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23 11:24:55 東(dong) 南網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chan) 要素配置中的優(you) 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入融合於(yu) 經濟社會(hui) 各個(ge) 領域中,提升實體(ti) 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chan) 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wei) 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2015年3月份,李 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然而,“互聯網+”何時能夠充分有效地涉足港口物流業(ye) ,是很多貨主企業(ye) 和物流司機共同的期盼。
2016年5月,千呼萬(wan) 喚的“互聯網+港口物流”終於(yu) 實現了實質性突破。前金蝶首席架構師、前阿裏巴巴華南區市場運營總監,以及眾(zhong) 多10年以上港口物流拖車從(cong) 業(ye) 資深行家等精英團隊在深圳前海創立貨元甲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知名風投公司參與(yu) 注資。
貨元甲的誕生,標誌著港口物流業(ye) 在移動互聯大環境下的革新。近年來,港口物流業(ye) 隨著經濟貿易的進步獲得長足的發展,然而同時也展現出了一些難以回避的行業(ye) 痛點。行業(ye) 中間環節冗長,信息化程度低,交易透明度低,運輸成本高等缺陷的存在,讓很多貨主企業(ye) 和物流司機苦不堪言。
但是貨元甲誕生後,貨主企業(ye) 和司機可以通過貨元甲這個(ge) 平台進行協同交互工作:貨主在線比價(jia) 、下單支付,各物流節點一目了然,免去傳(chuan) 統作業(ye) 模式的繁瑣事宜;司機在線接單,基於(yu) LBS智能觸發,即時反映物流進展,簡化反饋流程,突破了物流信息的滯後性。
省去了傳(chuan) 統港口物流業(ye) 的諸多麻煩,克服了傳(chuan) 統港口物流也的諸多弊端。可以想象,從(cong) 今往後,貨主隻需打開網頁填寫(xie) 信息就能搞定物流;而司機則通過貨元甲平台接到更多的物流業(ye) 務,“互聯網+”帶給人們(men) 的,確實是更多令人欣喜的變革。
有趣的是,貨元甲與(yu) 清朝末年著名愛國武術家霍元甲三個(ge) 字發音完全相同,當年津門大俠(xia) 霍元甲創立精武會(hui) ,帶領國人發出了亞(ya) 洲睡獅的怒吼,而今“貨元甲”平台卻借助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港口物流業(ye) 帶來新的生機。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