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崔忠付:促進國際互聯互通,迎接全球冷鏈新時代

發布時間:2018-06-15 09:34:53 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物流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促進國際互聯互通,迎接全球冷鏈新時代

——在2018(第十屆)全球冷鏈峰會(hui) 上的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崔忠付

(二O一八年六月十四日)

 


尊敬的張玉卓書(shu) 記、何黎明會(hui) 長、尊敬的海內(nei) 外來賓,媒體(ti) 朋友們(men)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men) 相聚在美麗(li) 的口岸城市天津,共同出席“2018(第十屆)全球冷鏈峰會(hui) ”。首先,我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對參加本次峰會(hui) 的中外來賓、媒體(ti) 朋友們(men) 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為(wei) 本次峰會(hui) 提供支持的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東(dong) 疆保稅港區管委會(hui) 、天津港集團、相關(guan) 國際機構表示誠摯的謝意!

天津口岸作為(wei) 我國北方最大的進口食品口岸之一,進口食品總額連續三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進口肉類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具備發展冷鏈物流和跨境生鮮供應鏈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區位優(you) 勢。今年4月,由天津牽頭製定的“京津冀冷鏈物流區域協同標準”正式發布,標誌著在京津冀冷鏈物流一體(ti) 化過程中,天津將發揮更為(wei) 重要的作用。

天津口岸進口額的高速增長,是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一個(ge) 縮影。回顧過去十年,全球貿易的“重力”倒向中國,中國成為(wei) 國際貿易第一大經濟體(t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

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現代物流業(ye) 發展,截至2017年底,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由2008年的89.9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52.8萬(wan) 億(yi) 元,十年間,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下降了近4個(ge) 百分點。作為(wei) 現代物流業(ye) 的重要細分領域,冷鏈物流同樣取得了階段性發展,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首先,冷鏈物流建設被提升到國家高度,民眾(zhong) 對冷鏈物流的認識顯著提升。

2010年,《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冷鏈物流首次被提升到國家高度,此後,“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連續七年被列入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更是我國物流與(yu) 供應鏈發展的政策年,《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相繼出台,冷鏈物流作為(wei) 關(guan) 係食品安全與(yu) 民生保障的重要抓手被重點提及,冷鏈物流正處於(yu) 加快發展的曆史機遇期。

從(cong) 終端消費層麵來看,過去10年,在國家、地方多級政策推動及行業(ye) 協會(hui) 的持續呼籲下,冷鏈物流理念、食品安全常識得到廣泛傳(chuan) 播。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連續五年與(yu) 中央電視台合作製作冷鏈物流專(zhuan) 題節目,宣傳(chuan) 推廣冷鏈物流知識,推動民眾(zhong) 對冷鏈認知的提升。

二是,冷鏈物流標準化體(ti) 係逐步完善。

隨著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的增長,我國冷鏈物流標準體(ti) 係逐步形成,目前,由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牽頭製修訂的冷鏈物流標準涵蓋冷鏈服務、操作規範、冷庫、冷藏車、冷鏈溫度監測等多環節。在國家一些列冷鏈政策支持下,冷鏈行業(ye) 大力推動冷鏈標準的宣傳(chuan) 和推廣實施,建立冷鏈標準試點、示範企業(ye) ,及冷鏈標準示範工程。

三是,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明顯。

在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初期,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極為(wei) 薄弱,冷庫設施陳舊、功能單一,冷藏車保有量嚴(yan) 重不足。進入二十一世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冷庫保有量快速增長,功能不斷迭代。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冷庫容量達1.19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13.7%;冷藏車保有量達到為(wei) 14萬(wan) 台,同比增長超過20%。

四是、國際生鮮貿易迎來快速發展。

作為(wei) 全球冷鏈的新興(xing) 市場,中國得到了世界食品生產(chan) 、貿易企業(ye) 的廣泛關(guan) 注。據統計,我國生鮮食品消費市場規模超萬(wan) 億(yi) ,進口食品、高端生鮮產(chan) 品滲透率逐年提升。2017年,全國水產(chan) 品進口額達113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1%;畜產(chan) 品進口額25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5%。蔬菜進口總額5.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3%;鮮果進口額55.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據美國食品協會(hui) 預測,中國進口食品的消費量年均增速將維持在15%以上,預計到2018年底,中國將成為(wei) 最大的食品進口國。

從(cong) 流通渠道和消費模式來看,生鮮食品流通渠道日益多元化,新零售等流通模式不斷湧現。特別是生鮮電商年增長率超過50%,表現搶眼。同時,我們(men) 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民眾(zhong) 食品安全意識提升,消費需求趨於(yu) 個(ge) 性化,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滯後、生鮮供應鏈服務能力不足、設備設施基礎薄弱等問題顯得尤為(wei) 突出。

一是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結構性失衡

在冷庫方麵,我國冷庫容量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增長13.7%,但隨著一線城市規範治理,冷庫證照不全的問題顯現,合規冷庫資源出現短缺。冷庫以存儲(chu) 型冷庫為(wei) 主,流通加工、配送型和多溫區冷庫資源不足,現有冷庫資源結構難以滿足生鮮食品流通、生鮮電商、新零售等新型流通模式的多樣化需求。

在冷藏車方麵,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人均冷藏車也僅(jin) 為(wei) 日本的十分之一,運力資源嚴(yan) 重不足。且存在二手冷藏櫃非法改裝等問題,導致不合規冷藏車流向市場,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二是冷鏈物流集約化程度低,規模效益難以顯現。

我國冷鏈物流行業(ye) 集中度較低,據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統計,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ye) 占冷鏈市場份額為(wei) 10%左右,具備全國性網絡的大中型冷鏈物流企業(ye) 占比較小,區域化運作的中小型冷鏈物流企業(ye) 占據主體(ti) ,區域間、企業(ye) 間協作能力較弱,導致行業(ye) 整體(ti) 效率低,運作成本高。

三是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ye) 服務水平不高。

我國冷鏈物流企業(ye) 普遍存在規模小,議價(jia) 能力、盈利能力弱等問題,特別是對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投入少,導致行業(ye) 創新能力不足。未來,在政府監管與(yu) 食品安全要求升級背景下,冷鏈物流行業(ye) 必將向著運營管理精細化、數字化、透明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提升行業(ye) 整體(ti) 盈利能力。

四是跨境供應鏈承載能力與(yu) 服務能力不足。

跨境生鮮供應鏈是支撐生鮮產(chan) 品進口貿易、多渠道分銷的基礎。與(yu) 普通食品供應鏈相比,跨境生鮮供應鏈涉及產(chan) 地采購、二次加工、海外倉(cang) 儲(chu) 、冷鏈溫控、報關(guan) 報檢、終端定時配送等諸多環節,其環節之多、流程之複雜、銜接標準之高,遠遠超出傳(chuan) 統生鮮供應鏈。目前,國內(nei) 具備供跨境生鮮供應鏈全鏈條服務能力的企業(ye) 屈指可數,整體(ti) 服務能力較為(wei) 薄弱,對跨境生鮮電商的承載能力嚴(yan) 重不足。

各位來賓、企業(ye) 家們(men) ,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這是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論斷。隨著我國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升,食品衛生和安全意識的提高,冷鏈物流的需求規模和需求層次將不斷升級,我國冷鏈物流也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邁入2018年,上述《意見》的相關(guan) 配套政策業(ye) 已出台,冷鏈物流發展的政策環境持續向好,行業(ye) 發展呈現出更多新的變化,希望以下幾個(ge) 方麵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

一是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向農(nong) 業(ye) 供應鏈升級

2018年4月,商務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华体会登录界面等8個(ge) 部門聯合下發通知,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工作。主要目的是通過城市試點和企業(ye) 試點,在若幹關(guan) 係國計民生、消費升級和戰略新興(xing) 的重點產(chan) 業(ye) ,推動形成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產(chan) 融結合、供需匹配、優(you) 質高效、綠色低碳、全球布局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

通知強調要“建立健全農(nong) 業(ye) 供應鏈”,優(you) 先選擇糧食、果蔬、茶葉、藥材、乳製品、蛋品、肉品、水產(chan) 品、酒等重要產(chan) 品,立足區域特色優(you) 勢,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示範引領作用,推動供應鏈資源集聚和共享,打造聯結農(nong) 戶、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企業(ye) 和最終消費者的緊密型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構建完善全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相互銜接配套的綠色可追溯農(nong)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為(wei) 下一步農(nong)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建設指明了方向。

二是食品強標提升行業(ye) 運作標準

在我國食品安全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中,冷鏈物流標準往往以推薦型標準為(wei) 主,導致行業(ye) 缺乏統一運作規範,冷鏈物流企業(ye) 大多遵循企業(ye) 自有或貨主標準。2018年,由衛計委牽頭,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作為(wei) 主起草單位的《冷鏈食品衛生規範》國家強製性標準已經進入調研階段。此項標準規定了冷鏈食品物流過程中的設施設備、收貨、運輸配送、交接、儲(chu) 存、人員、管理製度、產(chan) 品追溯及召回、廢棄物等方麵的要求,適用於(yu) 各類食品冷鏈物流的安全衛生管理,該標準的推出將對冷鏈物流運作起到積極的規範作用,將形成行業(ye) 準入門檻,有力提升行業(ye) 運作水平。

三是科學構建多層次冷鏈物流網絡

隨著生鮮電商、新零售的發展,冷鏈物流訂單碎片化趨勢明顯,對多層次冷鏈物流網絡構建提出新要求。下一步,冷鏈物流要著力形成以物流園區為(wei) 節點的區域配送網絡,以單點配送中心為(wei) 節點的城市配送網絡,以社區配送站、新零售賣場為(wei) 節點的終端配送網絡,形成三級節點,多網銜接,促進城市冷鏈網絡化、一體(ti) 化發展。同時,以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入戶為(wei) 契機,推動冷鏈網絡下沉,構建縣、鄉(xiang) 、村三級配送體(ti) 係。

四是加快推動冷鏈行業(ye) 信息化、標準化

要構建多層冷鏈信息服務平台,發展跨區域服務、輻射性強的專(zhuan) 業(ye) 信息服務,推動冷鏈數據共用、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整合社會(hui) 冷鏈資源,降低行業(ye) 交易成本。

要加快完善冷鏈標準化體(ti) 係,加強重點標準製修訂和標準宣貫推廣工作。盡快形成覆蓋冷鏈全鏈條、一體(ti) 化的標準體(ti) 係。推動適應生鮮電商、商超賣場、冷鏈共配等的物流設備標準化、服務標準化和信息編碼標準化。要以標準托盤和包裝循環共用為(wei) 切入點,提高冷鏈上下遊領域的標準化水平。

五是引導冷鏈物流向國際化邁進

要加強國際冷鏈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加大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歐洲的合作與(yu) 交流,中歐班列的運行將國內(nei) 28個(ge) 城市與(yu) 11個(ge) 國家的29個(ge) 城市緊密連接在一起,給跨境食品和冷鏈物流企業(ye) 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自貿區“跨境通”等通關(guan) 便利化政策帶動國際物流效率提升,線上線下相結合促進生鮮電商與(yu) 跨境物流融合發展。

要鼓勵冷鏈物流企業(ye) “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國際大通道、沿線中心城市、重點港口、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物流中心和保稅倉(cang) 。以跨境電商為(wei) 突破口,設立“海外倉(cang) ”,補足跨境電商物流短板,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實現全球物流資源互聯互通,共建共享。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全球冷鏈峰會(hui) ”已連續舉(ju) 辦十屆。中國有句話叫“十年樹木”,如果把這個(ge) 峰會(hui) 比作樹木的話,經過十年的精心培育,已是枝繁葉茂,十年間,會(hui) 議參與(yu) 方由中美兩(liang) 國,擴大到21個(ge) 國家、5個(ge) 國際冷鏈機構,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內(nei) 外冷鏈企業(ye) 同仁的肯定,逐步成為(wei) 規模較大、規格最高的國際性冷鏈行業(ye) 交流盛會(hui) 。峰會(hui) 內(nei) 容緊跟國際貿易形勢變化與(yu) 生鮮食品貿易熱點,涉及國際冷鏈模式、金融、技術、管理等多個(ge) 方麵;交流形式豐(feng) 富,涵蓋主題演講、首席對話、頭腦風暴、專(zhuan) 題沙龍、參觀考察。

本次峰會(hui) 以“互連互通、共建共享”為(wei) 主題,圍繞冷鏈物流領域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希望參加峰會(hui) 的中外冷鏈物流專(zhuan) 家和企業(ye) 精英,借此契機,多學習(xi) 、多交流、多合作,踴躍發言、集思廣益,為(wei) 共同推進全球冷鏈物流發展建言獻策。我們(men) 願意與(yu) 大家共同努力,推動中外冷鏈物流企業(ye) 開展更加密切地交流合作,早日實現“國際互聯互通”和“供應鏈國際化創新發展”的目標。

最後,預祝大會(hui) 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