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蔡進在第18場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在線論壇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2020-07-27 09:00:43 华体会登录界面采購與(yu) 供應鏈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蔡進在第18場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在線論壇上的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 蔡進

7月25日,第18場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在線論壇舉(ju) 行,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蔡進出席並講話。以下為(wei) 蔡進講話實錄整理:

非常感謝劉主任的精彩發言,劉主任全麵介紹了上海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發展的過程,也交流了模式創新、機製創新以及實施過程中的亮點。毛教授,耿院長的點評也非常專(zhuan) 業(ye) ,特別是兩(liang) 位專(zhuan) 家提出的建設性建議非常到位。包括引入市場機製、在中小學生層麵開展教育等建議,對上海乃至全國都有借鑒意義(yi) 。

我認為(wei) 上海在推進綠色供應鏈的過程中,定位很高、協同推進、規劃科學、精細有序、也取得了紮實有效的成果。

一是上海發展綠色供應鏈的定位很高。

綠色可持續供應鏈是供應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an) 物。在供應鏈建設的初級階段,往往是以提升效率、價(jia) 值創造為(wei) 重點。隻有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會(hui) 考慮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的發展。上海市在推進供應鏈創新發展過程中,大力發展綠色可持續供應鏈,這個(ge) 定位很高。這也體(ti) 現了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的要大力發展綠色供應鏈的方向。其實發展綠色供應鏈其背後的意義(yi) 更加深遠。推進綠色供應鏈首先是發展理念的提升。綠色可持續供應鏈已經不是以利益和效益為(wei) 中心,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為(wei) 中心。不僅(jin) 僅(jin) 注重增長的數量,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隻有發展理念由追求數量增長提升為(wei) 質量增長,才會(hui) 真正推進綠色供應鏈。其次,從(cong) 經濟層麵來講,綠色可持續供應鏈標誌著經濟發展從(cong) 低端進入到中高端發展階段。中高端發展階段有很多標誌,很多內(nei) 涵,其中一個(ge) 重要標誌就是綠色可持續。第三,從(cong) 社會(hui) 層麵來說,綠色可持續供應鏈是社會(hui) 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的標誌。隻有當全社會(hui) 文明程度提升,才有基礎去發展綠色可持續供應鏈。

第四,發展綠色可持續供應鏈也需要具備較高國民素質的基礎。所以說上海發展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的定位很高。全國55個(ge) 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城市、258個(ge) 試點企業(ye) ,甚至更多的城市和企業(ye) ,都應將綠色可持續元素納入供應鏈創新體(ti) 係中,都應該考慮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的建設。上海是以垃圾分類作為(wei) 突破口,其他城市與(yu) 企業(ye) 可以立足於(yu) 自身的產(chan) 業(ye) 特征推進綠色供應鏈。隻有將綠色可持續的因素納入到供應鏈創新過程中,供應鏈本身才是可持續的。這是我今天一個(ge) 很深的感受。

二是上海的綠色供應鏈建設是協同推進的。

劉主任的發言從(cong) 政府層麵和企業(ye) 層麵這兩(liang) 個(ge) 方麵介紹上海的經驗做法。我理解他們(men) 在以垃圾分類為(wei) 突破口,推進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的過程中,是融合宏觀與(yu) 微觀協同推進的。宏觀層麵,形成了推進綠色供應鏈的宏觀保障體(ti) 係;微觀層麵,企業(ye) 形成了可落地的實施機製。宏觀與(yu) 微觀層麵相輔相成,形成了宏觀保障、微觀實施、協同推進的供應鏈創新格局,值得其他城市借鑒。城市試點不僅(jin) 要為(wei) 供應鏈創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還應與(yu) 微觀層麵協同推進政策的落地。上海形成了政府與(yu) 企業(ye) 融合協同推進的格局,是推進綠色可持續供應鏈創新工作中非常好的經驗。

三是上海的綠色供應鏈的規劃科學。

首先,上海開展兩(liang) 網融合——將已有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與(yu) 城市環衛係統融合推進,在原先再生資源回收網絡的基礎上打造垃圾回收網絡,這樣規劃非常高明,一舉(ju) 兩(liang) 得。一方麵有效推進了垃圾回收體(ti) 係的建立,少投資,多辦事,提高效率與(yu) 效益。另一方麵,垃圾回收網絡進一步豐(feng) 富與(yu) 完善了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將其提升為(wei) 循環供應鏈體(ti) 係。形成以循環經濟為(wei) 基礎和核心的再生資源回收供應鏈體(ti) 係。這個(ge) 設計非常合理,也非常科學。

其次,上海發展綠色供應鏈抓住了頂層設計,並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將頂層設計固化。上海發展綠色供應鏈的頂層設計不僅(jin) 是政府部門和專(zhuan) 家設計,而且通過反複調查研究,試點示範的推廣,形成了好的做法與(yu) 模式而構建的。並在法製層麵將其固化,出台了全國第一個(ge) 《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值得推廣。

再次,上海發展綠色供應鏈的規劃與(yu) 布局是合理的。對綠色供應鏈建設來說,其網絡布局非常重要。每個(ge) 城市都應基於(yu) 自己城市的特征,如城市本身的地形地貌、社會(hui) 居民素質、經濟基礎、交通物流等,進行布局與(yu) 規劃。上海市在綠色與(yu) 可持續供應鏈的創新推進過程中,布局與(yu) 規劃做得非常科學和契合城市特點。

最後,上海打造了綠色供應鏈的物流支撐體(ti) 係。生活垃圾和可回收物的供應鏈,需要專(zhuan) 用的物流通道。因此上海重新打造了綠色供應鏈的物流支撐體(ti) 係,將網點串聯起來,形成綠色與(yu) 可持續供應鏈的網絡體(ti) 係。

從(cong) 這些方麵看,上海推進綠色供應鏈的發展,在規劃設計方麵是非常科學的。

四是上海的綠色供應鏈的實施是精細有序的。

要學習(xi) 上海綠色供應鏈的創新經驗,不僅(jin) 要學方法,更要學理念。在基於(yu) 垃圾回收的綠色供應鏈體(ti) 係創新中,精細有序是核心,是關(guan) 鍵。上海市發展綠色供應鏈的過程中,處處透露著精細有序的理念,如將居民垃圾分為(wei) 生活性可回收物、廢玻璃回收、廢塑料回收、報廢車回收、電子廢棄物回收等,在垃圾回收後再進行精細化處理。基於(yu) 精細化,做到有序化。我認為(wei) 上海的做法為(wei) 其他地區做了非常好的示範。

五是上海的綠色供應鏈成果紮實有效。

短短幾年時間,上海市居民垃圾分類達標率從(cong) 15%提高到90%以上,單位分類達標率達到90%,這個(ge) 成績令人讚歎。劉主任提到現在上海有15000個(ge) 服務點,201個(ge) 中轉站,10座分揀廠,覆蓋了全市1.2萬(wan) 多個(ge) 居民小區,形成了“點、站、場”三級網絡體(ti) 係。可以說,上海市基於(yu) 垃圾回收的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的體(ti) 係基本成熟。反過來,這也是國民素質提高、政府執行力與(yu) 推動力提升、以供應鏈推進的方法得當等多元結合的結果,具有重要意義(yi) 。

劉主任還提到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已達到了6813.69噸,同比增長了71.09%,可回收級的垃圾就是效益。此外,有害垃圾分出量日均3.3噸,同比增長11.2倍。將有害垃圾分出,就減少了很多以前要投入的成本,減少成本也是提高效益。可見,上海市推進綠色可持續的供應鏈方麵是非常紮實和有效果的。

最後劉主任也介紹了未來上海在綠色供應鏈領域,將依托現有回收網點,圍繞統籌規劃網絡布局、統籌低值品種激勵機製、統籌物流鏈、統籌產(chan) 業(ye) 鏈、統籌運行機製“五個(ge) 統籌”,構建多元化回收、安全儲(chu) 存運輸、集中分揀加工和無害化處理的完整、先進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ti) 係,大力推進上海市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這五個(ge) 統籌準確到位,我們(men) 非常期待上海突破邊界,突破垃圾回收領域,進入到新的領域推動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的建設。相信上海在此基礎上,未來將會(hui) 發展的更好,會(hui) 為(wei) 其他地區帶來更好的經驗和示範作用。

謝謝大家!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