推動西部地區的發展,推進區域之間的協同和循環。其中關(guan) 鍵是供應鏈,尤其是由供應鏈支撐的物流體(ti) 係。

五是基於(yu) 全球化重構推進世界新經濟格局的循環。我們(men) 應辯證地看待現在的逆全球化,它是對過去以美國為(wei) 主導、以資本為(wei) 統治力的全球化的否定,是未來全球化重構的一種開始。以交通物流為(wei) 例,疫情以後到現在,海運物流還是負增長的,而從(cong) 5月份以來,陸上物流就開始轉為(wei) 正增長,1-6月份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9%,尤其是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增長,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6、7、8三個(ge) 月還是持續大幅增長。這說明物流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海運物流在收縮,陸上物流逐漸發揮優(you) 勢。物流的流向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自西向東(dong) ,呈現出自東(dong) 向西的流向趨勢。這意味著海權優(you) 勢在逐漸減弱,陸權優(you) 勢在逐漸顯現,預示出全球化重構的態勢。我國應通過供應鏈的創新發展,推進以西部大開發為(wei) 支點,向西開放,最終打通歐亞(ya) 大陸,形成新的全球化格局。

由於(yu) 時間關(guan) 係,我就說到這裏。不當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各位!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