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構建行業智能製造產業生態打造第三方物流平台

發布時間:2019-03-20 10:15:04 浙江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智能製造對於(yu)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智能製造領域走在前麵的信息化水平相對更高的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應牽頭構建行業(ye) 智能製造新生態,賦能該行業(ye) 中小微企業(ye) 轉型升級。”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所長(簡稱:中國電科十四所)胡明春在接受現代物流報全媒體(ti) 記者采訪時指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圍繞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ye) 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步伐。在胡明春看來,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有很多抓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ge) 就是智能製造,通過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演進,不斷構建一個(ge) 覆蓋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整個(ge) 全生命周期的產(chan) 業(ye) 生態,其中各企業(ye) 、組織或單位,關(guan) 鍵要素相互協同分工協作,高效率、高質量、高水平提供產(chan) 品和服務,從(cong) 而促進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wei) 科研團隊“領頭人”的胡明春,在中國電科十四所已經工作了35年。這家研究所如今已成為(wei)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能力的綜合型電子信息工程研究所。據胡明春介紹,他們(men) 不僅(jin) 自主研發了智慧企業(ye) 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還牽頭製定了部分智能製造的行業(ye) 標準,自主開發了工業(ye) 軟件、智能裝備、測試儀(yi) 器。2018年,中國電科十四所主動扛起探測感知、智能製造、軌道交通、網信體(ti) 係建設等領域發展責任,率先提出“五大作戰預警體(ti) 係”,加快“三個(ge) 轉變”,超額完成年度各項經營目標,榮獲多項國家獎項。胡明春告訴記者,在軍(jun) 民融合領域,他們(men) 已經初步形成了探測感知、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企業(ye) 、智慧物流五大軍(jun) 民深度融合產(chan) 業(ye) 。在智能製造領域,初步建成了智慧研究所,率先提出了智能車間、智慧企業(ye) 、雲(yun) 製造服務平台三層次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及服務,已廣泛服務於(yu) 航空、航天、汽車、交通、船舶等行業(ye) 100多家大型企業(ye) ,在能力提升和產(chan) 業(ye) 拓展兩(liang) 個(ge) 方麵努力探索、發展。

胡明春表示,智能製造涉及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企業(ye) 自身通過智能製造實現高質量發展。二是有能力的企業(ye) 通過提供谘詢和係統集成服務,幫助其他企業(ye) 提高智能製造能力,邁向高質量發展。這一點其實就是指那些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尤其是當前,中國製造業(ye) 存在大量中小微企業(ye) ,他們(men) 還沒有能力獨立完成智能製造,因此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搭建雲(yun) 平台、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賦能中小微企業(ye) 轉型升級顯得格外有意義(yi) 。在這方麵,由於(yu) 搭建的是公有雲(yun) 平台,中小微企業(ye) 數據會(hui) 放在雲(yun) 上,因此會(hui) 涉及數據安全問題,胡明春建議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行業(ye) 協會(hui) 以及其他中立機構通力合作,發揮軍(jun) 工企業(ye) 品質優(you) 勢,保障中小微企業(ye) 數據安全,打消企業(ye) 的後顧之憂。同時,他也建議我國政府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在智能製造領域走在前麵的信息化水平相對更高的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牽頭構建行業(ye) 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生態,賦能該行業(ye) 中小微企業(ye) 轉型升級。

談到如何打造第三方物流平台,構建行業(ye) 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生態時,胡明春表示,一要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化來做,二要做供應鏈管理服務,三要為(wei) 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要走在技術前沿,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訂製,包括後續服務,通過有保障的網絡係統對產(chan) 品進行更新升級。要為(wei) 客戶提供最優(you) 方案,通過產(chan) 品設備碼識別,自動調動工藝傳(chuan) 輸,供應鏈管理要延伸到生產(chan) 廠家,與(yu) 信息化管理相匹配,實現物流管理全覆蓋。同時,根據行業(ye) 未來發展趨勢,一方麵可以通過規劃牽引器件生產(chan) 廠家開展新技術研究,新產(chan) 品開發,搶占市場先機;另一方麵,可以發揮十四所技術優(you) 勢和行業(ye) 資源整合能力,為(wei) 其他電子設備企業(ye) 提供最佳物資配套解決(jue) 方案,大幅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目前十四所涵蓋了智能製造、現代物流、高端芯片、軌道交通等產(chan) 業(ye) 版塊,電子產(chan) 品齊全,涉獵行業(ye) 廣泛,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企業(ye) 的方方麵麵,將來還要在供應鏈金融方麵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多地服務。“十四所憑借自己能與(yu) 國際最先進企業(ye) 比肩的研發和生產(chan) 能力,目前已形成了多套包括供應鏈管理、雲(yun) 服務在內(nei) 的信息化解決(jue) 方案。這些解決(jue) 方案不僅(jin) 為(wei) 十四所自己所用,而且為(wei) 國內(nei) 的電子科技、航空、船舶、汽車工業(ye) 等行業(ye) 的外部夥(huo) 伴,乃至民營企業(ye) 提供服務。國外的先進製造企業(ye) ,像泰雷茲(zi) 、雷神、空客、洛馬等公司都在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著力推廣數字化全性能樣機、基於(yu) 模型的係統工程、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的規劃建設,在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的轉型升級進程中已經搶先一步。十四所將持續推進智能製造SIC戰略,加強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深化數據采集器、工業(ye) 軟件等產(chan) 品的研發,提升智能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服務能力。”胡明春談道。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ye) 在發展智能製造過程中,互聯互通的標準統一至關(guan) 重要。“打通信息孤島看似老生常談,但其實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難處。從(cong) 過去企業(ye) 信息化初期開始就麵臨(lin) 打通信息孤島這一課題,隻有信息孤島打通了數據才能流動起來,企業(ye) 信息化水平才能提高。同樣,在智能製造領域打通信息孤島也至關(guan) 重要,當然麵臨(lin) 的困難也更多更大。隨著自動化、信息化發展,製造業(ye) 企業(ye) 各個(ge) 層麵尤其是製造層麵積累了各種不同廠商不同標準接口的設備,統一標準實現設備互聯互通任務更加艱巨。”胡明春對記者說道。

據透露,中國電科十四所下一步將聚焦子集團建設,戰略目標是打造一個(ge) 科技創新引領的、國際一流的電子信息集團,從(cong) 設備供應商轉變為(wei) 設備供應和係統服務商,占據價(jia) 值鏈高端和國際市場相應份額,帶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共同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