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崔忠付:守正創新、韌性生長

發布時間:2022-12-22 15:38:23 华体会登录界面食材供應鏈分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守正創新、韌性生長

——中國食材產(chan) 業(ye) 創新年會(hui) 上的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崔忠付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尊敬的各位嘉賓、代表、媒體(ti) 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值此冬至歲末,很高興(xing) 與(yu) 大家齊聚曆史文化悠久的嶺南名郡“惠州”,共同召開“2022中國食材產(chan) 業(ye) 創新年會(hui) ”。在此,我謹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华体会登录界面食材供應鏈分會(hui) ,向與(yu) 會(hui) 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向各級政府與(yu) 企業(ye) 對本次會(hui) 議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誠摯的謝意。

2022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轉折年。這一年裏,“二十大”勝利召開,科學謀劃了中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國家事業(ye) 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這一年裏,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世界貿易組織(WTO)預計2022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增長3.0%,低於(yu) 之前預測的4.7%。著眼於(yu) 目前充滿不確定性因素的全球環境,通脹壓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塑已從(cong) 結構性擴散為(wei) 全局性。

居民消費升級是經濟循環的重要推力,而食材產(chan) 業(ye) 鏈的高質量發展則是提高國民消費水平的重要抓手。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形勢,前三季度我國CPI同比增長2.0%,低於(yu) 全球7.1%的平均水平,食材商品價(jia) 格漲幅小幅回落,但疫情頻發帶來的影響仍舊明顯。2022年,生產(chan) 經營困難、供應鏈頻頻受阻、餐飲行業(ye) 損失嚴(yan) 重、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等連鎖反應導致我國食材產(chan) 業(ye) 仍麵臨(lin) 多重壓力。

保障食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推動消費持續複蘇,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是關(guan) 鍵。促消費、穩增長、保民生是當前國家的頂層設計,也是食材企業(ye) 找不足、促轉型、提效能、尋創新的關(guan) 鍵節點。2022年,食材產(chan) 業(ye) 呈現出四點新特征。

第一,產(chan) 業(ye) 政策環境持續改善。近年來,受益於(yu) 政府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打造食材全鏈良性發展的各項舉(ju) 措,食材產(chan) 業(ye) 環境持續得到優(you) 化改善。2022年,為(wei) 更好地實現食材流通高效、食材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建設,將供銷社體(ti) 係複歸納入國家頂層設計。國家發改委以建立產(chan) 銷集配中心的模式來改善食材產(chan) 地滯銷難題。財政部、商務部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的通知,聯通食材上下遊,建設中央廚房、餐配中心,推進產(chan) 業(ye) 智慧化轉型。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屆時將有更多消費領域力量共同助力食材產(chan) 業(ye) 的發展。

第二,食材消費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食材產(chan) 業(ye) 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食材消費規模增速從(cong) 5.88%降至2.69%,整體(ti) 增速放緩,消費略呈疲軟態勢。2022年中國預製食材市場規模將達4562億(yi) 元,同比增長12.1%,2026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有望破萬(wan) 億(yi) 。食材企業(ye) 也在這困局中嚐試加大營銷渠道的轉型力度,將產(chan) 品或服務價(jia) 值直觀的展現給更廣的消費者,如開啟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全渠道營銷模式,利用直播平台引流帶貨實現經營創收等。

第三,預製菜市場主體(ti) 不斷壯大。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預製菜相關(guan) 企業(ye) 6.67萬(wan) 家。近10年來,我國預製菜相關(guan) 企業(ye) 注冊(ce) 量整體(ti) 呈上升趨勢。2019年新增1.28萬(wan) 家,同比增長27.46%。2020年新增1.29萬(wan) 家,同比增長0.63%。2021年新增0.42萬(wan) 家,同比減少67.32%。從(cong) 區域分布來看,山東(dong) 以0.82萬(wan) 家預製菜相關(guan) 企業(ye) 排名第一。河南、江蘇分別有0.63萬(wan) 家、0.56萬(wan) 家,位列前三。從(cong) 城市分布來看,深圳以2019家排名第一。其次是長春、濰坊、臨(lin) 沂等城市。

第四,食材產(chan) 業(ye) 園初具規模。國內(nei) 具備一定規模的預製食材產(chan) 業(ye) 園區約為(wei) 200家,總投資金額高達6000億(yi) 元,具備較高的食材精深加工技術水平、規範化的標準生產(chan) 流程及成熟完善的監管體(ti) 係。2022年,預製食材產(chan) 業(ye) 規模已突破5600億(yi) 元,已然從(cong) 尋找新增量突破口的階段逐步邁向高質量新發展的台階。

以上是今年食材產(chan) 業(ye) 鏈上的變化。食材業(ye) 尤其是預製食材的發展火熱得益於(yu) 5個(ge) 因素組合,冷鏈物流能力提高+連鎖企業(ye) 拉動+“懶宅經濟”催化+疫情促成做飯習(xi) 慣+地方政策倡導。但是,仍存在以下問題製約著食材產(chan) 業(ye) 鏈發展。

一、行業(ye) 趨同性明顯,精深加工力度不夠,創新能力不足,食材工業(ye) 化延伸研究比較滯後。二、冷鏈物流體(ti) 係不完善,成本較高,特別是to C。三、行業(ye) 數字化水平較低,技術上存在缺口。四、質量體(ti) 係不完善,難以實現標準化管理。五、食材品牌多為(wei) 區域性,全國性品牌較少。六、新冠疫情管控放開,要求由外部強製轉為(wei) 自發監管。七、缺乏人才和產(chan) 業(ye) 支撐,營銷體(ti) 係有待完善。八、產(chan) 業(ye) 集中度較低、市場較為(wei) 分散,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2022年,食材業(ye) 作為(wei) 重要的民生服務業(ye) ,扛起大旗,有力保障了居民“菜籃子”的穩定。然而,在內(nei) 外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食材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商品力不強、供應鏈中斷、資金鏈緊張等問題也在不斷考驗我們(men) 。基於(yu) 此,我提出七點新展望:

一、把食材安全和質量放在首位,完善監管體(ti) 係。企業(ye) 要確立“食材產(chan) 業(ye) 是良心產(chan) 業(ye) ”的意識,將保障消費者身體(ti) 健康作為(wei) 生產(chan) 經營最高原則。疫情大環境的放開不代表行業(ye) 底線的放開,要繼續健全行業(ye) 內(nei) 的監管體(ti) 係,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查漏補缺、強化措施。對於(yu) 食材行業(ye) 必須堅持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

二、以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擺脫盲目從(cong) 眾(zhong) 趨同的固有思維,真正做到從(cong) 消費的變化、場景的變化、產(chan) 品的變化、渠道的變化中抓住新機遇,做到四個(ge) 維度多方麵的尋求創新,讓食材無邊界化,拓寬領域、多元化發展。

三、加快數字化轉型,構建行業(ye) 數據庫。加快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加強數字社會(hui) 、數字政府建設,發展普惠性“上雲(yun) 用數賦智”,“上雲(yun) ”重點是推行普惠性雲(yun) 服務支持政策,“用數”重點是更深層次推進大數據融合應用,“賦智”重點是支持企業(ye) 智能化改造。不斷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此外,也要持續做好食材的溯源工作,攻克追溯難關(guan) ,讓行業(ye) 真正做到知其來源、保其品質,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不斷提升冷鏈物流能力,拓展銷售渠道。生鮮食材流通過程要做到全程冷鏈,為(wei) 此食材企業(ye) 還要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ye) 的網絡能力,突破本土發展的局限,擴大業(ye) 務輻射範圍。

五、提高預製菜菜品複原度。食材企業(ye) 需要持續研發生產(chan) 、保鮮技術,不斷迭代。也可以借鑒在國外市場運用成熟技術,提高預製菜菜品複原度。同時注重食材本身特點,將內(nei) 在品質品牌化,實現食材自身品牌增值。

六、加快推進食材標準化,實現規模化經營。建立食材國家、行業(ye) 標準,規範采購、生產(chan) 加工和流通等環節,並針對地方預製菜產(chan) 業(ye) 地域特點,製定相關(guan) 地方標準。

七、通過綠色化實現食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在生產(chan) 、包裝、流通以及銷售環節全麵實現綠色、低碳、自動化、可循環。

各位行業(ye) 同仁,盡管國內(nei) 食材產(chan) 業(ye) 是一片新藍海,但入局者仍需謹慎,不能求快,要做“慢功”,堅持長期主義(yi) 。麵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局麵,疫情的限製已逐步放開,但更應加強對企業(ye) “基本功”修煉,同時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群之所為(wei) ,事無不成,眾(zhong) 之所舉(ju) ,業(ye) 無不勝,麵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諸多危與(yu) 機,讓我們(men) 產(chan) 業(ye) 鏈上的企業(ye) 家們(men) 一起守正創新、韌性生長,全力以赴、馳而不息,共同開創中國食材產(chan) 業(ye) 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