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珠江水係水路運輸係統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按照“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要求,大力推進“四個(ge) 交通”建設,克服了我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內(nei) 生動力偏弱、外貿出口持續下滑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珠江水係水路運輸生產(chan) 主要指標全麵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形勢基本穩定。
一、珠江水運經濟總體(ti) 運行態勢及特點
(一)客貨運輸量運行態勢及特點
珠江水係客貨運輸四項指標均保持穩定增長。2014年全年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完成7.1億(yi) 噸、1462.3億(yi) 噸公裏、1605萬(wan) 人和8.6億(yi) 人公裏,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4.7%、8.3%、1.8%和1.2%;其中集裝箱貨運量1307萬(wan) TEU,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9.4%.
從(cong) 表列數據分析,珠江內(nei) 河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呈逐季穩步遞增,貨運量同比增速連續四個(ge) 季度保持兩(liang) 位數增勢,增速呈窄幅波動;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速呈“兩(liang) 端高、中間低”態勢,僅(jin) 有第四季度保持在兩(liang) 位數增長;珠江內(nei) 河兼具毗鄰港澳區位優(you) 勢,適箱和成箱貨源大幅增加,集裝箱貨運量在2013年突破1000萬(wan) TEU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
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增速處於(yu) 低位徘徊,增勢穩定,
(二)港口運行態勢及特點
2014年珠江水係內(nei) 河港口生產(chan) 總體(ti) 呈現“前高後低”態勢,內(nei) 河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5827萬(wan) 噸,同比增長6.7%;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5936萬(wan) 噸,同比增長3.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83萬(wan) TEU,同比增長19.8%。
從(cong) 表列數據分析,全年除外貿吞吐量在第三、四季度出現負增長外,其餘(yu) 指標季度數據均為(wei) 正增長。由於(yu) 集裝箱運輸成本進一步下降和環保要求的提升,部分傳(chuan) 統散裝貨物目前也改為(wei) 用集裝箱進行運輸,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明顯,
(三)長洲樞紐船閘通航能力受限,但通航效率不斷提高;過閘船舶艘數和過閘貨運量繼續保持增長,過閘貨種仍以建築用料為(wei) 主。
第一,2014年一季度長洲樞紐由於(yu) 受上遊來水不足,船閘下泄流量難以滿足吃水2.5米船舶正常通航以及春節長假期間船閘按計劃停航檢修等綜合因素影響,樞紐實施限製通航船舶吃水的通航措施,過閘船舶數和過貨量出現雙降;二至四季度珠江流域水量充沛,航道水深條件良好,樞紐兩(liang) 線船閘正常運行,過閘貨運量保持增長態勢,船舶通航效率繼續呈上升之勢。
第二,長洲樞紐船閘依然處於(yu) 超負荷狀態,單向過閘船舶核載為(wei) 船閘設計通過能力3920萬(wan) 噸的36.5%。
2014年長洲樞紐船閘完成過閘船舶量共計89007艘次,與(yu) 2013年同比增長微增1.4%;完成過貨量6558萬(wan) 噸,與(yu) 2013年同比增長8.9%;其中下航實載過貨量和上航實載過貨量分別完成4847萬(wan) 噸和1710萬(wan) 噸,分別為(wei) 船閘年單向通過能力123.6%和43.6%。
第三,長洲樞紐船閘仍以船舶下航過貨量為(wei) 主,占比約74%,過閘貨物種類仍以建築用料為(wei) 主,船舶實載率略升3%。
長洲船閘上下航過閘貨種各異,下航貨物種類以建築用料為(wei) 主,主要有水泥及熟料、礦砂及石料、鋼材、河沙、貨櫃、煤炭等,占下航總量80%以上;上航貨物種類以煤炭和經濟作物為(wei) 主,貨物種類主要有原煤、玉米、集裝箱、非金屬礦,占上航總量的75%以上。
第四,長洲樞紐船閘通航船舶上航和下航船舶實載率達到61%,較去年的58%,提高了三個(ge) 百分點。2014年長洲樞紐船閘船舶上下航雙向核載噸位為(wei) 10707萬(wan) 噸,其中上航和下航噸位分別為(wei) 5350萬(wan) 噸和5357萬(wan) 噸;船舶上下航實載率以及上航和下航實載率分別為(wei) 61.2%、31.9%和90.5%。
(四)西江水路平均運價(jia) 和船舶周轉率總體(ti) 保持穩定西江水路平均運價(jia) 保持穩定,除年初因枯水期原因致船舶周轉率有所下降,運價(jia) 上升外,其餘(yu) 各月總體(ti) 保持平穩:貴港至廣州和貴港至深圳平均運價(jia) 為(wei) 27元/噸和32元/噸,同2013年運價(jia) 水平基本保持一致。貴港中心港區至珠江三角洲主要航線的單船周轉率各月基本保持在1.0-2.0個(ge) 航次之間,船舶候閘時間大部分時間為(wei) 48小時之內(nei) 。
二、存在問題
航運市場供需失衡的矛盾依然存在,運能過剩的局麵仍未從(cong) 根本上得到緩解。從(cong) 市場競爭(zheng) 特點上看,仍以數量擴張和價(jia) 格競爭(zheng) 為(wei) 主;從(cong) 運輸結構看,仍以低附加值運輸需求為(wei) 主,高附加值運輸需求和高端出行需求尚未顯現。航運企業(ye) 普遍處於(yu) “散、小、弱”的局麵,從(cong) 業(ye) 人員素質不高,市場競爭(zheng) 能力有限,亟待優(you) 化運輸組織結構,引導企業(ye) 兼並重組。珠江水運部分主通道通航設施通過能力不足,企業(ye) 發展空間受局限。
三、珠江航運形勢研判及2015年客貨運輸量預測(一)珠江航運形勢研判
世界經濟仍處於(yu) 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今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會(hui) 略有回升,但總體(ti) 複蘇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
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府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有針對性地進行預調微調,實現了國民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穩步發展,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同時,我國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期顯現,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增多,部分經濟風險顯現。
在服務業(ye) 發展的拉動、深化改革釋放的改革紅利、轉型升級帶來的巨大潛力等有利因素作用下,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新常態”,增速為(wei) 7%左右。
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交通運輸水運業(ye) 仍處於(yu) 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動力正從(cong) 傳(chuan) 統增長點轉向“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新的增長點,國內(nei) 航運業(ye) 健康穩定發展的長期趨勢和基本麵依然向好。交通工作貫徹中央經濟工作部署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效益為(wei) 中心,堅持以解決(jue) 突出矛盾問題為(wei) 導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轉型升級,著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四個(ge) 交通”發展上新台階。
(二)2015年珠江運輸生產(chan) 客貨運輸指標預測
在經濟“新常態”條件和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複蘇的國際大環境下,預計2015年珠江水係水路運輸生產(chan) 主要指標總體(ti) 上將保持較為(wei) 平緩的增長,預計2015年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為(wei) 7.6億(yi) 噸、1563.2億(yi) 噸公裏、1638.7萬(wan) 人、8.9億(yi) 人公裏,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7.7%、6.9%、2.1%、2.6%。
最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