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冷鏈物流成西部電商發展“痛點”

發布時間:2016-06-13 08:55:32 浙江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讓我國西部民族地區的特色資源“一站式”進入全球市場,不再“藏在深閨人未識”。然而,一個(ge) “痛點”卻製約著西部民族地區電商更大的發展:冷鏈物流。

相對於(yu) 豆幹、土雞蛋等保鮮期較長的土特產(chan) 品,西部地區的生鮮瓜果卻一直未能打開更大的市場。線上消費者會(hui) 覺得,來自西部民族地區的葡萄、哈密瓜等生鮮瓜果,吃起來“總不是那個(ge) 味道”。

事實上,如今各大電商網站上售賣的來自於(yu) 西部的生鮮瓜果,多數是公路常溫運輸,到銷售地後入庫冷藏,等有客戶下單後再發貨。因此,貨損比較高,口感也會(hui) 受些影響。

從(cong) 新疆運葡萄到北京,公路常溫運輸的損耗可能要到1/3甚至更多。可為(wei) 什麽(me) 商家仍然選擇常溫運輸而不是冷鏈運輸?最直接的原因是冷鏈運輸成本太高。

“在同樣的周轉率下,冷鏈配送投入比普通快遞至少要高一倍。”順豐(feng) 冷運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車輛方麵,冷鏈運輸要用冷藏車,國家對高速公路上行駛貨車的外觀尺寸有限製,而冷藏車須安裝保溫層,這樣儲(chu) 藏量就比普通貨車小,再加上製冷設備要消耗能源,因此運營成本要高不少;倉(cang) 儲(chu) 方麵,冷鏈快遞物流需要用三溫倉(cang) ,成本也高於(yu) 常溫倉(cang) 庫;中轉分撥操作方麵,冷鏈快遞需要恒溫操作間以及特製工服,恒溫操作間不僅(jin) 前期投入大,運營時的能源消耗也大;末端配送方麵,冷鏈快遞需要專(zhuan) 用器皿以及合適的冷媒解決(jue) 方案,也比一般快遞的紙箱、書(shu) 包要貴不少。

對於(yu) 直接麵向消費者的生鮮電商而言,每份訂單的量往往不大,不能通過擴大規模而攤薄成本,冷鏈快遞的成本就更高了。

商家不願意選擇冷鏈運輸的另一個(ge) 原因,是目前冷鏈快遞物流企業(ye) 總量不足且服務質量良莠不齊。

市場的痛點就是發展的機遇。電商企業(ye) 感到冷鏈配送不能滿足需求,恰恰說明發展冷鏈配送市場空間巨大。從(cong) 企業(ye) 的角度講,發展冷鏈配送首先要過成本關(guan) 。

包裝材料和冷媒技術的創新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例如,順豐(feng) 冷運研發的循環保溫箱重量更輕、更抗壓耐摔,就降低了冷鏈配送成本;在“最後一公裏”配送時,順豐(feng) 改用自主研發的超低溫蓄冷劑代替幹冰配送冰激淩,不僅(jin) 降低了成本,還延長了保冷時間。

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也可以降低成本。我國生鮮食品冷鏈派送成本高,一個(ge) 客觀原因是運輸多是單向的,因此幹線冷藏車常有空返情況。冷鏈物流企業(ye) 通過大數據分析電商和寄遞企業(ye) 信息,一方麵可以將生鮮產(chan) 品物流訂單化零為(wei) 整,攤薄成本;另一方麵在沒有“冷鏈”訂單時,可以讓冷藏車不開冷氣,常溫運輸日常消費品。

發展冷鏈配送,政府部門細化標準、加強監管必不可少。一家冷鏈物流企業(ye) 員工介紹,冷鏈運輸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也沒有具備強製力的標準,冷鏈配送質量參差不齊與(yu) 此不無關(guan) 係。“有的企業(ye) 不知道什麽(me) 溫度合適,還有個(ge) 別不規範的企業(ye) 抱有僥(jiao) 幸心理,想著就算中途關(guan) 會(hui) 兒(er) 冷氣,消費者也看不出來。”

“跨省冷鏈運輸不給力,其中還有一個(ge) 原因是,給冷藏車辦通行證是個(ge) 大難題。”順豐(feng) 冷運相關(guan) 負責人說,“目前冷藏車多數是由改裝廠定製改裝的,廂體(ti) 製造工藝技術、製冷設備技術更新速度很快,但車型公告的要求時間長,製約了冷鏈新技術的應用。按照現行規定,如果我們(men) 使用安全性更高的新型設備,反而無法登記上牌。”

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解決(jue) 冷鏈配送資源不足的問題,政府相關(guan) 部門需要為(wei) 企業(ye) 清障搭台。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