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5 10:10:13 現代快報

今年年初,商務部公布了電子商務司的測算結果,2014年全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包括B2B和網絡零售)達到約13萬(wan) 億(yi) 元。在各消費領域中,網絡零售增長強勁。去年全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達到2.8萬(wan) 億(yi) 元。銷售數據的背後,是網購達人旺盛的網購需求。而2014中國在校大學生有2468.1萬(wan) 人,大學生們(men) 已經成為(wei) 網購人群中的不可忽視的群體(ti) 。各路電商也早已注意到了這一點,為(wei) 搶占高校市場而打通校園配送的最後一公裏。除此之外,繁華商業(ye) 區最後一公裏配送的問題,也被人視為(wei) 商機所在。目標為(wei) 最後一公裏的同城即時配送也出現在南京街頭。現代快報記者王立航
大學校園
微物流成電商增值賣點
在南京林業(ye) 大學附近的鎖金北路上,剛剛開了一家名為(wei) 京東(dong) 派的店鋪。記者在京東(dong) 派內(nei) 看到,有在線下單區、新潮商品體(ti) 驗區以及等待配送的貨物區。“目前店鋪才營業(ye) 一個(ge) 星期,主要還是以派送快件為(wei) 主。很多業(ye) 務還沒有開展,不過都會(hui) 運作起來的。”店鋪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隻要消費者在京東(dong) 上購物下單時,收貨地址注明為(wei) 京東(dong) 派南林店,就可以到這裏自提貨品,不需要再支付快遞費。而京東(dong) 派不單單針對校園學生,附近居民也可以選擇前來自提商品。“我們(men) 開業(ye) 期間,前來谘詢的居民還是挺多的。很多人都會(hui) 遇到上班不在家快遞無人收的情況。”負責人說。
和京東(dong) 派南林店負責人的交談間,記者就已經遇到了四五名大學生前來拿自己的快遞。南林學生小周告訴記者,以前多家快遞都會(hui) 在學校食堂門口搶地盤,快件擺一排等待學生來取。後來學校禁止快遞進校園,學生隻好到大學門口來收快遞。現在京東(dong) 派的出現,帶來了不少方便,不用擔心讓快遞師傅等得太久。
京東(dong) 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京東(dong) 派是京東(dong) 旗下的校園項目。項目將會(hui) 在各大高校建立“京東(dong) 派”校園店,旨在全麵融入學生的校園生活。目前南京的京東(dong) 派校園店一共有6家,分別是在南京理工大學、南京仙林大學城、南京江寧大學城、南京工業(ye) 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林業(ye) 大學。
“京東(dong) 派的功能,旨在打通校園物流的最後一公裏。”該負責人說。改善校園內(nei) 的物流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享受其他服務項目。例如新·奇·特惠商品體(ti) 驗區是為(wei) 了打造校園內(nei) 部的體(ti) 驗平台。同時,京東(dong) 派通過與(yu) 學校社團建立聯係,與(yu) 校園活動展開合作。對京東(dong) 的校園用戶進行認證和區分,為(wei) 各合作品牌提供優(you) 質校園推廣渠道和精準化營銷數據支持。
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京東(dong) 派各店運轉良好,在單量、新用戶以及關(guan) 注度上有明顯提升。校園自提的功能改善了校內(nei) 的物流環境,讓學生得以自主地選擇收貨時間。不用在校門口苦苦尋覓,也不用再為(wei) 了等快遞而哪兒(er) 也不敢去。同時自提免運費的政策也讓學生享受到了實惠。“在下一階段,將會(hui) 更加積極地與(yu) 校園社團展開合作,深層次地融入到校園生活裏去。在5、6月份,還會(hui) 展開多場校園主題周活動。目前,這些項目與(yu) 活動正在各區域展開試點與(yu) 推廣。”該負責人補充道。
電商渠道下沉深入校園,不單單有京東(dong) 。在南林大校園內(nei) ,也有經天貓官方授權建立的為(wei) 天貓及淘寶網會(hui) 員提供代收包裹、代發快遞業(ye) 務的菜鳥驛站。南林學生小周告訴記者,每逢假期,菜鳥驛站都會(hui) 很忙碌,貨架上擺滿了等待簽收的快遞包裹。
商業(ye) 區
配送公司猛打“同城配送”牌
在新街口商業(ye) 區,時不時的可以看到身著風先生或者達達配送工裝的配送員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其他快遞公司一樣,他們(men) 的業(ye) 務也主要是貨物配送。然後不同的是,他們(men) 提供的是同城即時配送,打通最後距離的物流配送。
在新街口一商店,記者遇到了剛剛完成貨物配送的風先生配送員。他告訴記者,他手裏的業(ye) 務主要是配送餐飲、水果、鮮花等。每單價(jia) 格按照貨物價(jia) 格的8%收取,最低2元。以店家為(wei) 中心兩(liang) 公裏內(nei) 配送,每增加一公裏增加一元,而他本人的業(ye) 務都集中在新街口地區。“主要客戶都是餐飲商戶和寫(xie) 字樓白領。”這位配送員說,新街口寫(xie) 字樓眾(zhong) 多、餐飲商鋪聚集,龐大的客戶數量決(jue) 定了配送需求。據了解,風先生總部參考傳(chuan) 統物流的分配方式,基本以點對點服務為(wei) 主,遵循就近原則,在同一方向進行分流配送。一家商戶通常由一位配送員定點服務,如果該商家訂單量較少,則會(hui) 給配送員安排其他就近商家的訂單。
記者以谘詢商戶名義(yi) 撥打達達配送的客服電話。客服告訴記者,下載達達的客戶端,注冊(ce) 成為(wei) 達達客戶後,會(hui) 有工作人員上門審核和幫助操作,通過後即可發布送貨訂單。與(yu) 風先生不同的是,達達有點類似於(yu) 滴滴打車的模式,商戶發布訂單後,附近的達達配送員均可以參與(yu) 搶單,商戶也可以增加小費來吸引配送員。據了解,達達配送費最低為(wei) 3元,限製在三公裏範圍內(nei) ,超出三公裏後需要另付費用。生鮮等物品則按照公裏數收費,每個(ge) 城市收費不同。“目前在鼓樓區、秦淮區、玄武區都開通了配送業(ye) 務。”客服說。
與(yu) 風先生的全職配送員不同,達達配送推出成為(wei) 達達配送員的業(ye) 務,個(ge) 人可以按照自己時間自由接單賺取配送費。隻要在達達注冊(ce) 賬號,提交真實有效的身份證照片,通過審核後即可成為(wei) 達達配送員。客服告訴記者,目前達達全職的配送員數量不多,多數都是兼職人員。
記者在達達配送的網站上看到,達達的合作夥(huo) 伴包括餓了麽(me) 、淘點點、百度外賣、京東(dong) 等。與(yu) 風先生同樣的是,這類短途物流公司的合作夥(huo) 伴多數集中在餐飲、超市等行業(ye) 。
據了解,以風先生、達達為(wei) 代表的同城即時配送,都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獲得了不同數額的美元投資。兩(liang) 家公司均已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一二線城市。不過在盈利模式上,配送公司還是一個(ge) 未知數。風先生創始人鄭飛科曾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配送行業(ye) 本身很難賺錢,隻有依靠極高的管理效率和人員利用率,將利潤逼出來。風先生現在暫時不考慮盈利問題,而是致力於(yu) 將模式打通,使業(ye) 務穩定化、標準化,並在全國推開。
背景
快遞公司“最後一公裏”的無奈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物流的最後一公裏成為(wei) 不少快遞員的心病。學校、小區拒絕快遞進入、住戶家沒有人需要反複派送、別人代領容易有糾紛……麵對種種困難,一種智能儲(chu) 物櫃應運而生,出現在一些小區和辦公地點。當收件人不能簽收時,快遞員就可以把包裹放進智能快遞櫃。智能快遞櫃會(hui) 自動向收件人發送一條短信,告訴收件人開箱密碼。收件人隻用輸入密碼就可以取走快遞,密碼隻一次有效。據了解,智能快遞櫃目前已經覆蓋全市20%的居民小區。但是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一個(ge) 智能儲(chu) 物櫃價(jia) 格不菲成本不低,推廣起來也是有著不小的困難,而且多數集中在新建小區。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