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21 10:28:40 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裝備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非常高興(xing) 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向到會(hui) 的每一位來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下麵,我就物流包裝談兩(liang) 點認識。
首先,我國的包裝行業(ye) 是一個(ge) 社會(hui) 需求和發展潛力巨大的行業(ye) 。
一是包裝行業(ye) 發展較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包裝行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完成主營業(ye) 務收入9703億(yi) 元,同比增長6.5%,2019年預計將突破萬(wan) 億(yi) 元,社會(hui) 需求和發展潛力巨大。
二是各行各業(ye) 的發展離不開包裝,特別是物流領域的需求尤為(wei) 迫切,要求也更高。這既是包裝行業(ye) 的自豪,也是包裝行業(ye) 的使命擔當。以快遞業(ye) 為(wei) 例,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ye) 務量2017年突破400億(yi) 件,2018年突破500億(yi) 件,預計2019年將突破600億(yi) 件,每年約增加100億(yi) 件。另外,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流通加工、汽車零部件等等,都離不開物流包裝。
三是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物流包裝。伴隨國民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生產(chan) 組織方式向供應鏈加速變革,其中關(guan) 鍵的一環就是包裝,對物流包裝的標準化、協同化、共享化要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高。
四是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傳(chuan) 感器、3D打印等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和廣泛應用,給物流包裝行業(ye) 的發展賦予了新的動能,提供了新的機遇和重要支撐。
五是國家高度重視包裝行業(ye) 發展。早在八十年代,我國就提出要大力發展包裝事業(ye) 。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科技部、環保部、郵政局等有關(guan) 部門相繼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措施,推動包裝行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總之,物流包裝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降本增效、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重要環節,對於(yu) 物流發展至關(guan) 重要。要把物流包裝放在整個(ge) 物流發展、國民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放在整個(ge) 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上去設計,要有更高的格局,當作事業(ye) 去做。
第二,談談未來物流包裝發展的基本趨勢。
一是標準化。這是非常關(guan) 鍵的,隻有通過包裝的標準化才能與(yu) 托盤、集裝箱的標準化,乃至運輸、倉(cang) 儲(chu) 的標準化銜接起來,才能真正滿足經濟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要求。另外我們(men) 也在思考,物流最基本的單元到底是托盤還是包裝,我覺得這二者不能孤立地看,要銜接起來。在某種程度上要更多考慮上下遊對托盤標準的要求,也包括對包裝標準的要求。
二是智能化。智能化是物流包裝技術發展的方向,通過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來實現社會(hui) 資源的自動化最佳調度。
三是綠色化。物流包裝發展到今天,也存在過度包裝的問題。綠色化我理解既包括包裝物本身的綠色化和循環利用,也包括包裝廢棄物的綠色化處理,以及通過包裝周轉箱等實現循環利用。這裏麵蘊含著挑戰和機會(hui) 。
四是協同化。物流包裝的協同化必須以標準化為(wei) 基礎,基於(yu) 物流供應鏈涉及的不同行業(ye) 、環節綜合統籌協調。
五是共享化。物流包裝的共享才能把資源利用到最優(you) ,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協同化和共享化是物流包裝的發展方向。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裝備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托盤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致力於(yu) 為(wei) 物流包裝行業(ye) 全麵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共同推進中國乃至全球物流包裝事業(ye) 的繁榮與(yu) 發展。
謝謝大家!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關於發布第九批供應鏈服務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發布第十九批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發布第十批網絡貨運平台A級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電子產業物流發展大會的通知
- 2025年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4.8點
- 2025年2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BPI)為112.6點,環比上漲1.3%
- 馬增榮會見上海光明領鮮物流總經理董國銀、開利運輸冷凍(中國)總經理高戈一行
- 馬增榮會見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一行
- 2025年2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顯示: 節後需求有序恢複 市場保持較高預期